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翅掉地繼續賣、油黑不換…華萊士為何問題頻發?
7月17日,微博話題#外賣平臺銷量第一的炸雞店有多臟#沖上熱搜,根據B站up主“內幕糾察隊”的視頻,其在臥底華萊士炸雞店后發現,店內工作人員存在“未經清洗消毒的情況下徒手制作漢堡”、“雞塊掉地上撿起來放回去”等嚴重不符合食品安全衛生規定的操作。
當日晚,華萊士官方微博發布道歉聲明,稱涉事餐廳已停業整頓,將對該區域內員工進行強化培訓,并派駐稽查小組對該餐廳進行整改檢查。而在上海市監局的突擊檢查中,174家華萊士店有3家被立案處罰。
雷達財經注意到,華萊士背靠新三板上市公司華士食品,后者2020年營收34.94億元,凈利潤9209.47萬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華萊士中國大陸門店數量高達1.88萬家,而這一數字在2014年初還是4800多家。
華萊士正在遭到瘋狂拓店戰略的“反噬”,目前多次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讓公司的品牌形象每況愈下,在網絡上,不少網友甚至戲稱其為“噴射戰士”,因為吃了華萊士便會腹瀉。而華萊士所面臨的現況,也是蜜雪冰城、和府撈面甚至是海底撈們面前待解的難題。
對于華萊士問題頻發,有行業人士認為,公司開設的店鋪數量過多,導致管理難度加大。此外,過低的毛利,導致門店傾向于多賣貨,有意無意地放松了品控。
Up主暗訪揭秘華萊士后廚亂象
根據“內幕糾察隊”的描述,華萊士后廚制作餐品的店員不但沒有佩戴口罩,而且還能在其為雞米花裝盒時聽到清晰的咳嗽聲。另外,在未經清洗消毒的情況下,店員還出現了直接徒手制作漢堡的行為。
不僅如此,店員還指示稱,如果雞塊掉在地上時地板是干的,那么就可以直接放回去;如果地板是濕的,那么沾水的雞塊需要過油炸一下再繼續用。
此外,店員在用噴霧式清潔劑清洗油鍋正上方的抽油煙機時,并未將油鍋的蓋子蓋上,錄像中還能聽到清潔劑滴入油鍋中滋滋的聲音。
“別的門店也管管吧,真的不是個別問題”,事件曝光后,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的評論區中,充斥著網友們的吐槽。
公開信息顯示,華萊士的食品安全問題由來已久。
2019年315時,江西電視臺報道稱,華萊士雞翅掉在地上繼續賣、蟑螂滿地跑、漢堡過期繼續賣、油用黑了都不換;同年10月,呼和浩特市24家華萊士門店違法出售廢油脂,被當地監管部門重罰。
2020年12月,因違規采購銷售未經疾控部門檢測的冷凍冷藏肉品,湖北黃岡市黃州區7家華萊士餐廳近日被當地執法部門查封,相關責任人被拘。
黑貓投訴平臺以及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中,也有不少消費者控訴華萊士的食品安全衛生問題,其中黑貓投訴上有關華萊士的投訴量已達550條。
“在華萊士點了一份炸雞和漢堡,炸雞是生肉”、“7月11日,在美團外賣華萊士潮州(綠榕店)吃出蒼蠅”、“上海車市店,生雞翅,吃的血水蹦出來”、“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鎮華萊士店里買的39.9套餐,里面的全雞吃出來蛆蟲”……類似的投訴比比皆是。
而在大眾點評上,北京地區的華萊士評分更是幾乎全部在4分以下,最低分達到了3.28分。“他家招牌‘徒手抓雞塊’,一個大叔直接用手掰雞塊,同樣的手還摳鼻子,往衣服上蹭”、“一進門就感覺氣味不好,果然吃完就開始鬧肚子”。
為何問題頻發?萬店管理難+低毛利
2001年,肯德基、麥當勞等西式快餐風靡全國之際,溫州的華懷余、華懷慶兩兄弟琢磨起了模仿洋巨頭創辦快餐店的生意。
不同于真正的“洋巨頭”,華萊士一開始瞄準的就是下沉市場。靠著在二、三線城市的鋪設,華萊士不僅避開了與肯德基、麥當勞的直接競爭,而且還用各種優惠折扣后的低價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據悉,華萊士曾推出“特價123”的大促銷:可樂1元、雞腿2元、漢堡3元。
想要維持產品長期低價并不容易。行業人士指出,華萊士大量開店的目的,就是以規模優勢來降低邊際成本。
在不斷的摸索中,華萊士探索出了一條以“門店眾籌、員工合伙、直營管理”為核心的“合作連鎖模式”。
據報道,這種模式指,華萊士通過門店眾籌的方式,將股份下放給員工或外部合作者,讓他們與公司形成利益共同體。華萊士提供技術、原料、物流、品牌輸出等支持,通過直營管理確保經營標準的統一,配合門店眾籌,優勢互補,實現雙向持股的深層次合伙。
這里的眾籌可分為兩種,對內是將股份分給公司高管、核心店長或員工;對外是將股份分給供應商、門店房東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如此一來,華萊士的門店就不是某個人的,而是屬于一個有人管原料供應,有人抓經營,有人負責后勤的團隊。
在創始人看來,這種模式既能夠減輕華萊士門店擴張的資金壓力,又非常利于品牌擴大規模。
以“合作連鎖模式”為基礎,華萊士開始瘋狂拓店,福建省華萊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還于2016年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bis World在2013年出具的一份報告,華萊士以每天新開三家門店的速度迅速擴張。至2014年1月,華萊士在全國有4800多家連鎖店;餐飲自媒體“窄門餐眼”數據則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華萊士的門店數已超過1.88萬家。
據此計算,在過去的七年半中,華萊士平均每天開店超5家。現在華萊士門店的總數已經超過了肯德基和麥當勞之和,更是比蜜雪冰城多出了近5000家。
另外,在華萊士目前這1.88萬家門店中,有近1.7萬家都開通了外賣服務。據美團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2029》,華萊士的訂單量排名第一,超越了麥當勞、肯德基、正新雞排等。
擴張的確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同花順iFind顯示,2016-2020年,華士食品營收從11.08億元一路漲至34.94億元,5年來營收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1.82%、48.52%、41.38%、9.63%和37.00%,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
但因為其低價策略,華士食品的毛利率卻始終上不去,從2020年財報來看,其毛利率僅為4.70%,同比下降了2.06個百分點,遠低于行業20%左右的均線。
有分析指出,低毛利戰略,導致華萊士門店追求高周轉,有意無意的放松品控,而高達1.88萬家的門店數,導致公司管理難度變大,是公司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未來,如果公司不能及時補上品控短板,公司將會遭遇消費者“用腳投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