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商巡店:蕪湖八佰伴開業(yè) 自創(chuàng)IP樂樂亮相
聯(lián)商網(wǎng)消息:華地集團在出品“購物中心”這件事情上開始變得“駕輕就熟”。
12月8日,華地旗下又一個購物中心——蕪湖八佰伴開業(yè)。與此前開業(yè)的宜興、嘉興項目相比,蕪湖八佰伴有“傳承”,也從多個維度進行了“迭代”。
一
從區(qū)位上來看,蕪湖八佰伴所在地是市中心“中山北路商圈”一個絕版地塊,中山路、銀湖路、長江路三條主干道交匯。
得益于此,項目公共交通配套完善。一共有5條公交線停靠,今年10月份,1、3、14、25/35路公交車將中山北路上的停靠站“勞動新村”站更名為“八佰伴”站,37路也將其在銀湖南路上的“銀湖南路”站更名為“八佰伴南”站。
除此之外,2020年建成的蕪湖軌道交通一號線專設“八佰伴站”,與八佰伴無縫對接。
在此前對于這個項目的報道中,《聯(lián)商網(wǎng)》也提到,雖然同處市中心,蕪湖八佰伴與中山路步行街還是刻意保持了一定距離,在享受客流的同時,也避免了傳統(tǒng)商圈帶來的交通擁堵。
二
與此同時,位于地下2樓、地上7樓、8樓的1500個停車位,也是作為市中心項目的加分項之一。
商業(yè)經(jīng)營是“技術流”,經(jīng)營者希望通過上述三個樓層的停車場貫穿垂直動線,頂部兩個樓層起到“花灑作用”,均勻的把客流輸送到各個樓層。按照華地在嘉興項目的實踐,在平行動線上,經(jīng)營者把優(yōu)質鋪位給予“流量型品牌”。
蕪湖八佰伴單層面積16600平,街區(qū)的面積擴大到了與主力百貨相對接近的比例。《聯(lián)商網(wǎng)》巡店時發(fā)現(xiàn),與嘉興八佰伴相比,這個項目主力百貨與街區(qū)的融合顯得更自然。
三
開業(yè)后,總建筑面積18.3萬方的蕪湖八佰伴將成為蕪湖體量最大的購物中心。其中,地下1樓至6樓12萬方用于商業(yè)經(jīng)營,大統(tǒng)華超市與休閑餐飲位于地下1樓,往上走依次是精品世界、名媛麗人、淑女童館、紳士運動,另一個主力店UME影城位于5樓。5樓、6樓是餐飲。
一共有400多個品牌進駐蕪湖八佰伴,餐飲品牌70多家,其中首次進入蕪湖市場的餐飲品牌占比為36%。這些首進餐飲品牌包括海底撈、胡桃里、探魚、辛香匯、五月羅馬、撈王、京一順、無邪、聰少甜品、悶聲笑語、深海燉鍋、青檸花園、呷哺呷哺、蘭芳園等近30個品牌。
蕪湖人愛吃火鍋,對海底撈的品牌認可度非常高,據(jù)說不少人有自駕或者高鐵去周邊城市吃海底撈的經(jīng)歷。《聯(lián)商網(wǎng)》了解到,在一份“你希望有哪些品牌進來”的調查問卷中,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提到了“海底撈”。
這次進場,蕪湖八佰伴團隊提前與品牌方做了深入溝通,希望能實現(xiàn)“一店一色、一店一景”,最后呈現(xiàn)的效果與“標準店鋪”有很大不同,重點強化了“體驗感與場景感”。比如說,安徽菜系品牌“小菜園”,店鋪設計中出現(xiàn)了徽派建筑的代表元素“黛瓦、粉壁、馬頭墻”。辛香匯錦里的包廂名稱是“春熙路”、“萬福橋”等四川常見地名。
四
開業(yè)前三天,蕪湖八佰伴推出了一個“倒計時”系列活動,全透明天梯、樂巢、出租車停靠點陸續(xù)出鏡。
小中庭36塊弧形玻璃拼接而成的360度全透明天梯,從B1到6F只要18秒。
樂巢位于外廣場,鏈接下沉式廣場。
蕪湖八佰伴還在地下一樓設置了一個出租車專屬停靠區(qū),起到“遮陽避雨”、“讓顧客便捷的出入商場”的作用。
這三個“細節(jié)”本身挺有“爆點”的,可以說是掀起開業(yè)前的一波小高潮了。
五
這個項目還擁有原創(chuàng)IP——“樂樂”。
就目前的市場表現(xiàn)來看,大IP費用高、同質化、延展性不夠好,除了一線城市,其他城市的顧客接受程度參差不齊。包括華地、金鷹、萬科、龍湖在內的一些企業(yè)開始自創(chuàng)IP,“商場美陳、節(jié)日營銷、全年活動都可以植入”。
樂樂的設計者孟小姐是蕪湖人,95后,畢業(yè)于新加坡一所藝術設計院校。
樂樂以蕪湖八佰伴LOGO為主色,頭上一朵紫荊花與LOGO原型相符,視覺傳達很直接。樂樂的面部造型呈現(xiàn)一個元寶形狀,寓意八佰伴的生意蒸蒸日上,同時也以蕪湖的首字母W為基礎,與蕪湖八佰伴的俯視圖相呼應。
10月18日,蕪湖八佰伴將樂樂正式推向市場,通過新媒體互動,已經(jīng)送出800個左右的吉祥物。
蕪湖八佰伴在接受《聯(lián)商網(wǎng)》采訪時表示,樂樂也是為了呼應整個商場的定位“我的歡樂新主場”,以及蕪湖的城市定位“歡樂之都”。
六
目前,華地集團旗下?lián)碛小叭A地百貨”、“八佰伴”、“大統(tǒng)華”三條產(chǎn)品線。據(jù)《聯(lián)商網(wǎng)》了解,近幾年除了有新店開出,華地也在有計劃的老店升級調整。
自1994年在宜興開出首家門店,華地集團在全國的門店總數(shù)達到77家。聯(lián)商網(wǎng)百人薈成員湯琦君認為:“華地近幾年布局馬鞍山、長興、嘉興、安慶等地收獲頗豐,足見功力。”
蕪湖八佰伴是華地進駐安徽市場的第4站,蕪湖作為四大米市之首、重要通商口岸,商業(yè)氛圍濃厚,市場成熟度較好,這類市場的顧客通常會有自己的消費主張。此次開業(yè)的蕪湖八佰伴從硬件到內容都表現(xiàn)得“年輕”“潮流”,以期通過“活躍的年輕群體”尋找市場突破口。
“南京都市圈”輻射蕪湖,蕪湖人“去南京消費”的習慣由來已久,再加上2015年南京蕪湖高鐵通車,兩地相距三四十分鐘,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上述影響。“如何有效截流”是華地與其他商業(yè)大鱷共同面對的難題。
對此,聯(lián)商網(wǎng)百人薈成員郭歆曄認為:“習慣是一方面,市場上沒有滿足消費者的品牌與商品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誰愿意舍近求遠呢?”
同時他也強調,更應該注意的是,萬達集團、銀泰商業(yè)、綠地集團、金鷹集團、蘇寧置業(yè)、柏莊集團以及華強集團等紛紛布局蕪湖,商業(yè)競爭激烈,要想從眾多商業(yè)體中脫穎而出,需要找準自身定位,注重差異化競爭。
(來源:聯(lián)商網(wǎng) 李燕君)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