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單車更名為美團單車 美團APP成其唯一入口
圖/聯商網 陳新生
聯商網消息:1月23日消息,美團聯合創(chuàng)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發(fā)布內部信,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團APP,摩拜單車將成為美團LBS平臺單車事業(yè)部,由他本人兼任事業(yè)部總經理。
王慧文在內部信中表示,目前美團APP和摩拜APP均支持掃碼騎車,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據了解,用戶使用美團APP,點擊右上角“+”,選擇“掃一掃”或者“騎單車”,即可使用摩拜單車服務。美團單車接下來要如何調整,還需要經營者做一番考量。
去年4月4日,美團點評CEO王興發(fā)布內部信,正式宣布全資收購摩拜,進入共享單車領域。他表示,摩拜將繼續(xù)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本人則出任摩拜董事長。
雖然王興表示,摩拜被收購后仍可以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不過自被收購那一刻,摩拜“美團化”便已開始。
在摩拜被收購當日,王興表示原摩拜管理團隊將保持不變。原摩拜CEO王曉峰、總裁胡瑋煒、CTO夏一平職位均未發(fā)生變化。唯一變化的是,摩拜董事長由蔚來汽車CEO李斌換成了王興。
不過,僅僅20多天后,摩拜內部迎來架構調整。摩拜創(chuàng)始人胡瑋煒出任CEO一職,摩拜總裁由劉禹擔任并向胡瑋煒匯報。摩拜聯合創(chuàng)始人、摩拜原CTO夏一平擔任智慧交通實驗室負責人,向王慧文匯報,原摩拜CEO王曉峰擔任顧問角色。
去年11月,美團點評進行了上市以來的首次架構調整。在新業(yè)務方面,美團把此前單獨設立的出行事業(yè)群整合并入新成立的LBS平臺,由王慧文負責。
不過美團點評招股書顯示,自收購的摩拜單車自成立以來美團點評已產生虧損,其無法保證摩拜或整體的業(yè)務未來能獲得盈利。數據顯示,2018年前四個月,在排除優(yōu)先股的特殊會計處理后,美團點評經調整虧損凈額20億元,主要是因為收購摩拜和開展新業(yè)務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虧損幅度已經進一步收窄。在報告期內,美團點評營業(yè)收入為191億元,同比增長97.2%,經調整后的虧損凈額為2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9.6億元,而第二季度虧損為32.11億元。
美團點評表示,由于摩拜業(yè)務和處于試點階段的網約車業(yè)務改善了運營效率,該部分的虧損凈額較Q2季度有所減少。
2018年11月27日,摩拜發(fā)生股權變更,投資人由創(chuàng)始人胡瑋煒、投資人李斌、原CEO王曉峰、CTO夏一平等人,變更為美團董事長王興和高級副總裁穆榮均。
其中,王興出資475萬元,持股比例高達95%,穆榮均持股5%。原先摩拜的股權比例為胡瑋煒出資67.5%,夏一平2.5%,李斌30%,王曉峰0%。此前的監(jiān)事李斌退出,變更為劉禹。
這實際上表明,摩拜創(chuàng)始人胡瑋煒、投資人李斌等人已正式退出。
2018年12月23日,摩拜單車創(chuàng)始人胡瑋煒宣布,因個人原因辭去摩拜單車CEO職位,由總裁劉禹接任。她在內部信中表示自己“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并表示“沒有宮斗”。
彼時,對于摩拜的收購金額,美團點評及摩拜并未對外透露,但據市場消息收購金額為27億美元,胡瑋煒也被傳出“套現15億”離場。
《聯商網》曾在報道中指出,“偽共享,真租賃”是這門生意的本質,因此從一開始就已經走錯了方向。共享單車運營商們在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的情況下,憑著共享經濟模式的超級風口,通過多輪融資,快速擴張,跑馬圈地,惡性競爭,其中的混亂局面和潛在風險已逐步顯現出來。
對于一個企業(yè)而言,資本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它能夠助推企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也能夠扼殺一個企業(yè)的正常運轉。
如今,世間再無摩拜,創(chuàng)辦三年后,它也以某種方式“黯然離場”。
(來源:聯商網 陳新生)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