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GMV暴漲35倍!老牌泰富百貨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身處江蘇常州的泰富百貨,成立于1993年,見證了常州市中心的繁華騰飛,經歷過初代商圈的熱度退卻。近三十年的風風雨雨,泰富百貨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作為常州地區百貨行業的老大哥,面對沖擊時,泰富百貨毅然決定革新,與時俱進。不僅是提供最新時尚單品、打造年輕中高端定位,泰富百貨的敏感性,更多地體現在對行業趨勢的把控和企業經營方式變革的高瞻遠矚上。
這些年,泰富百貨已經從大而全的傳統百貨,走向主題百貨、精品百貨之路,幾乎囊括了所有奢侈化妝品牌,同時打造「云上泰富」,開啟了屬于百貨的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時代。
早入局,早得利
泰富百貨的新零售轉型嘗試
過去數年,泰富百貨的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境。內憂在三點:
相比于其他行業,傳統百貨行業的本地競爭更加激烈,僅常州市中心,就有 3 家和泰富百貨同類型的商場;
泰富百貨沒有實現連鎖化,全國僅有一家門店,因此必須深耕本地市場;
泰富百貨里缺乏餐飲體驗類消費業態,與購物中心相比業態相對單一,經營面積也僅有 3.4 萬平米。
而外患則是整個傳統百貨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一方面,線上購物和直播帶貨的興起,讓門店的客流下滑明顯。另一方面,消費者正在進化。年輕一代的用戶,日常生活在手機上,在他們眼中不再有線上線下的明確區分概念。
一系列的挑戰,令泰富百貨在堅持做好客戶服務和貨品供應的同時,開始著力抓新客、抓年輕的主力客群。而針對這一群體,最具吸引力的營銷策略就是——線上購物。
早在2013年,泰富百貨就嘗試向線上轉型,組建了十幾個人的團隊,花了 3 年時間建站做 PC 端電商,但始終沒有多少業績。
PC 端失敗后,擺在泰富百貨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現成的團隊繼續摸索,開發一個 APP 商城;二是采買第三方系統,搭建自己的微商城。泰富百貨最終選擇了有贊,最初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這是一個非常低成本嘗試新零售的方式。
2016 年,是泰富百貨開通有贊微商城的第一年。開局很難,集團、品牌方看不到效果,不愿意投入人力和貨品。沒有專業的運營人員,沒有商品,也沒有成功的百貨轉型經驗可參照。最開始只有 2 個電商專員,其中一個,是行政。
起步階段,團隊不知道如何系統化運營,偶然參加了有贊組織的線下培訓,學習了一些線上運營的知識。團隊學習回來,就干脆將有贊上的所有打法都用個遍。從服務號積累種子用戶,到建立各類微信社群,依靠拼團、秒殺等玩法擴大粉絲群體,再到孵化微信 IP 個號,泰富幾乎做了全部的嘗試。
在一次次的摸索下,泰富終于迎來了自己的首個爆款活動,一晚上 100萬 GMV。由于沒有經驗,隔天待發貨品堆滿了會議室、行政通道,除了快遞員和柜姐,銷售總監、樓層經理都加入了包貨的隊伍中。
仗,就是這么一場場打下來的。
打下了一場場勝仗的泰富百貨更堅定了新零售的轉型之路。2019 年 7 月,直播爆火的前一年,泰富就用愛逛直播嘗試了直播賣貨。去年疫情爆發,才意識到要轉型線上的商家們還在摸索階段時,泰富已經到了收獲的階段,甚至開啟了新地圖的探索。
2020年下半年,直播流量成本攀升,泰富百貨又開始布局視頻號,進軍公私域結合的內容運營。隨著近一段時間以來視頻號的加速升溫,泰富的目的非常明確,搶先入局,積累運營經驗,期望未來通過視頻號獲取更多新客,開辟新的流量陣地。
一次次的兵荒馬亂,也意味著一次次的經驗累積。2017 年至 2019 年期間,泰富百貨每年微商城銷售業績都能翻一番。到了 2020 年,小程序商城單場活動的銷售額就能突破 1000 萬,這種爆發力是以往傳統經營模式下前所未有的。
而現在,泰富正在通過企業微信和更多的顧客建立好友關系,形成強鏈接、強觸達,再借由百貨商場高效運轉的組織管理模式,驅動每一名導購員參與私域顧客線上運營。一方面,可以通過「有贊導購助手」將客戶維護任務分發給導購,不同樓層和品牌的導購可以針對自己的顧客開展運營維護。另一方面,通過「有贊企微助手」,每個顧客都能在第一時間被連接、被服務、被轉化。
