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行業,告別“免費”?
今年以來,多個平臺陸續發布服務收費或上調費率引起廣泛關注。
近日,繼抖音宣布生活服務業務開始收費,二手交易領域的轉轉平臺也發布公告表示對C2C二手交易的“自由市場”中交易成功的訂單不再全額補貼支付通道費,而是改為代扣為主。
一時間,二手交易是否應該也像其他消費領域那樣收費引發爭議。甚至有人提出:閑魚都還在免費,體量小一些的轉轉為何敢于打破二手市場C2C交易中多年形成的免費“習慣”?
日前,轉轉集團CEO黃煒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等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二手交易市場這幾年沒能更好地發展起來甚至處于“落后”狀態,就是礙于“免費”;這種源于“一家獨大”思維的畸形競爭模式不僅在某種程度上會對行業造成打壓,也不利于整個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01
各大平臺陸續收費,二手交易也要跟進?
對于這次公告不再全額補貼C2C二手交易的支付通道費,黃煒坦言: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表明作為從業者的態度。
“在代扣支付通道費這件事后,業內很多人都來說‘感謝你們走出了這一步’。”黃煒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幾年二手交易行業整體的前景比較不錯,但是目前正面臨著一種“畸形”的市場競爭狀態。“行業內,大家平時會有很多交流。”黃煒介紹,比如平臺提供服務后收費本應是一個合理的事情。
這次轉轉開始代扣支付通道費,是否意味著二手交易今后也將告別免費時代?
據了解,今年初轉轉內部討論時也確實存在過爭議,但是經過半年的測試后發現,千分之六的支付通道費對于普通消費者的交易收益影響其實并不是很大。
但是,這筆錢對于平臺的成本壓力,卻是客觀存在的。
黃煒透露,從創立至今轉轉平臺補貼在C2C交易上的支付通道費已近兩億元人民幣。“如果是其他一些初創公司,壓力顯而易見會更大,別說投入服務了,能不能在市場中活下來都可能是問題。”
因此,黃煒認為二手交易市場中一味靠“免費”引流并不是一種先進的、可持續的發展方式。“我覺得還是要看長期價值。”黃煒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初這個決定確實比較難下,但如果C2C交易模式帶給用戶的長期價值成立,相信用戶最終也可以理解。
02
國外氪金,國內二手交易行業發展礙于“免費”
其實,支付通道費這個事情本身就長期在電商領域存在。行業內關注更多的,還是二手交易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
從全球范圍看,二手交易的本質應該是幫買家和賣家撮合交易,推動閑置資源流轉創造價值,平臺則可以通過收費獲得可持續發展,這原本是一個合理的商業模式。
在國外,二手交易收費比較普遍。
比如日本的Mercari、美國的二手交易平臺PoshMark、Tradesy等等。從這些國外平臺看,如果只是做一個撮合,類似于閑魚和轉轉“自由市場”的C2C交易,通常是收10%的服務費;如果做了中間服務,比如做C2B2C模式下的質檢等,一般能收20%-30%左右;而the realreal基本可以收到34%左右的費用。通過付費享受平臺提供的服務,也早已被國外二手交易用戶普遍接受。
中國的二手市場客觀說仍落后于歐美和日本,而且消費者對“免費”的習慣改變也比較敏感。黃煒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內二手交易行業因為一些公司堅持的“免費”模式帶來了不太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比如把用戶“免費”吸引進來,但是如果平臺不做服務,生態可能會很亂,大家交易時還要擔心會不會“翻車”,信任度差就不能形成很好的循環。
在被問及閑魚都還在免費,體量小一些的轉轉為何敢于開始代扣支付通道費這一問題時,黃煒坦承目前國內C2C二手交易體量最大的平臺確實是閑魚。閑魚之所以能不收費,在業內看看來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其并不是一家純粹獨立出來運營的公司。
由于在阿里體系內,閑魚有可以從淘寶獲取流量,獲取用戶的優勢;此外,支付通道還可以獲得支付寶、花唄等支持。“就二手行業來說,這種‘免費’看起來更像是一種類似于低價傾銷的競爭方式。”在黃煒看來,這樣一種競爭模式讓很多真正在做二手交易服務的創業公司很難辦。“整個二手行業里,因為被‘免費’打壓死掉的公司已經足夠多了。”黃煒直言這種“免費”不是一個長期的可持續的策略;一家公司如果長期不收費就無法投入更多來提供更好的服務。
