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鴻遍野的上半年,全聚德保住了利潤
出品/紅餐網
作者/何沛凌
在餐飲上市公司的一片哀嚎聲中,全聚德保住了利潤的增長。
近日,北京全聚德集團(以下簡稱“全聚德”)發布2024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6.87億元,同比增長2.87%;歸母凈利潤為2933.56萬元,同比增長5.08%。
全聚德把“雙增長”歸功于旅游業的旺盛。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2024年上半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今年上半年,國內出游人次27.25億,同比增長14.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2.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0%。
全聚德在報告中指出,全聚德品牌餐飲門店節假日經營再創新高。今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和端午節5個小長假,全聚德全國餐飲門店實現營業額同比增長21%,恢復至2019年的102%。其中,春節黃金周期間,在京7家門店創下單日營業額建店新高,“五一”黃金周,全聚德王府井店連續3天營業額破百萬元。
入境游火熱,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全聚德業績的增長。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1463.5萬人次,同比增長152.7%。預計下半年,外國人來華熱度將持續升溫。
今年以來,全聚德推出了多項措施吸引入境游客。其財報顯示,全聚德的烤鴨成為外國游客的熱門“打卡地”,上半年該集團旗下餐飲店,還圍繞海外游客推出了系列措施,例如在菜品方面著重展示中華美食特色,同時注意外國游客的飲食避忌;在文化展示等服務環節,則著重向海外游客展示全聚德烤鴨片制過程,介紹老字號百年歷史與非遺烤鴨技藝傳承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是全聚德創建160周年,全聚德圍繞老字號進行了差異化升級。比如全聚德在今年五一期間推出新版菜單,主要對“講究菜”和“創新菜”進行了升級,同時推出“萌寶兒童餐”,以及菜單新增“文化傳承板塊”,設置“全聚德160周年經典菜品”專區等。其中,“全聚德盛世牡丹宴”上線2個月銷售2.6萬余套。
食品板塊也為全聚德貢獻了約1.4億元的營收。報告顯示,全聚德餐飲收入5.3億元,占比77.35%;商品銷售(主要指食品銷售)1.4億元,占比20.73%;租賃收入0.13億元,占比1.92%。
全聚德的食品業務包括,全聚德仿膳食品公司生產和銷售預制菜肴、肉制品、荷葉餅、烤鴨專用醬、特色面食、中式糕點、月餅以及休閑食品產品,以及全聚德三元金星食品公司旗下的烤鴨坯類、鴨副產品、真空烤鴨、手工片制烤鴨、風味鴨等產品。
報告期內,全聚德仿膳食品公司報告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5.57%,凈利潤同比減少 223.76 萬元;全聚德三元金星食品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0.93%,凈利潤同比增加 548.10 萬元。
門店數方面,報告期末,全聚德集團在北京、上海、杭州、長春等地及海外開設餐飲門店共計101家,其中全聚德品牌門店86家(直營門店39家,加盟門店47家),豐澤園品牌門店6家(直營門店2家,加盟門店4家),四川飯店品牌門店8家(均為直營門店),仿膳品牌門店1家(直營門店)。
相比去年年末,全聚德品牌的總門店數從87家降至86家,這一變動是由于今年上半年全聚德關閉了2家加盟店,新開了1家直營店。
全聚德上半年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的業績,放在餐飲大盤來看殊為不易。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價格戰席卷餐飲界,餐飲企業的利潤空間正進一步縮窄,增長壓力增大。
以大型連鎖品牌為例,和府撈面今年6月宣布產品價格下降約30%,主流產品價格帶調整至16-29元之間;呷哺呷哺在5月上線新菜單套餐均價降幅超10%。
在此背景下,餐企的增長不容樂觀,上半年一批餐飲上市公司的營收和利潤集體“跳水”。
比如,茶百道(HK:02555)預估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不超63.03%;味千中國(HK:00538)由盈轉虧,預計上半年虧損不超2000萬元;星巴克、瑞幸咖啡、呷哺呷哺、九毛九、唐宮中國等餐飲企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或利潤下滑。
盡管全聚德保住了盈利,但毛利率也出現了小幅下滑。全聚德的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餐飲行業毛利率為9.91%,同比減少3.11個百分點。
事實上,早在2020年全聚德就開始對服務費、菜單和菜品價格等進行統一調整,如價格整體下調10-15%。此外,全聚德也在嘗試將食品服務拓展至更多場景,其于今年1月11日開設了“全聚德·站臺”北京站店,為全聚德首家“快餐+零售"新模式餐飲門店,主打烤鴨一人食零售,面向鐵路旅客。
但在價格下降、利潤下滑的行業背景下,它未來的增長或許還需要作出更多努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