未來,在醫!耙槐P棋”的背景下,保障醫保基金安全運行的監管效率及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藥店要更加注重合規經營。
步入2022年,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以下簡稱“新醫保平臺”)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全國各地陸續宣布進行相關系統的切換:2月15日,杭州完成政策配置135項,遷移數據量230億條,正式上線新醫保平臺;2月26日,溫州停止使用現有醫保信息系統,3月7日恢復全市醫保經辦機構窗口業務、全市醫保實時刷卡結算;2021年10月前后,江蘇徐州、山東威海、福建漳州等地紛紛宣布接入新醫保平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58個地市上線新醫保平臺,有效覆蓋4.9萬家定點醫療機構、7.1萬家定點零售藥店,為2.7億參保人提供醫保服務。
各地新醫保平臺陸續上線,將對整個醫藥產業帶來顛覆性變化,特別是對于全國數十萬家定點藥店而言,未來在醫!耙槐P棋”的背景下,保障醫;鸢踩\行的監管效率及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因此要更加注重合規經營。
醫保系統建立二十多年,一直存在諸多問題或不足,比如異地就醫問題、藥品采購問題、各地方醫保的標準問題、全國(醫保)統籌問題, 以及個人醫療信息查詢與個人醫保轉移接續問題等。雖然國家相應出臺了很多好的政策規定,但落實困難,主要原因在于國家缺少統一的醫保信息標準及信息平臺,從而增加了招標采購、醫保支付、價格監測、基金監管等工作難度。
建立全國統一的新醫保平臺,可以說是中國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二十多年來邁出的最關鍵一步,有利于破除各省之間的信息孤島,實現醫保業務編碼標準統一、醫保數據規范統一和醫保經辦服務統一。今后異地就醫將更加便捷,藥品集中采購將更加低價,打擊騙保也將更加有力,各省之間的藥品經營管理更加趨于合理、透明。
新醫保平臺主要有以下幾大特點: 一、平臺規模宏大,全新的平臺架構能支撐醫保多類業務,適配多種云平臺,兼容多類身份介質,承載全國幾百個醫保統籌區統一業務和特色業務,形成自上而下、統一規范的醫保信息業務編碼體系。
二、編碼全統一,實現醫保目錄、疾病診斷、醫保醫師、醫保藥師等15項信息編碼全國統一。
三、系統實時性要求高,平臺充分應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中臺等諸多前沿高新技術,高效地滿足全國參保人口實時聯網結算、公共服務、業務辦理等需求,達到“金融”應用級別。
早在2020年9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133號建議的答復中明確指出:到2021年底,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將初步建成。
廣東省作為“先行之地”,于2020年9月份啟動建設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中山、韶關、汕尾成為省內第一批試點上線的地級市,同年12月1日全面完成該系統的上線及驗收工作。之后拓展到其他省份與地市。各地定點藥店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工作,相繼做好POS設備對接、開通醫保專網連接和對接省醫保局平臺數據開發等上線準備工作,維護藥品編碼信息。2022伊始,全國大多數定點藥店已接入新醫保平臺進行聯網結算,消費者去藥店購藥基本恢復正常醫保刷卡。
目前新醫保平臺上線是試運行階段,多數藥店首期只對接基礎性結算業務,完成國家統一醫保目錄內的藥品編碼轉換,確保醫保費用結算,平臺仍處于磨合期。據了解,藥品編碼轉換只是首期工程。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逐步要求藥店把購、銷、存數據和處方外購數據定期上傳至平臺,監管部門足不出戶即可對所有藥店的藥品進出情況一目了然,實時對藥店的數據錄入情況進行檢查登記,深入查驗藥品數據錄入率、準確率和及時率。
此外,由于新醫保信息平臺上線時間較短,在系統切換期間部分藥店出現系統報錯及結算數據異常等情況,醫保經辦部門均予以及時解決,并對新系統運行遇到的問題快速優化,目前新系統使用穩定。
