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統戰”大主播
來源/牛刀財經
撰文/周亮
2021年,快手首次提出了信任電商,作為和抖音興趣電商的“呼應”,快手的電商方向還是放在了多年來和老鐵的這種信任上。
在2023年對信任電商解讀,其認為,信任電商就是就是讓消費者在快手,通過值得信任的主播和內容,發現適合自己的低價好物。
這并不容易。
視頻或者直播帶貨,不僅僅是B2C的銷售方式,平臺要做的不僅是“潔身自好”,還有重要的參與者“主播”,想要建立和保持這種信任,除了平臺的流程、理念問題外,如何保證主播能真正和信任電商同頻,能持續發掘、保持住主播的好品低價,這對于平臺來說這并不容易。
對于快手來說,更不容易。
最近,新快報報道稱,快手頭部主播“太原老葛”因在直播中涉嫌刷單,導致合作的商家損失超過上千萬。與此同時,高昂的“坑位費”和退貨率直接導致合作的商家資金鏈斷裂,公司最終被迫倒閉。
隨后,該公司進行報案,希望可以徹查此事,確定“太原老葛”是否存在欺詐行為。
事情曝光后,迅速引起了網友熱議,不少人為該商家惋惜的同時,也對快手頭部主播們的帶貨能力產生質疑。
現如今,電商正日漸在快手業務中占有越來越重的地位,甚至成為其新增長點。然而,隨著多位大主播接連出事,快手也深陷“信任危機”中。
那么既想要流量又想獲取消費者信任的快手電商,應該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呢?
01
“大主播”不斷出事,深陷信任危機
據媒體報道稱,與“太原老葛”合作的商家一直經營某品牌線上產品。為了帶動線上銷量,于是在一位經常合作的主播介紹下,開始與“太原老葛”進行合作。
該商家在采訪中表示,他們與“太原老葛”一共合作過四次,累計收取傭金900萬元。其中,前兩場是“連麥”直播,借助“太原老葛”的流量帶貨,每場費用為100萬元。而后面又進行了兩次包場直播,共計支付了600萬元直播費用。
沒想到,這兩次包場直播非但沒能讓該商家掙得盆滿缽滿,反而卻因此導致公司破產關門。
第一次包場直播后,退貨率就超過了65%;而第二次直播,雖然半小時銷售額就達到了1625萬元,但退貨率卻更高,直接超過了70%,退貨金額大約是1200萬元,實際到賬只有400余萬元。
兩場直播過后,該商家不僅沒有掙到一分錢,反而因為貨物積壓造成了超過500萬元的損失,外加支付的直播費用,損失共計上千萬。此外,由于欠供貨商費用,其工廠只能宣告倒閉,還不得不變賣車子和房子用來還債。
而商家復盤整件事后,發現雖然不少消費者都跟著買,甚至場場都買,但隨后都紛紛退款。該商家統計后表示“刷98單的有574人,刷99單的高達2000多人。于是該商家選擇了報警。
8月6日,職業打假人王海發微博稱,太原老葛因涉嫌詐騙已被刑事立案。其直播帶貨4次累計收傭金900萬,但是銷售額2811萬中1911萬是刷單!而在王海曬出的立案決定書中顯示,立案緣由為合同詐騙案。這意味著,倘若在警方調查后確定太原老葛真的存在合同詐騙行為,那么其可能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這件事爆出后,讓消費者和商家都感到“可怕”,倘若直播帶貨真的在鉆法律空子,那么還有什么信任可談?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快手主播第一次在直播帶貨中出現問題了。
2020年11月,快手知名的直播帶貨一哥辛巴被網友質疑其銷售假燕窩。雖然辛巴開始否認售假,自稱所售燕窩均為合格商品。但沒想到王海卻曬出了辛巴售賣的燕窩產品是糖水的檢測報告,并發表了多篇博文指責辛巴售假行為,消費者可要求退一賠十。事情隨后迅速發酵,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
此后,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管局介入調查,確認了辛巴在燕窩銷售中涉嫌虛假宣傳的問題,并對其罰款90萬元。同時,辛巴團隊向消費者共計退賠6198.3萬元。
這一系列事情發生后,明顯是在損害快手的口碑。本來大主播們的存在,是為了讓消費者更加信任快手平臺,愿意在平臺上購物,但大主播接連出事,最終只會造成反噬,影響平臺發展。
02
“去主播化”,快手積極轉型
對于快手而言,大主播們不光影響自身口碑,也在降低其在大眾心目中的存在感。
作為一家具有成熟商業模式的短視頻平臺,快手擁有線上廣告營銷服務、直播打賞、電商帶貨等。
明明廣告才是快手的第一大業務,營收占比超過了50%,但倘若提起快手,大多數網友腦海中卻會首先浮現出直播帶貨一哥辛巴的名字。
