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業存在一定景氣回落可能
目前,零售行業的高景氣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整個消費市場保持持續快速增長趨勢,2008年前5個月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創10年同期新高;其二,行業內公司盈利水平持續上升,綜合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均處于上升通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前5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2,401億元,同比增長21.1%,實現持續快速增長,并且增速創10年同期新高。從分產品零售額增速看,受益于居民收入提高、物價上漲等因素,百貨、超市、家電賣場類商品增速高于社零總額增速,行業整體處于高景氣運行階段。
摩根斯坦利最新研究報告《中國報告書:經濟放緩的范圍在擴大》中也指出,中國名義零售指數在5月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年同比上升了21.6%,近似于4月的22%和3月的21.5%。在經過通脹調整之后,摩根斯坦利研究部估計,實際零售已從13%加速至13.4%。這也再次印證了中國國內消費的韌性。
但國信證券批發與零售貿易行業首席分析師胡鴻軻從零售行業增長驅動結構分析認為,行業景氣回落的不確定性加大。他指出,影響零售行業發展趨勢的因素繁多,并且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主要概括為收入、人口、消費習慣三種決定性因素。
從當前經濟形勢看,受美國經濟疲軟、油價高企的影響,全球經濟出現階段性衰退。全球經濟走向決定了中國進出口的變化趨勢,這一變化直接影響到國內外向型企業以及相配套企業及相關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而影響到與之相關的就業群體的收入及就業機會,乃至人口城市化的進程(足夠的就業機會有利于提高人口城市化率),最終影響到終極消費市場。
胡鴻軻還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城市擁有龐大的股民隊伍,隨著股市的持續下跌,很多城市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已經演變為“財產性損失”,并且這種損失還在持續擴大。熊市會對消費產生較大的抑制作用。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5個月同比增長高于20%,的確處于歷史上的高位運行階段。但基于一些不確定因素,以及行業整體基數的放大,胡鴻軻預期,零售行業存在一定景氣回落的可能,表現為零售總額增速的逐步放緩。
另外,比較近兩個月來,中國限額以上企業分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速發現,服裝鞋帽、化妝品、金銀珠寶、體育娛樂用品、食品飲料、煙酒、日用品、家電在4月時分別是28.6%、20.3%、41.1%、31.7%、25.3%、21.5%、27.2%,而5月則為22.1%、17.5%、29.4%、13.0%、23.8%、18.1%、10.6%,普遍出現回落。
國信證券批發與零售貿易行業分析師吳美玉認為,上述商品零售額出現增速回落主要原因有:第一,五一假期由7天改為3天,影響了零售企業的銷售;第二,5月發生汶川地震,使國家、社會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抗震救災,對居民消費也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第三,南方大部分地區的陰雨天氣使2008年氣溫低于以往,因此預計空調銷售受一定影響。
吳美玉同時指出,中國限額以上企業分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速下滑需要引警惕,但是還不至于恐慌。由于零售市場有很多季節性的擾動因素,至少需要一個季度的數據作支撐,才能評判商業是否進入下滑階段。現階段,需要密切關注6、7月商品零售額增長情況,如果繼續出現增速下降,則基本可以判斷行業景氣進入景氣回落階段。
(世華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