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新團購面包”的熱點,從投資界成功破圈,成為了一個社會熱議的話題。其實,徐新與烘焙的故事要從更早說起,她創立的今日資本,投資過一家知名的烘焙品牌——墨茉點心局。
結合徐新對烘焙賽道的評價,我們可以就烘焙品牌如何得到資本青睞一探究竟。
整體:烘焙賽道量價齊升
徐新說在決定投資前,她會非常看重幾個要素:賽道大趨勢,創始人能力,企業發展性。有欣欣向榮的賽道,才能有前途無限的選手。越基礎的事物,容量就越大,烘焙作為一個幾十年來都存在的事物,一直在耐心生長。2020年,烘焙門店增長21%,是少數在疫情元年逆勢增長的賽道,顯示出一定的抗擊打能力。
烘焙產品既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零食,烘焙消費頻次超過4次人群的占43%。而且烘焙正在發生消費升級,消費最集中的價格帶,已經逐步從15元以下遷移至16~30元。
烘焙連鎖門店顯然更有利可圖,毛利率為50%~60%,高于電商、餐飲渠道 30%~50%。烘焙行業還有“現烤替代包裝品”的大趨勢,消費者都更愛看到能現場加工的產品,這又是重大利好連鎖門店的。
但烘焙賽道仍未出現真正的大品牌,那怎么樣才算是大品牌?用徐新的衡量標準是“占據30%市場,比第二名大兩倍”。目前零售龍頭桃李面包,市占率也低于4%,連鎖的烘焙就更分散了。這個賽道的機會也還很大!
那么,什么樣的連鎖烘焙品牌,會更易受投資人青睞呢?
起勢:名字,品牌,創始人
第一印象很重要,對消費者如此,對投資人亦如此:“偉大的公司都是從一個好名字開始。”
我們熟知的烘焙品牌,都有一個好名字:好利來喜慶討口彩,鮑師傅親切又可靠,稻香村豐收喜悅感,瀘溪河江南水鄉韻,唐餅家盛唐宮廷風......“見名思景”,好名字一定是具有畫面感、富有場景感的。
接下來就要建立品牌勢能,徐新認為,品牌宣傳就像燒水,一定要“100℃沸騰”,不能做溫吞水。
比如爸爸糖手工吐司,它與投資方IDG達成共識,即“市場對優質吐司有強烈需求”。爸爸糖在吐司配方上擁有品質壁壘,它的起勢方式就是快速擴張,搶占細分賽道,6年時間里,在全國開出300家門店,形成“說起手工吐司,就想到爸爸糖”的品牌勢能。
不過,這么做肯定需要大量成本,所以在品牌起勢的階段,“融資金額要大”,發展速度要“舍命狂奔”,于是烘焙融資“億元頻出”,大家都想跑馬圈地。
即便投入上億元,投資人的身份也只是賦能者,只有創始人才是品牌的掌舵者,目前幾個成功的烘焙品牌,能看到“創始人**”對品牌的積極影響。
好利來創始人羅紅有著藝術家的氣質,將大權交給兒子之后,更是全面吃透年輕消費者,選址、選品、營銷步步到位,始終保持著極高的熱度與口碑。
唐餅家的創始人來自臺灣,對品質很有追求,對包裝也有不俗的審美,征服了相對精致的上海消費者,也為后來的品牌升級做了堅實的積累。
KUMOKUMO創始人姜浩文是個“研發控”,非常重視產品研發環節,嘗試過1000種芝士配方,經歷20個月的產品打磨,才開出首店,并始終只圍繞芝士做產品,成為了“芝士蛋糕界的愛馬仕”。
春杏古早蛋糕創始人是女性,品牌打造圍繞女性情懷,加盟商也多為女性,使用日本烤箱+安佳黃油,形成了安心可靠的品牌形象。
長久:單店模型,供應鏈
單店模型好不好,直接決定了可復制,可支持高增長的細胞質量高不高。那些獲得資本青睞的品牌,都是要有一個可驗證的單店模型,和講足增長的故事,。
澤田本家的店型比較迷你,只有10到20㎡,圍繞銅鑼燒做主打品類,擁有十多個SKU,客單價35元,客群以學生族、女性為主,復購率能達到30%。
歡牛蛋糕屋,在杭州有30家門店,標準店約為50㎡,月銷售額在50萬元左右。產品策略屬于“量多價低高頻”,擁有80到100個SKU,單價多在10~20元,而且更新頻率高,每月可上新20款。會員體系是一大特色,全渠道會員已有90多萬,會員的復購率高達76%。
瀘溪河有兩種店型。一種是20到30㎡的小店模式,主要是在商場與地鐵站,是拎完就走的零售邏輯;還有70~80㎡的臨街店鋪,有更大的烘焙間,并為顧客提供座椅,對外透明的現烤區域,顧客可看到師傅現場制作。一般而言,瀘溪河客單價在35~40元,單店預期的月利潤,可達5萬元。
鮑師傅對外明確聲稱沒有中央廚房,所有步驟完全在門店完成,是前店后場的模式,需要倚重后廚和烘焙師傅,于是門店面積也更大,為60~150㎡,其中既有早期掀起排隊熱的沿街店鋪,也有這兩年進駐二線城市核心商圈的大店模式。
全部現場制作,能確保風味與新鮮,但增加了單店成本,限制了門店規模,是一條難走的路。鮑師傅選擇犧牲門店數,但收獲了品質與口碑的“霸權”,得以維持30~35元的客單價,年銷一億只小貝蛋糕,競爭者只能山寨,卻難以模仿。
憑借著獨樹一幟的優勢,早在2018年5月,鮑師傅就得到了上億元融資,資本看中的可不是排隊的長度,而是同行難以模仿的經營模式。
相比之下,新晉網紅品牌容易“不穩定”,就需要修煉內功了,其中供應鏈的問題必須考慮清楚。品牌要有自己的渠道,供應鏈要是自己的,不一定要自己去生產,但一定要控制得住供應鏈。
如果擁有一定門店規模,就可以自建工廠,有質量可控、易于調配的優點。瀘溪河早期曾收購過供應鏈,后來在南京、北京、廣州等地布局了自有工廠。當然對小品牌來說自建廠也會有風險,比如產量與銷售不能匹配,一旦決策失誤,就是極大的成本浪費。
作為專注于中國連鎖的創投媒體,開店邦認為,烘焙連鎖平穩增長,且會有更多創新產品出現,市場區域性品牌分散,還沒有頭部品牌出現,對行業從業者和賦能者們,都有著不錯的空間和機遇。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