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OPPO第一次舉行規模宏大的開發者大會,現場超過兩千多名開發者濟濟一堂,氣氛熱烈。在會場外的體驗區,OPPO并沒有像以往那樣展示時尚、酷炫的手機,而是展示了眾多前沿的技術:IoT開發者平臺,Breeno智慧服務平臺、營銷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OPPO推出的智能化服務生態,它在2018年和2019年之交的時刻有標志的意義,標志著手機行業的競爭升維了,從手機產品的競爭變成了服務生態的競爭。從智能化服務生態中,也能看到未來用戶體驗的模樣,一個體驗的“新大陸”已經勾勒出了輪廓。
場景之變:觸達無邊界,操控無邊界
坦白的說,現在很多手機廠商,更多的是以硬件和系統為中心,并沒有真正考慮用戶的服務體驗。OPPO所構建的智能化服務生態,其中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一切以用戶的場景化需求為中心。
當視角從手機變為用戶的場景化需求,意味著邊界的打破。首先,是入口邊界的打破。現在用戶接觸服務的入口,絕大多數還是通過APP,但是OPPO的智能化服務生態,是基于用戶的不同場景需求,實現融入式、自然式的觸達。
OPPO副總裁、互聯網事業部總裁段要輝介紹,OPPO智能化服務生態將打通負一屏,全局搜索、鎖屏、短視頻和語音助手等多個大流量來源。這些入口,從OPPO和開發者的角度來說是更多的流量入口,從用戶的角度來說是更自然、沉浸和便捷的體驗。例如智慧識屏,用戶長按一下,就可以直達服務;還有鎖屏雜志,將成為用戶打開手機前的必看內容。
在OPPO開發者大會上,“Breeno”成為一個熱詞,它是OPPO推出的智能助理,將會打通OPPO的軟件、硬件和服務平臺,成為萬物互融時代的泛生態中樞。在很多場景中,用戶將會通過與“Breeno”的語音對話,輕松實現服務的觸達。
其次,是入口設備的打通。眾所周知,未來是萬物互聯的物聯網(IoT)時代,在這個時代,用戶需要的是一種全連接、全場景的智能生活體驗。OPPO的智能化服務生態,就是要打破不同智能設備之間的壁壘,實現萬物互聯、萬物互融。
截止2018年7月,OPPO已聯合美的、海康威視、TCL等18家IoT廠商,共同組建了IoT聯盟,IoT廠商可以使用手機的多個系統級入口來操作設備。對于用戶來說,未來的體驗是這樣的,在回家的路上,可以對自己的OPPO手機說,“Breeno,請幫我把客廳的空調調到24度。” 然后,Breeno就會操作客廳中的空調等智能設備,一起為用戶帶來這個場景下的特定體驗。
服務之變:從被動式工具到主動服務的伙伴
在OPPO的智能化服務生態中,“服務”這個詞有了更廣的含義,它包括應用、內容、主題、游戲等各種形式,無所不包。從開發者的角度,OPPO將提供無所不包的內容賦能,包括應用分發、主題分發、游戲分發、信息流、鎖屏雜志等形式,助力開發者將服務內容觸達用戶。
這種“服務”不再是用戶“Pull”,而是主動、智能地“Push”到用戶合適的場景中。借助快應用,服務將變得“智能化”起來。以出行的場景為例,當我下周一早上需要去深圳出差的時候,需要打開攜程的APP預定機票,然后設定一個早上鬧鐘,還要打開滴滴的APP去預定送機行程,去航旅縱橫APP選座值機……這中間的工作量實在是太大,而且非常繁瑣。
想象一下,在OPPO智能化服務生態中,會變成什么樣?上面的孤立場景會打通,服務會像原子一樣在場景中流通,而且是智能化地自動出現。當我在全局搜索中搜索“機票”,或者和Breeno智能語音助手說“預定機票”,就可以直接預定機票,然后鬧鐘自動添加行程,負一屏會自動提醒預定接送機,還可以一鍵選座值機……
服務之變,將會徹底改變手機的屬性,以前,手機只是人的工具,需要由用戶來一步步的操控;現在,手機變成了人的伙伴,服務會在特定場景智能化地出現,而且會根據用戶的使用來進化,不斷提升智能化的程度,為用戶帶來越來越個性化的服務。
