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燎原線下“捉”了三只松鼠
出品/牛刀財經
撰文/劉倩
度過漫長低谷期的三只松鼠,終于揚眉吐氣了。
11月10日,三只松鼠在安徽蕪湖舉辦了線下品銷大會,有將近5000名的經銷商、加盟商、投資人參加。
而在上個月三只松鼠發布的最新業績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內,三只松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1億元,同比增長101.15%;扣非后凈利為2.67億元,同比增幅達211.55%。對于此前曾深陷長達四年低谷期的三只松鼠而言,如今重現輝煌實屬不易。
然而,盡管企業展現出復蘇的跡象,并設定了在2026年之前達到200億的目標,但這條轉型之路顯然并不容易。
焦急重回百億營收行列
在過去的三個季度,三只松鼠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據三只松鼠新鮮出爐的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總營收71.69億元,同比增長56.46%;凈利潤3.41億元,同比增長101.15%;扣非后凈利為2.67億元,同比增幅達211.55%。分季度來看,三只松鼠在第三季度營收為20.95億元,單季度跑出了“盈利加速度”,同比增長24.03%;凈利潤5153.24萬元,同比增速達221.89%。
事實上,自2023年三季度以來,三只松鼠已連續五個季度保持營收、凈利同比雙增長。
三只松鼠業績實現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高端性價比”戰略。如今這一成績不但接近于2021年的歷史最高水平,也遠超2022和2023年同期凈利潤總和。
不過,看似三只松鼠再次成就輝煌,其背后卻透露出企業曾經的困境與掙扎。在2019年,三只松鼠憑借電商的紅利,成功實現了營收破百億的壯舉,一舉躍居零食行業年收入過百億的首家公司之列。
當時三只松鼠信心滿滿,并積極進行線下布局,大規模開店。三只松鼠董事長章燎原更是喊出“萬店計劃”口號,想要在5年內開1萬家線下門店。
但實際上,三只松鼠擴張計劃并不順利。
從2019年到2021年期間,三只松鼠線下新開門店數量分別為326家、719家和353家。截至2020年底,三只松鼠線下投食店(直營店)和聯盟小店(加盟店)門店總數超過 1000 家。
而隨著外部環境改變,三只松鼠線下擴張受阻,不少門店被迫關閉。2023年底,三只松鼠的“投食店”已全部關閉,“聯盟店”則調整至266家。
更令三只松鼠焦灼的是,營收和利潤也雙雙處于下滑狀態。
財報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23年,三只松鼠分別實現營收97.94億元、97.7億元、72.93億元、71.15億元,連續4年出現下滑,營收再也沒有超過百億。
在銷量端,三只松鼠2023年時休閑食品的銷量為6.85萬噸,與2022年相比下滑11.98%。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時,三只松鼠的業績已經被良品鋪子趕超,常年穩坐的“零食一哥”頭把交椅也不得不拱手讓人。
因此,三只松鼠一直渴望業績回暖,并在2024年報中提出了“重回百億,在全中做強”的目標。
現如今,三只松鼠似乎扭轉了營收連年下滑的趨勢,百億營收目標也不再遙遠。
成也電商,敗也電商
回顧三只松鼠發展史,發展一直非常順遂,甚至被認為“從娘胎里就帶著電商基因”的公司。
2012年,章燎原三只松鼠成立,并敏銳覺察到電商第一波紅利要來臨,將全部家當押中電商渠道。雖然看似瘋狂,但事實證明章燎原很有眼光。三只松鼠創立不到一年,便在2012年的雙11一炮而紅,以近800萬的銷售額拿下天貓堅果零食品類的銷售冠軍。
之后,三只松鼠一路狂奔,用了不到7年時間,超越洽洽、良品鋪子等眾多知名零食品牌,成為國內首個營收超過百億元的休閑零食品牌。
業績一路狂奔的三只頂著“國民零食第一股”的光環,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并且一度連續獲得10個漲停板,最高市值超過360億,章燎原也因此成為當年的安徽首富。
然而,三只松鼠在體驗巔峰后,就開始深陷困境。
