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府超市總經理王衛:高貴不一定就是奢華

“我們超市的特點就是很好玩兒,而且東西還特別‘貴’。”安徽省徽商紅府連鎖超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衛用這樣一句頗有個性的開場白,來描述同樣很具個性的紅府超市。
曾經業績輝煌的紅府超市,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等因素,市場份額越來越小,一度到了死亡的邊緣。2008年,王衛帶領新的管理團隊,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創新:打造“精品超市”、 試水“高端超市”…… 紅府超市在競爭者的嗤之以鼻中傳奇般地“復活”了。
截止目前,紅府超市在安徽省有精品店和社區店共20余家,農家店800余家,一舉成為了安徽省門店最多的超市。
浴火重生
2008年對于王衛來說可能是終生難忘的一年。他剛剛接手的紅府超市,此時已經拖欠供應商長達7個月的欠款,辦公室門口天天有供應商圍追堵截地逼債,一度門店無貨可售,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他決心突圍,提出“走精品超市路線”的想法。
當時,員工的第一反應是“不現實”,他們甚至懷疑是總經理的百貨情結在作祟,因為王衛此前一直擔任百貨店的老總。再加上王衛是新上司,在員工中的威信并不大。但是,他仍然固執地帶著自己的團隊去成都伊藤洋華堂考察了一番,其精致的商品、貼心的服務,讓團隊成員感受頗深。
回程前,在得知公司的大多中高層都沒坐過飛機時,他當即決定:全部飛回合肥。隨行團隊都表示難以置信,因為公司當時資金吃緊,有員工開玩笑說:“王總,這樣的話你會被下課的。”但王衛完成了這個不可能。
王衛認為,要開精品店,就得有時尚的團隊,執行品質超市的人必有品質生活。這次飛行,開啟了紅府的再起飛。回來后的王衛著手改造第一家精品超市——宿州路店。
頂著壓力,小心翼翼,改造從產品結構、門店品質、服務等全方位的角度來進行,6個月后,宿州路店重裝登場,接受市場考驗。令紅府團隊欣慰的是,在改造之后,銷售額比以前增加了40%,紅府初次嘗到了成功的甜頭。
2009年,紅星路店成為第二家接受改造的門店。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改造的動作更大。紅府將三分之一的賣場用作生鮮區,砍掉了將近30%的低端品牌,且使用矮貨架,增加了進口商品品類。
不管是精力還是金錢,紅府這一次的投入都是前所未有,王衛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來形容他彼時的心情。倘若這次失敗,紅府來之不易的改變必將付之東流。
紅府第三家精品店嘉年華店已于今年6月升級完成,這家店提出了主題超市的概念,以童話場景為主線營造超市氛圍。開業后,該店創造了日營業額200萬的記錄,雖然質疑不斷,但這種模式仍被許多超市爭相模仿。
提及改造,王衛說,這是一個“鳳凰浴火”的過程,而“鳳凰浴火”也成為了紅府的企業品質。他解釋,鳳凰每500年會沖進火焰一次,燃燒自己,在火焰中得到新生。
紅府是個已經死過一次的企業,每次改造或開店成功后,整個團隊開的不是慶功會,而是"批斗會", 找出不足,吸取教訓。第一家店改造用了6個月,第二家用了3個月,嘉年華店總共用了30天,通過不斷總結,紅府的信心越來越足。
誰在貨架上跳舞
在門店的升級改造過程中,紅府團隊總是能夠用小成本換取大收益。
“最主要的是看你用心不用心。”在問起如何節約成本的時候,王衛這樣回答。他認為,紅府的精品超市都非常漂亮,卻絕不迷信奢華。這也是其實現小成本改造的關鍵。
比如貨架,紅府以前用的貨架承重都是200公斤,但在3-5年后,通常會因為油漆脫落或其他磨損不得不更換、升級,造成巨大浪費。
紅府后勤團隊在經過研究后,決定使自己的貨架厚度減掉一半,“誰在貨架上跳舞?完全不需要那么厚。”他信心十足地說,貨架成本順之減半。
選擇地面材料時,紅府也有自己的訣竅。地面可以用大理石、人造石,也可用瓷磚。但這三者的價格卻有天壤之別,紅府選擇了最便宜的瓷磚,但在用時格外注重搭配和花色。紅府覺得,極盡奢華反而會把普通老百姓拒之門外,更重要的是,成本又少了一多半。