從市場前景看,中國的用戶人數更多,二手市場規模更大。但現狀是世界上其他二手交易市場發展很好的地方,提供C2C交易的平臺幾乎都在收費,國內的狀態則恰恰相反。此外,有的國家僅提供C2C交易的主流平臺就有10多家,但在國內明明市場前景更好,到現在這么多年也只發展起來兩家在做C2C交易。所以黃煒認為,這種所謂的“免費”引流模式,某種程度上是給行業造成了一種打壓。
03
市場充分競爭,將選擇權交給消費者
也正是在這種“免費”競爭模式的影響下,最開始同樣是以C2C為主的轉轉,2019年開始把發展的重點放在有服務的交易平臺上。比如在C2B2C模式下,轉轉在業內率先推出了質檢、7天無理由退貨、質保以及售后等服務,致力于為買家和賣家搭建更便捷、更靠譜的服務平臺。
“在整個二手行業里,有比如手機3C、二手奢侈品,再或者二手圖書等等品類;包括我們在內的很多公司,都是在以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服務來進行創新;而且我們也能看到消費者是愿意為了服務支付額外的溢價的。”黃煒表示,如果是在一個能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平臺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務,越來越多的選擇權是應該給到消費者的。但是,這些恰恰也是目前國內二手行業欠缺的,也是整個市場沒有很好發展起來的癥結所在。“如果這個行業一直存在著‘一家獨大’的巨頭,因為掌握著資源優勢對市場的商業模式走向主動或被動做出干預,就會導致很多創業者發展不起來。”黃煒坦言。
實際上,近兩年除了一直存在的“免費”競爭討論外,關于閑魚、轉轉等一眾綜合、垂類二手交易平臺是否都愿意或有自信走出來獨立發展,各憑真本事在二手市場公平競爭的議題也受到行業內的廣泛關注。
而在黃煒看來,目前的中國二手交易市場缺的不是“免費”的便宜,缺的是有更多的創業公司和更多的從業者加入進來。“大家可以在市場中公平競爭,為消費者提供不同服務,并且能夠通過收取服務費用來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再增加對服務的投入,這才是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黃煒說,只有這樣整個二手行業才能繁榮起來,才會有更多閑置物品因為有越來越好的平臺服務進入到流轉領域繼續發揮價值。
04
二手交易市場健康發展,需要攜手打破偏見
國內的二手交易行業,客觀上也確實到了需要向前邁進的節點。
宏觀層面,隨著國家在循環經濟領域的政策陸續出臺,市場有望得到進一步規范,便捷的服務也將有望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在此背景下,除了需要解決“免費”引流這一阻礙行業發展的“畸形”競爭模式問題,如何改變對二手交易的偏見也是業界和消費者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在已成熟的新品電商領域,以前有個說法叫多快好省,黃煒認為二手交易行業里面的順序是好省多快。
首先要做到“好”,打破大家對二手交易行業臟、亂、差的偏見;其次是“省”,因為大家會和新品比較;再就是讓消費者了解“多”,二手交易其實已經覆蓋了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品類,消費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此外物流體系的建設也非常重要,二手其實也可以做到和新品物流標準一樣的“快”。
這其中,信用體系建設是二手非標品消費領域需要特別重視的一點。
目前市場內會有其他一些玩家采用支付信用、視頻直播等方式來提升信任度,但黃煒認為這些都還不夠。“只有專業的團隊去做質檢,去提供售后保障,信任度才會逐漸提升,這確實也會付出很多的成本,使得商業模式比較重,但這就是這個行業的解法。”黃煒說,做到這些意味著平臺要不斷投入,因此也就更容易理解中國的二手交易行業要想向前發展,確實也到了該擯棄“免費”競爭和“一家獨大”思維時候了。
總體來看,其實不管是二手交易還是其他消費領域,平臺的商業化探索已是必經之路。當越來越多創新公司涌現,服務水平將成為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一個健康的市場,則應該是平臺和消費者彼此信任、相互奔赴的狀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