2023年時,整個國內消費市場已經基本回歸正常,包括良品鋪子、洽洽食品、來伊份、鹽津鋪子、好想你在內的其他上市休閑零食公司營收都已經實現增長,唯獨三只松鼠營收出現大幅度下滑。
明明三只松鼠起點如此高,卻依舊難逃經營困境,主要與其過分倚重線上電商渠道密不可分。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實現營收50.75億元,其中,來自第三方電商平臺的收入為40.9億元,占比超八成,其線下分銷業務營收卻不足10億元。
但無法否認的是,隨著互聯網流量見頂,電商平臺買量成本不斷攀升,線下才是中國休閑食品銷售的主陣地。
根據歐睿國際2023年數據測算,線下渠道占據休閑食品流通份額的82.6%,零食專賣店、便利店等現代渠道不斷擠占傳統夫妻店的市場份額,渠道升級趨勢延續;線上渠道占比約17.4%,傳統電商平臺增長放緩,線上流量向優質產品和內容化的電商平臺轉移。
同時,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采訪時則認為,三只松鼠如今困局主要由于供應鏈不成熟才導致的。在產品、模式、渠道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等現狀下,休閑零食企業正面臨著不小的壓力。進入內卷化發展之后,如何進行差異化定位及運營,是休閑食品企業所需考量的一大重點課題。
量販零食賽道或許是新出路
毋庸置疑,三只松鼠想要突破困局,就需要找到新的零食賽道。
現如今,量販式零食店靠著高效供應鏈、極具性價比的商品,已經成為消費領域新的熱門賽道。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零食集合店市場規模為809億元,預計2025年有望達到1239億元。
另據Frost&Sullivan預計,2026年我國休閑零食行業零售額將達到11427億元,2021—2026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約為6.8%,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保持穩健增長。
為此,三只松鼠已經將零食量販店視為重要市場,并加快新渠道滲透的步伐。
在去年6月,三只松鼠推出了量販模式自有品牌國民零食店。不過,擴張速度并不理想,截至今年上半年,門店數量總計為209家,營業收入1.75億元;同一時期下,頭部玩家萬辰集團量販零食業務不但實現營收106.74億元,而全國門店數量已經達到6638家。
在2024年全域生態大會上,章燎原坦言:“我們在量販零食開始搞的時候,被量販零食打蒙了。”
為了讓量販業務能有新的發展,三只松鼠開啟了產業鏈整合及升級發展之路,推出了一系列收購計劃。
10月28日,三只松鼠宣布將花費不超過人民幣3.6億元,收購湖南愛零食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已來(天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安徽致養食品有限公司的控制權或相關業務及資產。
在收購愛零食后,意味著三只松鼠量販零食門店數量將直接超過1800家,外加三只松鼠原有的超過300家自有品牌社區零食店,收購完成后,三只松鼠將總共擁有超過2100家量販零食門店。
除了收購線下渠道類公司,三只松鼠一邊計劃孵化超大腕、蜻蜓教練、東方顏究生、巧可果等新子品牌;另一邊則積極在供應鏈端進行投資布局。
目前,三只松鼠已經全資成立安徽一號蛋食品有限公司,并聯合供應商共同投資并控股安徽松鼠農動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松鼠金麥食品有限公司等,并計劃進一步完善和建設
包括中華東零食產業園、華東零食產業園、北區供應鏈集約基地等工廠和生產線,通過供應鏈模式創新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實現產品快速匹配及供應鏈降本增效。
現如今,三只松鼠業績已經日漸回暖,但能否重回頂峰還需要持續觀望。
前不久,章燎原喊出了“要在2026年營收達到200億元目標”,對于還沒重回百億營收的三只松鼠,壓力不可謂不大。
不過,照著三只松鼠的雄心和沖勁來看,一切也并非毫無可能。品牌不怕不會造夢,怕的是早沒沒有造夢的沖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