不過,與李佳琦和淘寶間互利互惠的關系相比,辛巴和快手之間的關系并不融洽,甚至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其實,早年間,辛巴和快手也曾有過“蜜月期”。辛巴在快手的扶持下成為了頭部網紅主播,其地位與李佳琦不相上下。而辛巴和辛選主播們也成了快手電商的“半壁江山”,帶動快手很快跑通了直播帶貨模式,
不過,自從辛巴被爆出“假燕窩”事件后,兩者的關系就變得非常撲朔迷離。
本來這種事情發生后,辛巴的帶貨生涯也理應就基本就終止了。不過,快手并沒有真正“封殺”辛巴,反而只是暫時封停了其賬號。在停播將近100天后,辛巴于2021年3月底復播,重新活躍在大眾面前。
然而,辛巴在復出后,非但沒有感激快手,反而數次在直播間痛斥快手限流,必須得花錢才能換取流量。辛巴還指責快手縱容情感主播虛假數據,更威脅要到香港證監會門前實名舉報快手,告到快手沒有現金流。
辛巴之所以如此肆無忌憚“炮轟”快手,一方面仗著自己在快手的影響力大,即便被封禁也不會超過一周;另一方面則是他在每一次爭議直播后,都能快速漲粉,也因此有人調侃“快手是工具人”。
不過,快手當然不會任由辛巴騎在脖子上撒野。隨著直播行業進入深水區,倘若頭部主播繼續一家獨大,只會給平臺帶來更多不可預估的風險。尤其快手,私域屬性強、主播家族派系林立、矛盾紛爭不斷,更需要去中心化、去頭部化。
因此,和大多數平臺一樣,快手正在悄悄降低頭部主播們的影響力,實現去頭部化。
這幾年,快手重點發力方向放在扶持中小主播和發展貨架電商閉環等方面,并不斷加大品牌自播的扶持力度。
而隨著快手平臺日益成熟,辛巴等頭部主播們的影響力也在快速縮小。
2023年8月,辛選集團公布了2022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其集團在2023年時GMV超高500億元。
據快手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快手電商總GMV首次沖破萬億大關,達到了1.18萬億元。其中,快手電商的月均動銷商家數同比增長超過90%。
估算下來,辛巴的GMV僅占到快手電商GMV的二十分之一左右。而在2019年時,這一數字占比約為22%。
如此看來,快手去頭部化、中心化已經小有成果,不再依賴單一主播,讓自己陷入被動之地。
03
流量焦慮,踏實選品才是真
即便問題再棘手,只要肯刮骨療毒,終究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但快手外部存在的流量焦慮卻一時難以消除。
眾所周知,流量就是電商的命根子。早期的電商,都會習慣向平臺采買流量,而平臺主要專注做內容。
隨著互聯網進入存量時代,流量也變得越來越稀缺,不少流量平臺都開始打造自己的流量變現閉環。快手、抖音都開始構建自己的電商平臺。
不過,快手既要面對老對手抖音的圍攻,又要提防小紅書、微信微視頻等平臺崛起,深陷流量焦慮中。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快手APP的平均日活用戶為3.799億,同比增長6.8%;平均月活用戶為6.782億,同比增長10.7%。
相比之下,抖音的流量要遠超快手。據《2024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月,抖音日活躍用戶突破7億。無論是DAU還是平均月活(MAU)數據,都遠高于快手。
而在2023年時,小紅書的日活人數也已經達到了1億,月活用戶數高達2.6億,令快手產生了巨大的分流壓力。而微信及WeChat在去年的月活高達13.43億,幾乎是快手的2倍。即便視頻號的電商數據量非常小,但騰訊正在積極打通視頻號和微信廣告系統,為其電商發展鋪路。
多方夾擊下,快手電商想要快速發展并不容易。不過,快手也在積極轉型,尋求新的增長機遇。
2024年,快手推出了“新商啟航計劃”,計劃在全年拿出1000億流量,通過優質流量扶持、數據工具賦能及多場域助推,助力更多產業帶新商家在快手成長。
同時,在商家經營陣地層面,快手主推“短直短”模式。平臺希望商家在做好短視頻與直播的聯動之外,在直播后利用短視頻實現二次翻售,讓短視頻帶來更大的GMV貢獻比。
現如今,快手的努力已經有所效果。
據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快手全年總收入達到1135億元,同比增長20.5%,經調整利潤凈額為103億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快手電商副總裁孔慧說:“信任仍然是在快手成交的基石,也是快手電商自2018年誕生以來的首個主旋律。”
相信快手電商要真的能堅持住這個底線,那么定能逆風翻盤,贏得一席之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