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一年后,再看杭州玉鳥集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陳寧輝
當下,在多元價值觀驅動下的行為模式日新月異,人們生活似乎成為了變量X,各類新生活方式層出不窮,帶來了許多嶄新的經歷。
山系生活、極簡生活、Citywalk、搭子社交、快經濟的慢生活、戶外生活、社恐又社牛、上進跟上班選擇上香等每一種愛好領域都成為一種新潮的生活方式。商業空間作為生活方式的載體,如今也在積極解鎖正確的生活方式場景,成為大眾探索新生活方式的全新視角。
作為萬科為杭州良渚文化村量身定制的「文化藝術輕度假綜合體」萬科·BIRLAND玉鳥集,以傳承并弘揚五千年良渚文化、描繪文創產業場景、推動未來社區建設為發展藍圖,開創了集生活、生產、生態為一體的文化商業新模式,更為大眾帶來了一種超脫于現代都市的差異化藝文生活方式。
自去年開業以來,玉鳥集成為了城市輕度假、非標商業考察、網紅社交打卡、理想生活最具熱度的目的地。基于一以貫之的商業創新情感,玉鳥集在如何更好地表達良渚文脈的新肌理、與社區鏈接共創、綿延藝術文化、創造城市生活精神副本等內容上持續探索。這在正如火如荼進行的第二屆良渚藝術生活節,得到充分展現。
01
在地文化溯源與當代生活的探討
多元共創的城市藝文商業IP
5月17日,良渚在地化演繹活動暨第二屆良渚藝術生活節啟幕儀式在玉鳥集啟幕,為期一個月(5.17-6.10),并在四個單周打造了不同的主題活動。
從今年的良渚藝術生活節上看,玉鳥集秉承了萬科持續創新的商業理念和項目藝文生活方式的持續制造者的定位,在延續第一屆市集、演藝、策展等藝文生活表達的基礎上,開創了良渚在地文化演繹活動和社區型非標商業發展論壇的全新內容。
良渚文化元素,是玉鳥集最有代表性的標簽,也是有別于其他非標商業的優勢所在。萬科完美揉萃了玉鳥集文藝氣質與底蘊的場域空間、建筑表達、精神內容場景、社區認同,既與良渚文化一脈相承,又良性推動了良渚板塊的文化、藝術、旅游以及商業等不同領域的產業共創。
由政府主管部門、杭州萬科商業、浙江省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局、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各領域的良渚文化關愛者深度探討了五千年良渚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以及玉鳥集在地化演繹良渚文明的可持續路徑。
與此同時,一場由商業操盤者、建筑和藝術家、品牌主理人、媒體觀察者及消費者聯合參與的「從玉鳥集現象看社區型非標商業發展」的主題論壇,多維度聚焦了社區型非標商業如何實現城市級非標商業、常態化社區商業的有效共融與共榮。
上述探究的內容,玉鳥集正在兌現。玉鳥集打破常規的開發和運營思維,為商業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實現了人、自然、美學、文化、藝術的和諧生長,完成了商業與良渚文明、現代城市、未來生活的同頻共振。
基于“現代為基底,遠古為線索”的建筑語言,玉鳥集沿著良渚文明幾千年的歷史線索和良渚文化村村民近百年的生活軌跡,以良渚民居坡頂為基調的致敬中式園林院落風格、模糊邊界的景觀和植被、簡潔通達的動線、復古而嶄新的商業街區,成就了一座城市尺度的開放精神棲息地。
大谷倉與大屋頂遙相呼應,是玉鳥集的“精神支柱”;村民廣場、玉鳥廣場、谷倉廣場是一個公共的“小鎮中心”,是玉鳥集的社交中心;原野公園、季相花園打破了商業與自然的邊界感,讓建筑空間成為了一個有氧綠洲。
作為良渚文化村的終章,玉鳥集是這個大型社區文化與審美生命共同體中生活與精神領地。因此,玉鳥集并非社區商業、非標商業的單一體,而是融合了低密度的商業尺度與高密度的人居環境的新型社區非標商業,既要傳承良渚文明,滿足良渚“村民”的生活需求與精神寄托,也要符合非標商業作為一種創新型商業模式對空間、場景和品牌結構的嚴格考究。
一面是傳承,一面是創新,玉鳥集深度運營一年后所呈現出來的生命力,像良渚文化村的生活方式「一半是煙火,一半是清歡」,也像社區型非標商業倡導的理念「一種安放自如的都市藝文烏托邦」。
