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即時零售對五大傳統商業的沖擊與挑戰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史努比
編輯/娜娜
近日,京東入局外賣業務的消息震驚了整個零售業,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與之相關的即時零售話題再次得到關注。此前,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電商發展報告(2024)》顯示,即時零售仍保持增長態勢,2023 年,國內即時零售規模達到6500億元,同比增長28.89%,預計2030年將超過2萬億元。可見,未來數年,即時零售仍將是研究行業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
這幾年,即時零售的快速崛起如同一場風暴,在商業領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這種關注并非偶然,隨著消費者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對于購物的時效性和便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曾經,消費者可能愿意花費時間去商場挑選商品,或者等待傳統電商的快遞送達,但如今,在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他們更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自己所需的商品。即時零售憑借其“30分鐘送達”的時效性優勢和本地化供給模式,如同及時雨一般,滿足了消費者當下的迫切需求。
即時零售的出現,不僅僅是一種新的購物方式的誕生,更是對多個傳統行業形成了顯著的沖擊。它正在重塑著消費習慣,推動著行業格局的重構。在這個過程中,傳統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也迎來了必須變革的契機。
一、即時零售崛起的深遠意義和影響
即時零售的崛起,標志著零售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它打破了傳統零售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讓消費者能夠隨時隨地滿足自己的購物需求。這種變革不僅僅局限于零售行業本身,還將對整個商業生態系統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它可能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物流配送、技術服務等。
同時,也會促使傳統行業加快創新和轉型的步伐,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未來,即時零售有望成為零售行業的主流模式之一,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但也需要面對一系列的挑戰,包括如何保證商品質量、如何提高配送效率等。
以下五大傳統商業將受到即時零售影響和存在顛覆風險:
一是傳統便利店及中小型商超。傳統便利店及中小型商超在即時零售的沖擊下,受到的影響尤為明顯。傳統便利店和中小型商超原本憑借其地理位置的便利性,為周邊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然而,即時零售通過線上平臺整合本地商超資源,以“24小時下單+即時配送”的模式,打破了傳統實體店的銷售半徑限制。
以便利店為例,當地的便利店在即時零售的帶動下,訂單量出現了增長。這看似是一個好現象,但實際上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危機。一方面,這些便利店雖然訂單量增加了,但利潤空間可能并沒有相應提高,因為它們需要與線上平臺分成,還要承擔一定的配送成本。另一方面,這種增長也依賴于線上平臺的流量支持,如果平臺政策發生變化,或者有新的競爭對手出現,便利店的訂單量可能會迅速下降。
而傳統商超更是被迫走上了轉型之路,在即時零售的沖擊下,其到店客流量明顯下降。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傳統商超開始加大線上業務的投入,試圖在即時零售領域分得一杯羹。然而,轉型并非易事,需要克服技術、運營、人才等多方面的困難,才能在新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
二是垂直領域實體店。垂直領域實體店如成人用品、美妝店,正面臨著新型供給模式帶來的潛在顛覆風險。在傳統模式下,成人用品和美妝產品的銷售主要依賴于實體店。消費者需要親自到店挑選商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實體店的客流量。然而,美團閃電倉等新型供給模式的出現,打破了這一格局。
這些模式通過線上平臺銷售隱私性商品,消費者可以在不暴露個人信息的情況下下單購買。而且,由于其采用了本地化供給和即時配送的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使得隱私性商品的線上銷售激增,實體店的客流量則相應下降。
以成人用品店為例,以往消費者購買成人用品時可能會因為害羞而不愿意去實體店。但現在,他們可以通過線上平臺輕松下單,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這就導致成人用品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美妝店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線上平臺的商品種類更加豐富,價格也更有競爭力,而且還能提供即時配送服務,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
三是社區生鮮店及農貿市場。社區生鮮店及農貿市場也受到了即時零售的沖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生鮮產品的品質和配送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叮咚買菜、小象超市等生鮮電商企業的出現,正好滿足了這些需求。年輕消費者通常生活節奏較快,沒有太多時間去社區生鮮店或農貿市場挑選生鮮產品,而生鮮電商平臺的便捷性和時效性,讓他們能夠輕松地在手機上下單,等待新鮮的生鮮產品送到家中。
這種模式的出現,改變了年輕消費群體的購物習慣。他們逐漸減少了去社區生鮮店和農貿市場的次數,轉而選擇在即時零售平臺上購買生鮮產品。對于社區生鮮店和農貿市場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他們不能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提高服務質量,很可能會被市場淘汰。未來,社區生鮮店和農貿市場可能需要與即時零售平臺合作,或者加強自身的線上業務建設,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四是傳統電商(應急消費場景受挑戰)。傳統電商以其豐富的商品種類和相對較低的價格,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但在消費者急需某些商品時,傳統電商次日達的服務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京東秒送、美團閃購等即時零售平臺在急需品類領域迅速崛起,取代了傳統電商的部分市場份額。這些平臺與本地商家合作,通過高效的配送體系,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對于傳統電商來說,這一挑戰是巨大的。它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業務模式,思考如何在保證商品種類和價格優勢的同時,提高配送速度,滿足消費者在應急情況下的需求。否則,它們將逐漸失去這部分對時效性要求較高的客戶群體。
