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麗人風被拋棄,VERO MODA們何去何從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瀝金
在80、90后小女生的爺青回里,穿搭有自己的進化套路:小時候穿阿依蓮當公主,長大后穿美特斯邦威變楚雨潯,上班后穿商務女裝成安迪。
都市麗人風曾經統治了一代人對白領生活的幻想:上身垂感襯衫,下身修身西裝褲,外搭立體剪裁小西裝,高跟鞋要踩得鏗鏘有力,步步生風踏進CBD。
VERO MODA、ONLY、Lily、歐時力等一眾占據大眾商場C位的精品女裝們,正是在這樣的精致夢里走過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但轉眼2024年,中產追求松弛感,高材生想脫下長衫,996扯下精致生活的遮羞布,1688和拼多多上的平替、連鎖店里的窮鬼套餐成了打工人的歸宿。
都市麗人風不再承載打工人對生活方式的想象,VERO MODA們正在失去自己的受眾。
線下商場門庭冷落,線上銷量日益慘淡,商務女裝們正在經歷至暗時刻。
2023年淘系女裝百花齊放,但頭部品牌里已經很難見到都市麗人風的身影了。
做基礎款的優衣庫屹立不倒,做羽絨服的國民品牌老牌煥新顏,做快時尚的UR發力迅猛,OL品牌里只有伊芙麗以0.3%的市占擠入TOP10。
而五年前TOP10里商務女裝的市占是現在的近四倍。
2018年,ONLY、VERO MODA分別以21億、19億的年銷售額殺進淘系女裝TOP3,但巔峰即衰退,此后銷售額、銷量一蹶不振。
五年后,兩者在淘系的年銷不及過去一半,由幾十億縮水到幾億,被甩在20名開外,輝煌不再。
與一路下滑的銷售成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拼命上漲的均價,短短五年間兩者均價提了35%。
提價不僅沒有挽回頹勢,反而令品牌陷入了貴卻不好看的詬病。
VERO MODA、ONLY的銷售下滑,乍一看很容易將其視為個例,歸因于母公司綾致集團的運營,畢竟隔壁伊芙麗不還越賣越紅火了嗎?
實際上,不管是頹勢明顯的VERO MODA、ONLY還是后來居上的伊芙麗,都市麗人風品牌們的日子都沒有以前好過了。
VERO MODA、ONLY、Lily、歐時力、伊芙麗這幾年的市場表現都有相似性:銷量、銷售額有下滑趨勢,價格有上升趨勢,區別在于幅度和先后。
2021年后,伊芙麗的銷量就開始下跌,但受益于漲價,銷售額在23年暫時保住了。
但漲價往往會帶來更多問題,最典型的就是價高趕客。
比如,這幾年歐時力漲價最猛,但無濟于事。2019年后,愈發賣不動貨,銷量低迷。
又比如,Lily在2023年突然大幅提價,銷量下滑超35%。在此之前品牌銷售額和銷量即使有下滑,也較為平穩。
2016-2023年淘寶天貓平臺商務女裝相關品牌數據
這些品牌不約而同提價,可能更多是出于身不由己。
一方面,棉花、化纖、聚酯長纖維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前幾年疫情對線下商場沖擊不小,影響運營成本。
加之女裝行業周期性波動,過去均價普遍在300元左右的都市麗人風們漲價到了400元甚至500元左右。
提價的后果是消費者不買單了。
消費者不再買單,歸根結底,和渠道和風格有關。
在由線下轉入電商的頭幾年,這些都市麗人風女裝們雖不算反應迅速,但也慢慢回過味來,先后扎進互聯網里,打了幾場翻身仗。
但隨著渠道和風格的變革,他們的受眾被一點點分流。
首先是渠道,拼多多乃至1688的崛起,分走了看重性價比的消費者。
童年幻想當精致白領的打工人如今早已幡然醒悟,穿得再貴也無法改變一個月工資還沒捂熱乎就得交給房東的事實。
動輒大幾百的女裝實在無用武之地,但凡穿貴一點都顯得對這個班太尊重了。
其次是風格,設計師品牌的崛起,分走了看重設計感的消費者;淘品牌、抖品牌的崛起,分走了趕潮流、“墻頭草”式的消費者。
比起花五六百買商場里千篇一律的精品女裝,年輕人更偏好小而美的品牌,今天法式Lady、明天BM辣妹,在眼花繚亂的流行里,對都市麗人風徹底說再見。
而在渠道和風格變化的背后,是消費分層的加劇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從消費分層來看,平價大眾和高價小眾逐漸擠壓了中間價位女裝的生存空間。
向下比不過白菜價的平替和更新迭代的網紅店,向上比不過幾大千的職場輕奢女裝,夾在中間的都市麗人風們定位愈發尷尬。
對于確實需要購置一套都市麗人裝備的OL們,消費降級和消費升級都指向了更適配的選擇。
從生活方式來看,如果過去的中產美學是精致,那現在就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是條狗都得講點松弛感。
在VERO MODA們興起的年代,人們對都市生活的想象可能就是西裝襯衫高跟鞋,畢竟大火職場劇里的精英都這么穿。
如今,腳踩薩洛蒙,一條lululemon,下班后混跡于飛盤、漿板、滑雪和攀巖才是北上廣的新中產。
對于原本就沒必要穿得像人在美國、剛下飛機的大多數打工人而言,如今有了更新的服飾風格供他們勾勒對生活方式的想象,比如運動戶外。
在渠道、風格、消費方式、生活方式的眾多變化里,都市麗人風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曾經一水襯衫西裝修身連衣裙的OL品牌們也在謀求轉型。點開各大品牌官旗,通勤裝外不乏新中式、辣妹款,風格比肩快時尚。
但在眼花繚亂卻又同質化泛濫的女裝市場,如何找回自己的位置,對于這些品牌而言,依舊是一個長期的問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