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無印良品的“二次創業”,有何啟示?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潘玉明
2021年7月21日,無印良品上級日本公司良品計劃,宣布了新的中期經營計劃,這個合計55頁的計劃書,從“二次創業”四個字開始。
2021年9月1日就任社長的堂前宣夫解釋了新的經營再造計劃。他曾在優衣庫總公司擔任副社長,是柳井正的得力干將,對快時尚、生活方式轉變有前沿判斷和發言權,不過堂前社長自謙地說,自己只是個“傳道者”。
二次創業的目標
新計劃核心是在2030年實現兩個關注目標:承擔日常生活基本功能、關注屬地本土化。推進在地方食品超市旁邊開店計劃,專注培養“個店經營、獨自實踐”“提供良好的網絡服務”“ESG經營高手”三個經營亮點(ESG,是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簡稱)。
業績目標確定為銷售額3萬億日元,營業利潤4500億日元,實體店鋪數量2500個,EC比率達到30%。距離目前7&i集團4.8萬億日元有差距,但超過全家便利店2.7萬億日元水平,遠遠超過優衣庫總公司約2萬億日元業績,每年需要超過兩成的增長。
實際上,截至到2021年8月,2020年度銷售額為4536億日元,同比增長13%,營業利潤424億日元,同比增長154.8%。到2024年8月(2023年度),銷售額目標是7000億日元,營業利潤是750億日元。縱橫向比較而言,目標確實高遠。
為什么提出“二次創業”?
從上年度業績結構看,食品增長41.8%,衣料、雜品、生活雜貨基本穩定。海外事業中,東南亞等地區增收增益,歐美事業也減少赤字,業績表現良好。
在疫情刺激下,消費低迷,為什么要提出二次創業?堂前社長的解釋是,不能因為疫情就停滯不前,到2020年,無印良品已經成立40周年了,要考慮公司經營與管理結構的變化,讓公司每一個員工明白公司長期戰略,內部也討論過,到了100年的時候公司做什么。
目前確定的公司使命是提供日常生活必需的基本產品和服務、店鋪要成為當地社區中心,兩個任務實際上都涉及社區中心這個主題。一方面是通過社區中心,也就是無印良品店鋪提供必需商品和服務;另一方面是把店鋪作為社區文化中心,為振興社區活力發揮作用。堂前社長似乎很低調地說,無印良品不是最好的,但是在同一個社區,希望能和優衣庫店鋪并駕齊驅。
多年來,無印良品一直在致力于提供生活基本產品,并通過社區化來提升屬地認知。不過,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員工的看法和態度還是有不同,存在一定的運營差異,大家討論認為社區店鋪的運營還是有上升空間。
“二次創業”,強化“個店經營”新模式
傳統零售企業習慣做廣告,通過廣告煽動一下,就可能會比預期銷售業績更好,也能吸引顧客、獲得利潤,也可以做這樣的選擇,但是無印良品不這樣做,與其做廣告推銷造就業績,不如好好在社區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無印良品想要強化的重點是新的零售模式,是提高屬地社區的活力,解決地區課題,當然與3萬億日元銷售目標比較起來,表面上看來似乎不太融洽,實際上,在執行和運營內容上目的是一致的。
店鋪的功能不僅是銷售商品,還要以店鋪為據點,加強與當地生產商和政府公共部門的合作,開發滿足當地需求的服務和公益活動,組織策劃致力于提高地區活力的各類服務項目。他們已經與全國各自治體簽訂了合作協定,正在完善實施體制,以“滲透式”支持激發區域社區活力。比如,熊本市的店鋪提供飲用水服務,山形縣酒田市由該公司員工提供移動銷售,千葉縣鴨川市合作組織古舊民宅的翻新改造等,這些項目已經超越傳統零售業范圍,在地域服務產品方面尋求突破,創造出新的經營可能性。
2021年5月開業的無印良品橫濱港南臺巴茲店,可以說是新式零售的標桿。該店是在高島屋于2020年8月關閉以后舊址上開設的,在關東地區算是第一大型食品賣場,改造前是500多平方米,改造以后將近5000平方米,補償了百貨店關門以后食品供應空缺。食品經營區設有廚房專區,介紹食譜菜單,公示生產者和廠家進貨情況等。
一層還設置了“營造舒適生活”的“MUJI SUPPORT”,接受房間改造設計、整理收納等日常生活咨詢,服務顧問會給出具體建議方案。另外,子公司“MUJI HOUSE”開展附近老舊化住宅區改建和設計業務,參與社區改建。為了應對老齡化需求,組織了移動銷售和出差業務銷售,確實是扎根于地區,支持基本生活需求。他們還組織深入訪談,探討生活變化,構筑與顧客更深的關系。通過與地區資源鏈接,提高了地區的魅力。
2021年9月10日,“MUJI新宿”、“無印良品新宿”兩個店同時改造翻新亮相。作為“個店經營”改造標桿,獨自尋找措施促進地區活力,他們與新宿區政府、伊勢丹新宿店等零售企業、餐飲店、新宿車站旁的觀光協會反復討論,確定各自改造方案。
