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流通業尚未形成全局優勢
日前,在2010年(第五屆)中國零售商大會暨展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張志剛在成都紅旗連鎖總部、寬窄巷子、錦里商業街等地考察時指出,一方面,內資零售企業受資金實力、物流配送技術、人才資源以及地方保護主義等因素的制約,跨區域擴張速度慢。另一方面,內資零售企業所面臨的發展環境不如外資零售企業,仍然承受著許多不公平的待遇。面對外資巨頭,我國本土流通企業如果不能實現跨區域發展,將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我國流通業的區域優勢正在逐漸形成,但全局性優勢還沒形成。日前,在2010年(第五屆)中國零售商大會暨展會期間,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張志剛在成都紅旗連鎖總部、寬窄巷子、錦里商業街等地考察時指出,面對外資巨頭,我國本土流通企業如果不能實現跨區域發展,將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張志剛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流通業發展很快,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我國流通業加快自身現代化進程的任務非常緊迫。
2008年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的銷售額(包括全球銷售額)為4056億美元,相當于同年我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四分之一。2009年我國排名第一、第二的零售商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商品銷售額分別為1170億元、1068億元,排名第三、第四的上海百聯和大連大商分別為980億元和705億元,前4名銷售額折合成美元各有100多億美元。我國名列前茅的零售企業規模只相當于沃爾瑪的二十幾分之一。
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調查統計,雖然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大型零售企業銷售呈現明顯的好轉,銷售增速基本上已經恢復到了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但從2009年零售百強的銷售情況看,內資大型零售企業發展、提高競爭力仍面臨許多困難。
一方面,內資零售企業跨區域擴張速度慢。受資金實力的制約,現代信息管理、物流配送技術、人才資源等都不能很好地滿足跨區域、全國性市場的擴張需求,不能有效地利用規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時由于地方保護主義仍然很嚴重,非經營性阻礙多、成本大等因素,使得內資零售企業跨區域擴張的速度較慢。
另一方面,發展環境不如外資零售企業。除了資金、管理、信息、配送、人才等方面不及外資零售企業外,內資零售企業所面對的非市場性、非經營性的發展環境也要劣于外資零售企業,內資零售企業仍然承受著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例如,許多地方政府在商業地產價格、租金、水電費用等政策上仍傾向于外資零售企業。
“我國流通業是較早開放的市場,但我們引進沃爾瑪的目的是培養自己的沃爾瑪。流通網絡是國家經濟的命脈,誰掌握了流通網絡的未來,誰就掌握了經濟的神經與血脈。”張志剛關切地詢問紅旗連鎖董事長曹世如,紅旗連鎖在做強做大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不公平待遇,并鼓勵紅旗連鎖大膽走出去,實現跨區域發展。
張志剛介紹說,為了培養自己的沃爾瑪,商務部早在2004年就把國內20家流通企業列為國家重點培育的對象。
“中國應當在若干大型零售商繼續做強做大的基礎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一切都并不遙遠,也是可以實現的。”張志剛動情地說,當你漫步在成都錦里商業街和寬窄巷子的時候,你不覺得自己是走進了一條商業街,而是走近了歷史、走近了文化、走近了大眾生活。這樣的創作是成都的、四川的、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中國商報 記者 胡 斌 何佩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