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零食:狹路相逢,無人得勝
兩年關店335家。
原本2019年提出“5年內線下開萬店計劃”的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只松鼠”)顯然沒有完成既定目標。
5月9日,三只松鼠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過去門店規模化、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存在問題,為此公司已全面暫停門店擴張,并且大力度關停不符合長期定位、業績不佳的門店,下一步將著力提升單店盈利能力,聚焦優質門店的高質量發展。”
除了關店,三只松鼠縮減了單品數量、砍掉了三個子品牌,這些動作顯然不是簡簡單單疫情沖擊可以解釋的。
像競爭對手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品鋪子”),門店擴張的步伐就沒有因為宏觀環境的變化而停止。最新財報顯示,良品鋪子線下門店已經突破3000家。
不過,良品鋪子自身也面臨的問題并不比三只松鼠少,同樣是2019年,良品鋪子開始走高端化路線,但頻頻因為食品質量被市場詬病,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良品鋪子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地。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資本市場上,兩者都遭遇了大股東減持,導致股價持續走低,市值均不足百億。在休閑零食這個賽道里,過去風光無限的網紅品牌似乎都不太好過。
01
難兄難弟
財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三只松鼠營收30.89億元,同比下滑15.85%;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61億元,同比下滑48.75%。2021年全年,三只松鼠營收下滑0.24%至97.7億元。這是自2019年以來,三只松鼠連續兩年營收不足百億元。
良品鋪子營收雖然繼續增長,但利潤反而仍在下滑。在2021年,良品鋪子的營收為93.24億元,較上一年增長了18.11%。但其全年凈利潤為2.82億元,同比下滑18.06%。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在一季度依然延續,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9.42億元,同比增長14.30%。但公司歸母凈利潤為9306.11萬元,同比下滑了8.86%。
兩家頭部網紅零食這樣的業績表現讓其成為了資本市場上的“難兄難弟”。
三只松鼠股價從2020年5月最高的90.83元一路下滑到目前的20多元,市值蒸發超70%,股民驚呼“三只松鼠跌得只剩下一只松鼠了!”
幾乎在同一時間,良品鋪子股價從86.74元跌到目前的23元,不僅跌幅和三只松鼠相近,兩者目前的市值均已不足100億元。
三只松鼠VS良品鋪子股價走勢 圖源:Wind
股價低迷,除了業績上不盡如人意,大股東減持也是重要因素。4月29日,三只松鼠發布公告稱,公司大股東NICE GROWTH LIMITED計劃減持不超過2406萬股公司股份,對應總股本6%。
事實上,2020年7月,三只松鼠解禁期還沒到,IDG和今日資本就先后公布了減持計劃。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IDG累計減持了1869.86萬股;Gao Zheng在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間,累計減持了1295.66萬股,退出了十大股東行列;今日資本累計減持也超過1035萬股。
IDG資本和今日資本累計從三只松鼠身上套現了大約21.46億元。
大股東減持同樣發生在良品鋪子身上,今年業績公布后,良品鋪子公告股東高瓴資本完成了減持計劃。本次減持90萬股,這已經是高瓴第六次減持良品鋪子。Wind統計顯示,良品鋪子上市一年,限售股解禁后,2021年4月至今,在公司股價32-51元股價區間,高瓴累計減持良品鋪子1668.83萬股,持股比例從11.67%下降至7.51%,保守估計,高瓴累計套現超6億元。
02
殊途同歸
別看現在兩家網紅零食品牌“同是天涯淪落人”,他們的發展路徑并不相同,但在策略上都殊途同歸地選擇了線上線下同步發展。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是國內“初代網紅”食品品牌公司。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線上銷售,同時花重金來做品牌推廣。這一模式在當時乘上了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東風。公司成立第一年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雙十一當天,淘寶天貓日銷售額近766萬,成為堅果品類銷售冠軍,品牌從此一炮而紅。
圖源:三只松鼠財報
由于趕上了電商平臺高速發展的風口,三只松鼠連續4年取得了堅果類零食銷售第一名。
打出知名度后,三只松鼠有了線下開店的想法。2016年9月,三只松鼠在安徽蕪湖開了第一家線下店,取名三只松鼠投食店。開業一個月銷售額240萬,客單價80元。
值得深思的是,公司創始人章燎原對線下店的態度有些“奇怪”,他曾公開稱:“我們歡迎你到這里來玩、來吃、來喝,甚至來調戲松鼠都可以,但是我們不建議你在這里買產品,我覺得買產品上天貓店就行了,沒必要跑到店里來買。”
2017年,章燎原以“品質感不到位”為由,將當時營收最高的蘇州店砸了。在砸店現場,章燎原毫不避諱地表示,“我就是作秀。”
砸店事件后,章燎原還在一次媒體采訪中對傳統線下門店的模式不屑一顧,“傳統臨街的零食店鋪以前花幾十年打造的系統,在我眼中一文不值,開臨街店鋪、小店賣零食的時代即將過去。”言下之意,線上才是零食的未來。