02
把藝文刻入日常
專屬良渚文明的美好棲息地
超脫常規的運營思維,讓玉鳥集獲得了一種超脫于現代都市的商業價值與生活方式。過去一年的經營過程中,玉鳥集深刻滲透良渚文化與當代藝術價值,無論是空間場景,還是品牌組合,亦還是多元化的體驗活動,都將藝術與文化刻入了生活日常,把文藝與煙火、城市與遠方帶入了良渚和杭州。
玉鳥集塑造出的這種“生活中的度假感、度假中的生活感”,吸引了一大批藝文愛好者、年輕人和游客涌入,如今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上,玉鳥集成為“杭州旅游推薦”詞條的必選項。
在社交符號上,玉鳥集聚焦在地文化、先鋒藝術、大眾演藝,已經成功策劃了跨界市集、藝術策展、主題論壇、藝文演出、良渚櫻花季、露營微野等多元藝文活動,成為杭城全新的藝文潮流策源地。更主要的是,高頻和高熱度的活動模糊了商業運營中營銷節點的概念,成為了良渚“村民”及周邊居民“家門口理想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可續生活集、療愈生活集、腦洞市集、夏日好荷集、歸巢市集、囡囡市集、早鳥市集、啡鳥集及杭州萬科商業2023年首次推出的原創市集IP「出攤兒」,以更自然、更多元的生活維度,在不同圈層建立自我認同,高頻打造了玉鳥集最具大眾化和流行性的社交方式之一。同時,已經舉辦四屆的村創者共創會(村創),再續13年前良渚文化村的《村民公約》,與村民、合作商家、創新創業群體共同傳承與迭新良渚文明與夢想的生活方式。
在消費符號上,玉鳥集沒有一味地追求高端化,而是瞄準了更日常的品質和年輕態。重點打造了村民記憶、品質生活、藝術社交三大主題業態,涵蓋餐飲、零售及藝術體驗、娛樂或生活配套等近百個品牌,包括了19家全國首店、8家杭州首店、16家區域首店。
有標志性建筑大谷倉·單向空間、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早期經典劇作《雀之靈》為名的品牌文創館等先鋒藝文標桿品牌,也有木墨工藝商店、叁無商店、KRèATE、青咖墨茶、DONSMOKE、杭一末EMoment等美學生活家和主理人共創品牌,更有煥新的村民食堂,喚醒了“村民”的久違人間煙火與情感記憶。
顯然,玉鳥集作為一個人文、社交、消費符號顯著的復合社區文化商業空間,十分擅長通過打造在地的獨家體驗、制造城市級傳播的事件營銷,良好兼顧了村民、城市年輕人與游客的需求,成為那個真正的一個「想到就能去的地方」。
03
玉鳥集與萬科
創新生活方式的可持續創造者
一周年的滿意答卷,向行業展現了玉鳥集出眾的運營成效,也讓我們對其未來的發展報以足夠的期待。正如玉鳥集所秉承的可持續創新思維,未來還將在深厚的良渚文明基礎上,對空間布局、場景美學、業態結構、營銷體驗、社區共建等商業經營內容上深度創新,進一步建立城市藝文輕度假理想目的地。
今年的良渚生活藝術節,除了已經成功舉行的可續生活集、良渚在地文化演繹論壇、社區型非標商業發展論壇外,還將推出:I NG療愈生活集,關注大眾情緒價值,提供松弛與快樂的生活方式;腦洞市集“藝術夢盒”計劃,從市集、展覽、分享、互動等內容搭建一個可天馬行空的藝術共創社交場;"微野"夏日好荷集,帶來了杭城首個荷花市集,以及聯合山外山、胡慶余堂打造的首個藕主題聯名快閃店。
玉鳥集,塑造出了一個讓城市、自然與人相互融合的理想棲息地,在開放包容的空間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藝文生活方式,也讓萬科良渚文化村的都市理想生活樣本有了最終的圓滿。
通過玉鳥集,也感受到了萬科持續踐行“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深刻力量。深耕杭州17余載的杭州萬科商業以在地思維,以“不可復制”的非常規邏輯,打造了藤集、小藤街、杭行薈、玉鳥集等多種城市商業IP,構建了不同形態的都市生活方式。
未來,杭州萬科商業還將帶來亞運村核心位的活力新社交方式濱水體驗地「日耀漣里」、延續漫游式公園商業的「彩虹·藤集」兩個全新商業產品,持續創造特色服務商業新樣本。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