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輕舟:基于GIS技術的零售選址模型 來源: 聯商網 2004-09-29 11:20 演講人:青島利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GIS技術與零售選址 什么是GIS技術 為什么要在零售選址中應用GIS技術 基于GIS技術的零售選址 與傳統選址方式的主要區別 認識你的真實商圈 零售地理信息系統功能演示 GIS技術在國內零售選址中的應用現狀 國內零售行業應用GIS技術現狀 影響GIS技術應用主要障礙 國內零售行業應用GIS技術展望 GIS技術與零售選址 什么是GIS技術 GIS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地理信息系統。 GIS是將計算機硬件、軟件、地理數據以及系統管理人員組織而成的,對任一形式的地理信息進行高效獲取、存儲、更新、操作、分析及顯示的集成。 GIS的優勢在于它能將不同來源、類型的大量數據通過地理空間結構有效整合在一起,提供其他傳統分析方式不具備的空間分析能力、數據可視能力和空間決策支持能力,獲得常規方法難以獲得的重要信息。 GIS技術與零售選址 為什么要在零售選址中應用GIS技術 選址在零售企業經營活動中屬于投資性決策的范疇,其重要性遠遠高于一般的經營性決策。 投資性決策中最大的風險就是對未來投資效果預期的不確定性。 零售企業選址過程中影響預期不確定性的兩個主要因素: 1.數據收集不完整 2.分析方法不正確 為什么要在零售選址中應用GIS技術 數據收集不完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選址人員難于獲得足夠的調查數據 選址人員缺乏處理大量調查數據的能力 分析方法不正確主要體現在:大多數零售企業的選址人員在選址理論、分析方法上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應用階段。 國外零售選址中已經廣泛運用的SDSS(空間決策支持)、SI(空間交互模型)等先進的選址理論和分析方法 國內零售選址程中更多地仍然采用線性回歸預測、樣本店類比、指標打分等相對落后的選址理論與分析方法 為什么要在零售選址中應用GIS技術 應用GIS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利用GIS技術可以建立數據共享平臺,降低調查成本 利用GIS的地理空間結構可以有效整合大量調查數據 利用GIS的空間分析能力可以實現SDSS、SI等需要復雜空間計算的選址理論和分析方法 利用GIS的數據可視能力和空間決策支持能力,可以獲得常規方法難以獲得的重要信息 與傳統選址方式的主要區別 傳統選址方式 基于GIS技術的零售選址 主觀劃定商圈范圍 通過模擬測算顯示真實商圈 手工收集處理調查數據 利用地理空間結構整合調查數據 使用通用軟件分析數據 使用專門設計的GIS分析軟件 傳統選址理論分析方法 SDSS、SI等先進選址理論分析方法 依賴現有城市/樣本 可適用于任何城市/行業/業態 靜態分析,互動性差 人機互動,可視化結果 認識你的真實商圈 確定商圈的位置、形狀、大小和消費容量是任何選址工作的起點,但真實的商圈是什么樣子的呢? 同心圓商圈 傳統的選址理論中商圈形狀,是以店鋪為中心的三個大小不一的同心圓,按照從內到外的順序依此為店鋪的核心商圈、次要商圈和邊緣商圈。 現實中的同心圓商圈 圖中所示是某大型綜合超市的同心圓商圈,三個同心圓的半徑分別為1.5公里、3公里和5公里。 同心多邊形商圈 在河流、山脈、海岸線等天然地理障礙的方向,商圈形狀向內收縮,而在交通路網比較發達的方向,商圈形狀向外擴張,從而形成不規則的多邊形。 現實中的同心多邊形商圈 圖中所示是同一大型綜合超市的同心多邊形商圈,可以看出天然地理障礙與交通路網對商圈形狀的影響。 不規則多邊形商圈 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是零售網點最主要的輻射途徑,而公共交通體系的在不同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從而造成商圈形狀更加不規則。 現實中的不規則多邊形商圈 圖中所示是同一大型綜合超市的不規則多邊形商圈,可以看出公共交通體系分布對商圈形狀的影響。 真實的商圈 真實的商圈綜合考慮了消費者、地理、交通路網、公共交通體系和競爭對手的分布。 無論是同心圓商圈、同心多邊形商圈還是不規則多邊形商圈,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你的競爭對手,因此只能稱為理想商圈。那么真實的商圈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核心商圈、次要商圈和邊緣商圈的劃分,取決于消費者到該網點購物實際概率,而非單純的地理距離。 只有認識了你的真實商圈,才能真正了解你的顧客群體有多大和他們的具體來自哪里。 幾種商圈的數字比較 零售地理信息系統功能演示 我們是如何用GIS技術找到真實的商圈 構造完整的城市零售市場環境 建立專門適用于該城市的購物行為模型庫 對消費者購物行為的全過程模擬測算 構造完整的城市零售市場環境 制作城市電子地圖 加載各種調查數據(Demo) 消費者普查數據 零售網點普查數據 交通路網普查數據 城市公交體系普查數據 建立專門適用于該城市的購物行為模型庫 在大樣本消費者購物習慣調查的基礎上,對消費者購物行為進行數學建模,形成專門適用于該城市的購物行為模型庫及參數集。(Demo) 對消費者購物行為的全過程模擬測算(Demo) 步行集客力測算 車行集客力測算 公交集客力測算 免費購物班車集客力測算 …… 通過對各種交通方式集客力的融合,我們可以得到零售網點對消費者的綜合集客力。 零售網點的綜合集客力換句話講,可以叫做它的“理想商圈”,即假設沒有其他競爭對手情況下該網點能夠實現的商圈。 綜合考慮零售網點周圍消費者、競爭對手、交通路網、城市公交體系等因素,我們就可以最終得到零售網點的真實商圈(True Trade Zone)。 獲得了真實商圈的同時,我們對零售網點未來的表現即可一目了然。 GIS@RetailTM 除了可以對具體零售網點進行量化測算,還能清晰地揭示整個城市零售市場消費需求、零售供給和零售商機的地理分布。 基于赫夫概率模型和空間互動模型 整合各種調查數據的共享數據平臺 能夠準確模擬測算消費者購物行為的全過程 實現按產品分類而不是整個店鋪的量化分析 人機互動的分析過程 可視化的分析結果 …… 看得到的未來(Visible Future) 零售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領域 零售行業 餐飲行業 金融行業 商業地產行業 物流行業 快速消費品行業 …… 國內零售企業應用GIS技術現狀 目前國內市場上在零售選址中采用GIS技術的零售企業只有家樂福、沃爾瑪等極少數國際零售巨頭。 其他國內外零售企業由于各種原因,尚未見有在選址工作中應用GIS技術,但有不少企業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嘗試,例如上海聯華、北京物美等。 國內市場目前可獲得的GIS技術服務 GIS技術在零售選址中應用的主要障礙 觀念問題 數據問題 需求與技術結合 國內零售行業應用GIS技術展望 零售企業方面 GIS技術供應商方面 其他方面 GIS@RetailTM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