設計店面時,紅府組織自己的團隊設計。“請別人設計圖紙就得花200多萬,這些錢都可以再開一家新店了。”王衛說,包括裝修的許多細節,都與團隊的智慧密不可分。
在裝飾道具選擇上,紅府又省了一筆。以在嘉年華店做裝飾的小鳥來說,市場上賣幾十塊,但若在義烏批發并做少量改造,成本只需2塊多。
“細節上的裝飾完全可以壓縮成本。嘉年華整個店裝飾下來,在同行看來絕對超過了1000萬,但我只用了300萬。”王衛透露,河南鞏義的一個超市老總要了他的設計圖紙和貨架廠商、道具廠商的電話,開出了“河南版”嘉年華店,生意同樣火爆。
哥不是貴,哥是高貴
關于定位,王衛多次強調,紅府超市其實更應是中高端超市,但與華潤的Ole'、華聯的BHG等精品超市代表并非一類,更不是奢侈品超市。
在王衛看來,3000多平方米的紅府超市,如果純做精品超市顯然有問題。從商品結構上來說,精品超市應是70%的中端商品加30%的高端商品,后者包括15%的進口商品和15%的高端品牌,比如同仁堂、自有品牌的黑豬肉、高山蜂蜜等。
“70%的商品都是大眾商品,我們不做低端、低檔的商品。”在品質和環境方面,王衛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假如你家門口有兩條路,一條是塵土飛揚的馬路,一條則是池塘邊的小路。而紅府就要做池塘邊的這條小路,點綴路邊的宜人風景,使人愉悅且駐足欣賞。好環境永遠是優選,在紅府的社區店,王衛一直奉行這個理念。
他把社區店定義為“情境社區店”。 在靠近小區的紅府門店里,背景音樂是悠悠的古箏或者舒緩的鋼琴曲,沒有促銷的喇叭聲,促銷人員也難覓蹤影。原來,促銷在紅府超市是明令禁止的,紅府也多次因沒收促銷員的喇叭而得罪供應商,但其依舊故我地堅持著。
但在消費者眼里,紅府超市的東西就是一個字:貴。不過王衛認為,貴有貴的理由。在2010過年之前,各家超市都在熱火朝天做低價促銷時,紅府卻反其道行之,把最貴的商品擺出來:6萬多一瓶的洋酒、同仁堂的蟲草、300多元一瓶的德國蜂蜜等,還打出招牌“哥不是貴,哥是高貴”。
紅府的聰明之處就在于抓住了百姓的獵奇心,這也成為吸引客流的一種辦法。另有消費者認為,到紅府買東西是身份的象征。許多人送禮以拎著紅府超市的塑料袋為榮,認為紅府的商品是高品質的代表。
追尋超市的藍海
問及未來,王衛說紅府計劃先做強安徽市場,使精品店和城市社區店鋪數在未來3年達到50家,這也意味著3年內要再開30家店。做強安徽后,南京、上海等地區是紅府的下一階段目標。
深知胖子不是一口吃起來的道理,紅府早在兩年前就開始進行人才儲備了。一方面,紅府超市和省內的一些技術職業學校或商學院合作,設立委培班;另一方面,紅府每年招幾十名大學生作為店、課長儲備。
王衛認為,只要這些學生底子好,雖然干的是理貨員的活,但其薪酬可能就是課長的標準,甚至是準店長的標準。
在王衛眼里,市場非常大,但各有各的市場,不要總想著和別人搶。說起競爭,王衛感慨道:“歷史上宋和遼交戰幾十年,每次遼勝宋敗,但最后遼卻投降,因為宋有大后方,而遼只有區區彈丸之地,后備軍吃緊。做超市也是如此,本土超市總體實力弱小,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戰,去尋找自己的藍海。孫子兵法有句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上策也。”
談及標準化,王衛說:“我們的標準化就是把每一個店當做作品,要在前一個店的基礎上做得更好。” 言必行,信必果。目前,紅府正按自己的計劃在逐步發力,也在用差異化的方式追尋超市的藍海。
后記:
小眼睛透出的全是智慧,年輕的臉略顯倔強,卻很喜歡講笑話,這就是初為人父的王衛。一直以為嬰兒紙尿褲是褲頭樣子的王衛,在兩年前給孩子買紙尿褲后才第一次知道紙尿褲長什么樣。所以,在自己的超市,王衛總是強調,把東西盡量拆開給顧客看,并開啟了無障礙退換貨通道。
采訪結束時已是晚上8點,他說,這次來北京參加全國超市戰略發展論壇,和他一起的還有自己的團隊,他們白天在會場學習,晚上就去考察北京一些優秀的超市門店。
他還神秘地拍著自己的隨身包,對記者開玩笑說,“我有很全的‘偷拍’設備,哪家超市做得好,紅府都可以拿來參考和改進。”
做超市,對于別人來說,也許是職業,但對王衛來說,則是愛好。
(中華合作時報·超市周刊 記者 趙曉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