最后,基層員工離職后,顧客還能留下來并分配給其他同事。目前,泰富 100 多萬線上會員,其中20多萬活躍會員已轉移到企業微信。
一把手,調架構
樹立全員電商意識
泰富百貨總經理史年惠向有贊回憶:「泰富百貨的新零售轉型之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數字化、在線化、中臺整合。每個階段的目標與挑戰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階段線上線下的運營策略都是因「時」制宜。」
其中,數字化指的是泰富百貨上線微商城后,發現可以對顧客的消費習慣、行為偏好有非常清晰的分析路徑。因此泰富決定,把線下的商品、顧客、員工都盡可能地數字化,掌握更多數據,以此來升級商品、服務。而在線化意味著泰富百貨可以實現線上線下商品同步更新,導購在線提供服務,內部的管理流程也在線上完成。最后,中臺整合指的是系統打通,數據打通,最大化地發揮數據價值,并且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在這之中,泰富面臨的挑戰了兩個巨大的挑戰,第一是技術側短板,第二是全員新零售理念的升級。
基于在有贊上低成本高回收的嘗試后,泰富決定和有贊進行更深度的合作:在底層,有贊為泰富百貨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支持和數據賦能。在經營層面,對泰富百貨來說,有贊不僅僅是一個系統,而是集服務咨詢、策略制定、落地陪跑于一體的全包式解決方案。
就這樣,有贊在泰富百貨新零售轉型中擔任的角色,也從「低成本的嘗試」,變為打仗的「彈藥」和「軍師」。
目前,有贊的 CRM,導購助手、企業微信助手等諸多工具正在幫助泰富百貨做會員全渠道的運營,提升線上線下的客流以及銷售轉化。「有贊報表的系統、分析系統都非常強大的,對商品的分析、對瀏覽路徑的分析和對會員畫像的分析都非常精準,這就是一個標準版本。」同時,史年惠發現,有贊CRM 助手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僅半年就完成了從設計到落地的任務。
泰富百貨將提供線下運營客流的經驗,與有贊一起打磨 CRM 在百貨場景下的應用。對于還在新零售轉型之路上探索的企業而言,有贊與泰富百貨的合作有著深刻的意義。有贊沉淀多年的線上技術和泰富百貨豐富的線下運營經驗相結合,為百貨行業打造出了一套個性化匹配的系統和產品。
此外,史年惠認為做好新零售轉型有一個核心的前提:思想統一。
泰富百貨的私域運營體系執行的是「一把手工程」,總經理史年惠本人親自掛帥,自上而下推動轉型。借助有贊的各類私域運營工具,泰富百貨統一了一把手、中層管理人員、員工導購這三個層級的思想,培養全員電商的意識,逐步形成了每一個個體可應用的方法論。
同時在有贊金牌服務商白石互動的陪跑下,泰富百貨進行了兩次組織架構的調整。目前,泰富百貨新零售運營團隊共 17 人,分為電商運營部、會員運維部和內容運營部。
「我是一把手,我下面每個部門的負責人都是一把手。我對整個商城的數字化業務進行推動,部門負責人對部門數字化業務進行推動,我覺得這個很關鍵。」史年惠認為,要想推動一兩千個公司員工主動參與到新零售轉型之戰中,管理者堅定不移的私域定位和不斷優化調整的組織能力非常關鍵。
看得遠,也需要走的快。
對于有贊牽頭的各類培訓,以及其他新興的互聯網玩法,史年惠每次都是帶頭學,也無條件支持團隊去學習新的東西。「每個東西我們都早入局,不但成本低,客人配合的意愿度也高。」史年惠對有贊企業微信助手、導購助手等每一個新興工具都保持著充分的興趣。
在泰富百貨,全員電商的意識已經貫徹到每一名員工,他們之中,平均年齡 31 歲,有些員工超過了40 歲。由于線上業績增長可觀,「大齡」員工照樣積極學習各種工具和玩法。
現在,每一個一線的營運管理人員都是培訓師,泰富百貨的新零售團隊也已成為整個泰富集團變革的引領者,他們不斷學習,并在一把手的帶領下勇于實踐嘗試,把成功的方法論賦能給其他團隊。
定目標,找增量
實現全渠道業績增長
泰富百貨轉型新零售的目標一開始就非常明確,是整體 GMV 逐年增長、會員持續增長,最終帶來利潤的增長。對泰富百貨來說,所有的運營、會員管理、選品、員工業績都不分線上和線下,大部分標品商品在線上線下都是同價售賣和促銷。史年惠提醒:「新零售轉型不是要線上與線下做PK,特別是百貨這種線下實體為主的企業,線上運營團隊是要為線下服務和賦能的。」