僅僅兩年之后,三只松鼠的策略就變了,公司宣稱要在2025年新開1萬家線下店。公開資料顯示,到2020年底,公司投食店、聯盟小店數量共計1043家,相對于2018年的53家線下體驗店,增長近19倍。
截至2021年底,三只松鼠直營門店有140家,營收達8.18億元;加盟店累計925家,帶來的營收達7.49億元。
可以看到,直營店雖然數量遠少于加盟店,但營收卻與加盟店幾乎相同。相比于直營模式,加盟店對于品牌方來說不僅投入低,而且還能帶來加盟費收入,是很多連鎖經營品牌高速擴張時的選擇。
圖源:三只松鼠財報
但加盟店考驗品牌方渠道管理能力,加盟商自身的經營能力和資金實力參差不齊,一旦經營不善,資金鏈脆弱的加盟商就會首先選擇關店。在三只松鼠近兩年關閉的店中,多數為加盟店。
疫情之下的兩年,與其說是大環境導致線下消費疲軟,公司不得已關店,不如把失敗的原因歸咎于三只松鼠的戰略的搖擺不定。
可能,讓三只松鼠創始人改變對線下店看法的是良品鋪子近幾年的發展。良品鋪子成立于2006年,最早從線下門店起家,希望“把全世界零食搬到家門口”。良品鋪子真正進入發展快車道也是搭上了堅果和新零售的快車,而其與三只松鼠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一是良品鋪子一直是線上線下同步走的渠道策略。
2021年,良品鋪子的線上營收49.5億元,占比為53.13%,線下營收43.7億元,占比為46.87%。截至一季度末,良品鋪子線下門店已增至3007家,較上年度末凈增長33家。
與三只松鼠一樣,良品鋪子戰略上也進行過轉型。巧合的是,同樣在三只松鼠提出“萬店計劃”的2019年,良品鋪子宣布開始走高端化路線。
但為了維持品牌定位,把全世界零食盡可能多地搬到客戶面前,良品鋪子一直在擴大自己的零食品類。上千種品類,每一個單品都要跑通上下游供應鏈,因此多數情況下只能采取貼牌生產的方式。
但代工的缺點非常明顯,一方面,各大零食品牌的產品大同小異,產品同質化嚴重,這也讓品牌難以形成消費者粘度。另一方面則在于品牌很難在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把控。
2021年3月時,有消費者發現在良品鋪子購買的雞肉腸中吃蟲子,此事在當時沖上微博熱搜榜。
定位高端的良品鋪子,價格沒有優勢的情況下,質量還不能保證“良品”,顯然對于品牌的傷害巨大。
03
狹路相逢
零食行業從業者向價值星球(ID:ValuePlanet)表示,零食行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一般隨著行業發展,市場往往有向頭部集中的趨勢,但零食行業由于品類繁多,從業門檻低,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市場參與者很多,龍頭企業往往已經是非常細分的領域才會出現,比如瓜子類的恰恰食品、鳳爪類的有友食品、鹵味類的絕味鴨脖。
從2010到2019年,我國休閑零食行業前五大品牌市場占有率不增反降,2019年僅為 24.6%。同期前十大品牌市場占有率雖然從32.5%上升到了36.3%,但十年才漲了3個百分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到了2020年,市場集中度進一步下降, 前五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由24.6%下降至23.0%。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想要打響品牌,燒錢做廣告、請明星代言成為很多頭部企業的選擇。
網紅零食請明星代言費用不菲。圖源:良品鋪子官網
在2021年,三只松鼠的銷售費高達20.7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幅度將近21%;今年一季度,銷售費用就超過了6.83億元。良品鋪子2021年的銷售費用為16.72億元,同比增長29.83%;今年一季度為5.38億元,上漲幅度為13.98%。
一降再降的售價,和持續攀高的營銷費用,也都是導致品牌們凈利潤不漲反降的主要原因。在2021年,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的凈利率僅為4%和3%。
面臨相似困境的良品鋪子和三只松鼠,這次盯上了細分市場。2020年5月,良品鋪子聯合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發布《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隨后便上線主營兒童食品的子品牌小食仙。
團體標準推出意味著兒童零食賽道走進爆發階段。一個月內三只松鼠也推出了針對兒童的零食品牌“小鹿藍藍”。
業內人士認為,兒童零食對品控、食品安全和研發創新的要求更高,只有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生理機能、消化系統、飲食結構等進行研究,對原材料進行不斷的實驗和調配,才能做出孩子喜歡吃、適合吃的零食。
但目前,兩家企業還是重營銷輕研發,2021年,三只松鼠的研發費用僅有0.58億元,銷售費用20.72億是研發費用的36倍。良品鋪子方面,研發費用0.4億,銷售費用16.72億,銷售費用也達到研發費用的42倍。
另外,兒童零食和其他零食市場一樣,也是一條擁擠的賽道,同為“網紅”的百草味推出“童安安小朋友”;喜茶、奈雪、海底撈、西貝等品牌也紛紛入場,推出爆米花、凍干酸奶塊、鍋巴、炒米、牛肉干、堅果棒等零食產品;另外還有兒童乳制品領域的細分龍頭妙可藍多。
歸根究底,整個零食市場面臨的競爭空前激烈,大眾對于新口味的不斷追求,讓后來者看到機會,也讓現有玩家感到壓力,如果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不能找準定位,及時求變,恐怕被消費者遺忘,成為“過氣網紅”只是時間問題。
*封面來源:良品鋪子官網。
參考資料:
[1]《三只松鼠首家線下店盈利怎樣?我們幫你看了看》,聯商網
[2]《良品鋪子一季報:門店突破3000家,布局兒童零食專賣店》,中國經濟網
[3]《市值蒸發270億,關店300家,三只松鼠還能跑贏良品鋪子嗎?》,財經雜志
[4]《股價跌跌不休,資本持續跑路,三只松鼠怎么了?》,觀察者網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