五是同城快遞及傳統O2O服務。同城快遞及傳統O2O服務也未能逃脫即時零售的沖擊。即時零售的配送體系憑借其高效、靈活的特點,替代了部分同城快遞及傳統O2O服務的業務。順豐同城等第三方運力平臺曾經主要依靠傳統的快遞和O2O訂單維持業務。但隨著即時零售的興起,它們的訂單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生存和發展,這些平臺不得不轉向與零售深度綁定。它們與即時零售平臺合作,為其提供專業的配送服務,通過優化配送路線、提高配送效率等方式,滿足即時零售對配送時效性的要求。
同時,第三方運力平臺也在不斷拓展自己的業務范圍,除了配送商品,還開始提供一些增值服務,如代收貨款、安裝調試等。通過這些方式,它們試圖在即時零售的浪潮中找到新的發展機遇,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
二、即時零售沖擊行業的深層邏輯在于重構“人-貨-場”關系
一是成本結構方面的重構邏輯。在成本結構上,即時零售的前置倉模式雖然初期投入較高,但具有很大的優勢。前置倉模式需要在城市各個區域建立小型倉庫,用于存儲商品。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倉庫建設、設備采購和人員招聘等方面。然而,前置倉模式通過數字化選品,能夠大幅提升庫存周轉率。
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即時零售平臺可以準確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購買習慣,從而選擇合適的商品進行存儲。這樣可以避免庫存積壓,減少資金占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這種成本結構的重構,使得即時零售在成本控制和運營效率方面具有了傳統零售無法比擬的優勢。
二是消費心智方面的重構邏輯。在消費心智方面,即時零售也對傳統零售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超60%的95后消費者更看重“即時滿足”。這一代消費者成長于互聯網時代,他們習慣了快速獲取信息和服務,對于購物的時效性有很高的要求。即時零售的“30分鐘送達”服務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這一需求。
當他們有購物需求時,不再愿意等待傳統電商的快遞送達,或者花費時間去實體店挑選商品,而是更傾向于通過即時零售平臺下單,在短時間內就能收到自己所需的商品。這種消費心智的改變,使得消費者的購物行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更愿意嘗試新的購物方式,對于即時零售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這也促使傳統零售企業重新審視自己的營銷策略,思考如何滿足消費者對于“即時滿足”的需求。
三是技術驅動效率方面的重構邏輯。在技術驅動效率上,AI算法的優化提升了即時零售的揀貨和騎手路徑規劃效率。在即時零售的運營過程中,揀貨和配送是兩個關鍵環節。揀貨效率直接影響到訂單的處理速度,而騎手路徑規劃效率則影響到商品的送達時間。AI算法可以根據訂單信息和倉庫布局,快速生成最優的揀貨路線,提高揀貨效率。同時,通過對騎手實時位置、交通狀況等數據的分析,AI算法可以為騎手規劃最優的配送路徑,減少配送時間。這種技術驅動的效率提升,使得即時零售在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方面具有了很大的優勢。
三、即時零售未來規模預測和發展趨勢
根據商務部的數據,預計2030年即時零售規模將突破2萬億,這一預測其實是基于多方面的依據。
從消費者需求來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購物的時效性和便捷性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即時零售作為一種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的購物方式,將擁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從技術發展來看,未來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將不斷進步,為即時零售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支持。例如,無人配送技術的成熟將進一步提高即時零售的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從行業競爭來看,隨著即時零售市場的不斷擴大,將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這一領域。競爭的加劇將促使企業不斷創新和優化服務,提高市場競爭力,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未來,即時零售的發展趨勢將呈現出多元化、智能化、生態化的特點。多元化體現在業務范圍的不斷拓展,除了現有的商品銷售和配送服務,還可能涉及到生活服務、金融服務等領域。智能化體現在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訂單處理、庫存管理、配送調度等環節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生態化體現在即時零售平臺將與供應商、物流企業、金融機構等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四、即時零售對傳統業態的影響及實體商業的應對策略
雖然即時零售尚未完全顛覆傳統業態,但正通過“蠶食核心場景→重構供應鏈→重塑消費習慣”的路徑推動行業洗牌。在這個過程中,實體商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但也迎來了轉型升級的機遇。即時零售通過蠶食傳統業態的核心場景,如應急消費、生鮮購物等,逐漸搶占了傳統商業的市場份額。
同時,即時零售通過重構供應鏈,提高了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對傳統商業的供應鏈體系提出了挑戰。此外,即時零售通過重塑消費習慣,讓消費者更加傾向于線上購物和即時配送服務,這也給傳統商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實體商業需要加速線上線下融合,構建新壁壘。一方面,實體商業可以通過建設自己的線上平臺,拓展銷售渠道,實現線上線下同價、同品、同服務。另一方面,實體商業可以與即時零售平臺合作,借助其強大的配送能力和技術支持,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競爭力。同時,實體商業還可以通過提升消費者體驗、優化商品結構、加強品牌建設等方式,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新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
總之,即時零售的崛起給傳統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變革。傳統行業需要積極應對,抓住機遇,實現轉型升級,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