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侵蝕利潤,瑞幸重回虧損
出品/餐觀局
作者/卡爾瑪
2024年第一季度,瑞幸虧損了。
CEO郭謹一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受季節性以及激烈的行業等行業競爭影響,利潤有所回落」。
「有所回落」的說法其實并不準確。今年一季度營業虧損為6510萬,去年同期營業利潤為6.78億,自營門店層面運營利潤率也從2023Q1的25.2%直線下滑到2024Q1的7%。
01
自損八百,傷敵一千
如果只看收入、門店和月交易用戶數的增長,瑞幸財報還挺好的。
一季度瑞幸總凈利收入62.781億元,同比增長41.5%。凈新開門店2342家,截至報告期末門店總數達到18590家。月均交易客戶數約為5991萬,同比增長103.2%。
遺憾的是,本季度瑞幸虧損了,虧損了6510萬,GAPP下營業利潤率也為-1%。
圖|餐觀局制作
對于價格戰,瑞幸曾信心滿滿,計劃9.9活動持續兩年。郭謹一也稱「瑞幸咖啡具有綜合成本優勢,有能力在控制性價比的同時并讓利潤率保持在合理區間」。
但一季度,總運營費用為63.433億元,同比增長68.8%,超過了凈收入。
總運用費用占凈收入的百分比從84.7%增加到101.1%。財報中給出了解釋,這主要是店鋪租賃成本、勞動力成本和材料成本占凈收入的比例上升。而這又是因為公司產品的平均售價下降所導致的。——也就是價格戰。
同時惡化的還有單店模型,一季度自營門店同店銷售增長率為-20.3%,自營門店層面經營利潤率只有7%。
其中一方面有價格戰的因素,另一方面很可能和門店擴張有關。
瑞幸的開店策略是:加密高線城市門店數量,并通過聯營模式拓展下沉市場。在高線城市密集開設自營店,可以阻止競爭對手的擴張,但也可能導致門店間的客源分流。
圖|餐觀局制作
此前,瑞幸給出的開店預期是2024年突破20000家,較2023年底僅凈增3752家,目標相對保守。這種謹慎的增長設定表明,瑞幸可能預見到門店擴張將進入「平臺期」。
盡管如此,一季度瑞幸還是凈新開門店2342家,其中自營店凈新增1571家。業績發布會上,郭謹一強調:面對機遇與競爭,瑞幸將市場占有率作為公司發展的核心目標,調整了開店節奏,通過迅速拓店,進一步拉開了和競爭對手的距離。
出于戰略考量,哪怕自損八百,也要傷敵一千。同時管理層指出,二季度業務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02
長線作戰的準備
財務發布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針對利潤的顯著下降和門店擴張戰略。不過,瑞幸的管理層并沒有松口。
其實價格戰也很難結束,庫迪此前宣布將延長現行門店補貼政策2年。
但一些變化也在發生,在2月份,瑞幸開始逐漸調整優惠活動。縮減了9.9元優惠券的適用范圍。相關話題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同步進行的,其實還有對于人力成本的全方面控制。據報道,3月起,瑞幸開始推行新的工作制度,但遭到部分員工的聲討,被稱為「瑞幸三一事變」。
在近日,廣州、深圳、成都的瑞幸開始試用新的排班系統。系統將根據門店商品銷售情況進行高峰期預測,再根據結果和員工效率進行合理安排,避免出現排班冗余的狀況。
無論計算人時營業額,衡量工作有效性,還是根據營業額和來客數劃線排班,都是在提升人效的手段。只是在當前的環境下,部分員工的不滿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們的待遇或許沒有因此提升,或因為頻繁的上新(季度內上新22款產品)聯名和促銷活動感到疲憊,或感覺自己成了價格戰的犧牲品。
除了門店的精細化運營外,瑞幸也在不斷加碼供應鏈建設,
3月11日,位于云南保山的瑞幸首個鮮果處理加工廠正式進入試運營,4月20日江蘇烘焙基地在蘇州昆山正式投產,年烘焙產能3萬噸。有效提升供應鏈效率和生產能力,加速垂直供應鏈的整合。
在低價策略可能持續數年的情況下,獲勝的關鍵將不僅僅是營銷和產品策略,而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持續領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