加快在全國開店速度
無印良品的店鋪數量,到2021年8月決算時,日本國內456個店,海外有546個店。與2030年目標2500個店比較,差距很大,因此,要完成任務,就必須加快開店速度。
主要開店計劃,在日本國內以60萬人口的商圈為一個單元,開設一家廣泛經營日常生活必需品和服務產品的綜合超市型“生活全品店”,目標面積約6600平方米。在食品超市旁邊的生活圈開設6個2500平方米的生活服務超市,還要開設300多平方米的站前店、與便利店以及路邊車站合作的店鋪。每年開設5個“生活全品店”。
在2020年疫情期間,無印良品就提出了要加快在遠離中心城市的市町社區開店的計劃。新的計劃中,推出增加在町街社區食品超市旁邊開店的目標,到2024年在日本每年要開設100家店鋪。在日本國內,食品超市鄰居類型的新開店要達到70%,新開業務包括健康咨詢、清潔、寺子屋式的教育培訓等,提供從老人到孩子的全面生活服務。
這個設想,意味著每年必須培養100名新的店長來運營管理自己的店鋪,這個任務很重。員工后備隊伍本來就很緊張,如何解決呢?堂前社長說,如果問公司目前是否有大量可以投入店鋪運營和開店的管理人員,我沒把握。如果通過錄用新人、加快培養2至3年的話,可以培養出100名左右的新人。
為了確保高素質的人才,堂前社長一上任,就決定從2021年9月開始全年招聘30歲以下、包括在校學生的青年員工,每年招聘150人,將人才作為資產,批量培訓店長后備隊伍,2年以后可能做店長。這個做法確實有難度,堂前社長說,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努力做好。
另外,公司總部將加強外部人力資源的招聘,希望聚集"社會派"人士,包括應屆畢業生和在職人員。
如何貫徹運營手冊
大家都知道,無印良品的運營手冊管理模式很嚴格,對于大量青年員工,是不是會覺得難度很大。堂前社長說,業務擴大以后,運營手冊也許要更新,不存在被舊的框框約束的問題。
在新的計劃中,無印良品的經營產品結構將發生很大變化。為了實現誰都可以接受的價格,擴大店鋪覆蓋率,要從戰略上降低毛利率,為了彌補這個損失,除了新設的開發生產部致力于降低商品成本以外,還調整了店鋪經費效率。提高在所有商品上安裝RFID標簽等效率外,將在二三級市町社區的大眾化生活圈開店,控制投資成本。
還要從綜合房租轉變到固定房租,房租比率隨著銷售額的提高而下降的經營收益結構。除了商品銷售以外,還將提供空間設計、改建的空間設計事務所,部分店鋪提供清潔、修理、清掃、搬家等服務產品。
2021年7月20日,新瀉縣江津市的“無印良品 直江津”店鋪開設“社區保健室”,有健身體操指導、健康水平測量、藥劑師漢方藥講座、營養師講座,從疾病預防、健康維持到藥物咨詢銷售,真正做到有溫度的一站式服務。
這樣開放式突破零售業務范圍,要求各方面都有更高的業務設計能力和現場服務水平。目前是把“強化招聘和培養”作為最優先的課題,對團隊的要求是,要想成為與地區密切聯系、為地區提供活力的店鋪,就必須要認清每個人的職業崗位功能,希望每個員工都是“自主、自發”的創造者,并付諸切實行動,成為能夠創造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的人。堂前社長特別強調鼓勵各店鋪員工發揮“自立、自發”的獨創精神,同時,要快速提高人力資源的專業化水平。
這個總領性的要求落實在實際工作中,很可能改變員工的執行慣性,實際上是在默認突破原來的運營手冊的約束,這是從實際行動中展開的組織創新。
無印良品從西友集團脫離以后,走了一段彎路。在松井忠三社長的領導下恢復了v字快速增長,作為“沒有品牌的品牌”,樹立起穩固的品牌地位。雖然一直以來都在給消費者帶來沖擊,持續增長,但是,堂前社長的新戰略具有更大的突破性,以“二次創業”為目標,不僅在內部實施再造,而且也是對社會相關行業的沖擊。從只銷售商品的零售企業,到轉變為消費者生活方式關懷,支持社區居民生活更有活力,結合“無人店鋪”的網絡零售及服務產品,確實展示出下一代商業的想象空間,或許可以叫做“商業+公益人本主義”模式。
重要啟示
第一、敢于再造企業現有的成功模式,善于打破大企業陳規陋習,尋求更大的發展。
第二、面對新的疫情市場需求趨勢,從“個店經營”即一店一策創新入手,鼓勵和尊重每一個員工的“自主、自發”,真正落實戰略。
第三、兼顧全渠道網絡化、實體零售店鋪以及生活服務產品和社區公益服務,全方位參與地方生活、促進社區活力。
第四、采用密集型開店模式,以60萬人為一個商圈單元,預計開設一個大店配六個中級店鋪,在輔助便利店和合作服務站點,形成組團式的經營規模,打進現有商圈,便于競爭合作管理。
以上啟示,在中國特殊市場體制下,都有借鑒價值,都很難實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