隨著醫保新系統不斷健全和完善,將為廣大參保群眾提供線上、線下就醫購藥服務,同時對醫保行政部門服務能力提升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新醫保平臺是由各地醫保行政部門、醫保經辦機構、定點**、藥店、生產企業、技術支持公司等健康產業各個環節參與者密切配合形成的“一張網”,隨著技術應用的不斷完善,將進一步推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醫藥”等新業態發展。
對于零售藥店而言,新醫療保障平臺上線對定點藥店有以下幾方面影響:
一直以來,醫保**高昂的管理費用讓“兩定機構”難以承受,一是由于**開發商因壟斷地位帶來的絕對定價話語權,二是由于近幾年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房租與人工成本持續上漲,直接導致藥店的盈利水平不斷下滑,F如今,新醫保平臺可供藥店免費使用,從而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
以前定點藥店一般使用2套系統操作,一套內部使用的ERP系統(進銷存系統),另一套是接入地方醫保局的醫保結算系統,由于各地藥店的醫保信息系統五花八門,情況復雜,使醫保信息系統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認。而新醫保平臺的切換,需要將多個開發商開發的多套系統整合到一起適配到國家系統,實現統一編碼、統一模式、統一監管,進一步規范藥店的經營管理。
“進銷存”監控模塊的增設,使得醫保部門可以實時監控企業產品流向,有助于企業規范化經營,降低管理成本及經營風險。從目前來看,多數定點藥店對該系統的使用仍不太成熟,需要不斷測試和完善。
據了解,全國藥店的進銷存、處方外購數據上傳的推廣率不到10%。目前各地醫保局已采取相關措施,強制要求定點藥店加快完善新醫保平臺的數據對接,這一進度有望在2022年大幅度加快。
新醫保平臺的建設,有助于企業快速承接國家處方外流政策,有效解決部分醫保藥品進院難問題,加速國家處方流轉及相關醫保政策快速落地。定點零售藥店和定點醫療機構在統一的外購處方流轉平臺上,達到互聯互通。不過,由于我國各地市級統籌、藥品、病種報銷政策不一致,該系統仍需要不斷細化和完善。
作為新醫保系統的最基層對接單位,藥店是完善新醫保系統的重要閉環節點。藥店如何與新醫保平臺進行數據對接,主要有下面兩種途徑:
一、選用集成了新醫保接口的藥店進銷存管理系統。對于新開的藥店來說,這是最好的選擇,可以一步到位;而對于已經使用了進銷存管理系統的藥店來說,則需要跟**廠商進行溝通,確認**廠商是否有新醫保平臺對接產品,在獲得肯定回復的情況下,通過**升級的方式來實現。
二、如果**廠商無法無法提供新醫保接口的,可以選用第三方的新醫保接口**來實現對接。
這里推薦一下藥店經營者,可以選用「流通之星」系列產品。
「流通之星」是鑫誼科技根據國家藥監局GSP管理規范要求,融合醫藥行業經營管理需求與眾多典型醫藥流通企業的成功經營經驗,精心開發而成。系統嚴格以GSP為指導,融進銷存財經營分析功能和GSP規范于一體,對醫藥企業在流通領域中全面質量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記錄與調整,實現醫藥行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質量管理全過程的實時監控與動態管理,全面提升醫藥企業經營和質量管理,是一套既符合GSP規范又考慮實際應用,具備豐富醫藥行業特性的醫藥管理系統。
「流通之星」也是國內首批成功對接國家2021新醫保平臺的產品,支持三大目錄智能匹配,支持對接醫保刷卡POS機和刷卡器,更可對接其他第三方的醫藥進銷存管理系統,適用于有申請定點醫保的單體藥店、連鎖藥店、醫藥門診等多種業態的用戶。
除了定點藥店所需的進銷存管理和新醫保接口,「流通之星」還提供了很多擴展功能模塊,為用戶打造一站式的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如B2B訂貨平臺、O2O線上線下一體化接口、云秘書(老板助手)、智慧會員、PDA盤點管理、WMS簡易倉儲管理等,可以滿足用戶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信息化需求,為用戶的數智化轉型保駕護航!
作為暢銷醫藥行業十余年的信息化老兵,憑借對行業知識的精深理解和強大的技術力量,「流通之星」系列產品的專業性和穩定性深受用戶好評,是國內醫藥行業管理**中的領先者,也是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重點推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