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國大自有IP《國大一小時》三校巡談啟動
撰文/韓圖圖
人類喜歡用數字來定格當下。
一小時,不短,不長。或許還來不及刷完一本書或電影,但這一杯咖啡從滾燙至微涼的時長,足以讓人思維交鋒、靈魂交換。
2019年4月,《國大一小時》初啼試新聲,首期亮相嘉賓采銅亮相寫過一本——《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五年過去了,在時間的搖搖晃晃之中,《國大一小時》也不斷生長,成為一檔很厲害的節目。
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水華、資深博物館研究員吳曉力、《城市秘密》創始人王群力;作家王旭烽、張悅然、張皓宸,浙大教授唐建軍、老照片收藏家徐忠民、黑白劇社指導老師桂迎,歌手陳鴻宇,痛仰樂隊,心理學家陳海賢,攝影師傅擁軍,中印古典思想研習者聞中,臉臉科技創始人何一兵,還有傳奇商業女性脫不花、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院長詹強、錦繡育才小學總校長丁杭纓……
人生是一期一會的事,我們和這些蓬勃身影不斷相遇,一張張面容,一幀幀畫面,串聯起了這豐沛亦曼妙的100個小時。
進入第六年,六月,恰逢畢業季,《國大一小時》百期紀念巡談會如期而至。這次很特別,《國大一小時》發起人、杭州國大城市廣場副總經理月小刀將帶著這輛列車循光而往踏歌行,進行三校巡談:浙江傳媒學院、浙大城市學院和浙江農林大學。
首站浙傳,昨日《城市、戲劇與生活》分享交流。戲劇,一直是浙江省交通集團旗下項目國大城市廣場最重要的Tag之一,每年的國大戲劇節就是明證。城市是戲劇的舞臺,戲劇是城市的倒影,No drama,只有dream,以戲劇致敬造夢萬歲。對談嘉賓邀來了浙江話劇團總經理余斌和浙江傳媒學院教師顧穎婕。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可謂“角色”。余斌演過孔乙己、高更、魯迅等幾十個話劇角色,舞臺是遺憾的藝術,但角色令人振奮,烙印極深;另一個“角色”是劇團總經理,十四年前參與浙話改制-第一場只賣了兩張票,五年前嘗試走出劇場,在國大共創城市話劇場景,今天《尋她芳蹤》全國巡演…管理是綜合復雜的過程和權衡。
顧穎婕三年前帶到國大的130個浙傳學生畢業了,新的學生形成新向往、體驗與意見。她參加每次國大戲劇節,也在《春天詩會》讀詩,向小刀投訴商場服務——是個忠實顧客,也是努力的年輕教師與文化探索者。
第二站是6月12日將在浙大城院舉辦的《浙江萬年 杭州博物》,嘉賓很重磅:省博館長陳水華與資深博物館研究員吳曉力。兩年前,陳館長做客國大一小時,帶來了《越地長歌——從這里出發,追尋浙江古代文明》。
至于吳曉力,更是《國大一小時》聯合發起人,跨越時空帶來兩季《心中的寶藏》,在一小時內帶領大家飛檐走壁、穿梭古今。這么多年下來,和戲劇一樣,文博也是國大城市廣場商業外的一條重要支線,精神消費與物質消費同樣重要,這也是一種平權與向上主義。
聊完形而上,6月13日在浙農林大談點更在地的——在商言商,以《城市更新 非標商業》作為百期紀念巡談的最后一站恰如其分,嘉賓是浙江國大城市發展公司副總經理俞雷和浙江農林大學教授白鷗。
說到商業,叱咤風云的厲玲、童民強都在國大一小時上亮過相。伴著四季流轉,這些年國大城市廣場一直傾力打造“趣味生活樂園 杭州城市客廳”,包括國大土播鼠在內的自有IP發展以及文化賦能商業實踐,也在參與和推動著這座城市生活方式風尚與文化氣質的改變。這一次,我們聊聊內容商業的不破不立以及城市更新的創新發展。
商業不止是走進來,也要走出去,是的,這次就要玩點不一樣的。三期校園巡談,在畢業季這樣一個有趣的時間節點,和這些即將踏上人生新旅程的青春面孔共同探討理想跋涉、現實努力與生命意趣。
國大城市廣場2024夏季的主題是《光陰》。我們愛唱“光陰如梭”,當時間這把利箭刺破夏季時,映射在天空上的,是告別,是相遇。
100期,是“100小時”的云與月,可以說驕傲地說一聲:《國大一小時》,100期畢業快樂!
100+1、+2、+3……時間微微起伏,世界新的搖擺開始了。這一次,我們用“你好”代替“再見”,出發!去三校繼續追逐精神體驗、生活方式需求與城市文化浪潮。商業,遠不止商業;一小時,也遠不止一小時。熱情永續,一如這永晝的夏日。
我們相遇在夏天的光陰里,而夏天從未結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