最初,泰富線上是為了幫助線下引流,泰富百貨65% 的新用戶來源是小程序,完成首單后即轉到線下去。一方面,顧客在線下復購概率更大,另一方面,線上缺少溝通的途徑,可能是冷冰冰的,線下的導購服務會更有溫度。
發展一段時間后,線上不僅僅是服務線下而是賦能。新的工具、渠道先從線上部門嘗試,然后把社群運營,直播技巧,企微線上溝通等成功經驗教給線下的每個品牌專柜。待顧客養成線上消費習慣以后,則是進行全渠道經營,追求業績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線上作為一個全新的部門,泰富百貨從來不考核員工的業績 KPI,而是定一個過程指標。
如營銷經理主要考核新增用戶量,如果新增用戶太低,可能是拉新策略有問題;樓層經理主要考核用戶復購,如果顧客復購率低,可能是品牌或品類組合有問題,店長和導購主要考核顧客是否有多次復購;每個月的活動目標也是考核指標,包括每月的活動目標需哪些配備的資源和活動項目等。
泰富是這么思考的:線下管理人員為了完成 KPI,要去作弊太簡單了,把原本線下成交額人為刷單到線上,就可以完成線上 GMV 目標。并且如果線上線下分開考核,大家就會分開資源,很可能造成「有了功勞大家搶,出了問題大家推」的局面。
當線上增量業績在銷售部門的占比變多了,能夠很大程度上左右總體目標的完成情況,那么就算不考核業績,銷售部門也會努力去找貨品、去做線上經營。因為銷售部門已經缺失不了線上業績份額,缺失了總體業績肯定要下跌。
打標桿,做爆款
與品牌方共贏
傳統行業新零售的轉型往往伴隨著很多的爭議,泰富采取了單點擊破的方式,從一個單品做起,做出規模,如一口價口紅等,上線就銷售了幾百支,同時引導用戶線下提貨。第二天商場剛開門,男女老少,從專柜門口排到商場門口,全是來提口紅的。
這樣的成績,打動了集團線下部門和品牌方。
同時,泰富百貨的新零售轉型選擇和品牌方“協同作戰”,共同布局私域,而雙方合作是否順暢的關鍵點在于平衡彼此的利益關系。
一方面,品牌方需要線下的實體專柜來維護老客、發展新客,而這也是百貨商場最需要對品牌進行賦能的地方。另一方面,品牌方在私域運營上也有困境,品牌總部觸手太長,落到專柜的執行力很弱,需要百貨商場來幫助品牌一起運營消費者。
泰富百貨主要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選擇了和品牌方進行會員資源置換,相互導流;第二件是針對不同的品牌調性、特性,提供差異化的私域運營模型,包括運營工具與技巧。從銷售側看,當把品牌方帶出好看的業績時,這種資源置換的模式就能跑通。
史年惠表示:「泰富的成功,可以說是低開高走」,集中所有力量把一個品牌案例打造成功,總結出方法論,然后逐步鋪開。一方面,對內可以樹立團隊信心,另一方面,對外撬動更多資源。有了成功的標桿案例示范效應后,集團的、品牌方的規模化資源順其自然就會加速投入。
高驅動,強管控:全員分銷
「中心商業的客流一定是下降的,導購一定要做,且要快速做,不要怕犯錯。 今天不做,你的生意就面臨下滑」。在與有贊的溝通中,史年惠反復提到了導購對百貨行業的重要性。首先,一線導購是最熟悉消費者的人,其次,導購可以帶來多個品牌的聯動銷售。導購的數字化賦能效果,遠高于品牌。
從 2 個人的電商團隊,到現在全員分銷,泰富百貨用了五年的時間。其中最讓人好奇的是,在百購行業,導購是品牌方的導購,貨是品牌方的貨,泰富是如何做到對導購強管控的?
一方面,泰富百貨按照合適的節奏,為導購做培訓。幫助導購拆解業務場景,讓其可以熟練操作企業微信、小程序和相關導購類的工具,為導購直接帶來業績的提升。
另一方面,泰富百貨也為導購創造了更高的晉升空間和榮譽感。比如泰富最早嘗試直播時,并沒有具備新零售能力的人做主播,MCN 機構的費用又極高,最后是很多一線導購作為主播來帶貨,很多導購被挖掘,從主播升到了店長,甚至區域經理。同時,泰富百貨會舉辦各類分銷競賽、參加有贊導購大賽,優秀員工會得到獎狀、現金紅包和帶薪休假等獎勵,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目前,泰富百貨共有 1000 余名導購,這些導購的帶貨業績占比高達 70%-80%。
對泰富百貨而言,轉型的過程雖然歷經了許多困難,可提前布局私域帶來的紅利是巨大的。財報數據顯示,2016 年~2020 年,泰富百貨線上 GMV暴增 35 倍。
不難看出,盡管大型百貨轉型艱難,但一旦搭建了成熟有效的運轉體系,找到了高效的運營工具,私域經濟帶來的業績增長可以說是爆發式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