在OPPO開發者大會的展區,OPPO營銷平臺的一個測試吸引了很多人駐足體驗。當你站到大屏前,OPPO營銷平臺會掃描你,然后判定你的消費特質、內容偏好、手機使用、游戲特征、人設關鍵詞等,并給你一個特別的稱號。這個測試小游戲的背后,折射的是OPPO營銷平臺的強大技術能力,當OPPO越來越懂你,顯然就能給你推送更精準、更適合你的智能化服務。
OPPO、開發者和用戶的“生態三角”
OPPO的智能化服務生態,由三個角色組成:OPPO、開發者和用戶。簡單來說,OPPO的智能化服務生態是開發者和用戶之間的橋梁,也是OPPO、開發者和用戶之間構建起的“生態三角”。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OPPO首次披露的互聯網生態規模之大,已經超乎很多人的想象。據段要輝介紹,OPPO的月活用戶已經超過2.5億,并且這個數字還在逐月遞增中。平均每個用戶每天會花230分鐘在手機上使用各種應用和功能,一個OPPO用戶平均每個月會下載25款應用。每個月有超過2億的用戶通過OPPO軟件商店和游戲中心,獲取想要的應用和服務。截止到目前,用戶在OPPO商店內的下載和更新次數已經達到了2200億次。當前每個月有2億的用戶在使用OPPO瀏覽器瀏覽新聞和查找信息,日均使用時長已經超過了50分鐘。
這說明,OPPO智能化服務生態中的“用戶”規模已經非常龐大,行為十分活躍。另一方面,目前已經有10萬以上的開發者入駐OPPO的開發平臺。OPPO一頭連接著開發者,一頭連接著用戶,通過賦能開發者,為用戶提供越來越豐富的服務。
這個“賦能”是全方位的,據了解,這里面既有技術的賦能,也有流量的賦能,還有內容的賦能等很多方面。拿技術來說,未來幾年將是5G、AI、IoT等技術變革的時代,對于開發者來說,單靠自己無法應對這種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只有借助平臺和生態的賦能,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變革中掘金。
此前,OPPO創始人、總裁、CEO陳明永放出猛料:“OPPO明年研發資金投入,將從今年的40億提高到100億,并在未來逐年加大投入。” 所以,OPPO是一個科技公司,這在此次開發者大會上也表現了出來,無論是Breeno這個語音技能平臺和智慧服務平臺,還是Hyper Boost、ARunit、“Eagle獵鷹”AI云平臺上,都是如此。當OPPO將這些硬件、軟件、服務等方面的技術能力開放給開發者,智能化服務生態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后記:手機行業的“升維”
這幾年的手機行業,競爭更多是單品的功能層面,比如全面屏的屏占比,拍照效果等等。但是,在今年下半年,無論是OPPO所構建的智能化服務生態,還是華為推出的AIoT戰略,或是小米對AIoT開發者的示好,都意味著手機行業的競爭“升維”了。
如OPPO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劉暢所言,隨著5G、AI、云計算、AR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新入口、新連接、新服務將是未來三大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僅靠手機廠商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只有構建起一個類似OPPO智能化服務生態這樣的生態,集合各行各業無數開發者的力量,打破服務的邊界、設備的邊界、場景的邊界,才能更好應對未來的時代,更好契合用戶的需求。
這就是OPPO智能化開放生態對未來的啟示,對于OPPO來說是踏準了未來的脈搏,對于開發者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開啟,對于用戶來說則意味著體驗的“升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