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藤洋華堂會長鈴木敏文:便利店事業的經營管理
來源:
聯商網
2005-09-07 12:43

(圖為日本伊藤洋華堂會長鈴木敏文在演講)
首先在進入正式討論之前,我要感謝伊藤洋華堂在中國的發展。她的發展主要得益于中國中央政府、北京和成都政府的支持、中國人民和中國的合作伙伴的支持。
目前,我們在北京有五家綜合超市,成都有兩家,25家便利店和兩家食品超市。
今天的演講題目是《便利店事業的經營》,但我可能更愿意講7-eleven。
1.Seven & I公司的概況
Seven & I公司成立的目的在于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作出反應,進一步加強公司管理,在整個集團內部拓展業務,從顧客的角度出發管理企業。
2.7-eleven的全球發展
目前,日本的便利業以前所為末的速度發展,就銷售而言,僅次于食品超市的綜合類型的超市。而1973年,7-eleven進入日本時,沒人想到會有今天的成績。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負責洋華堂的業務發展。我就看好美國,一個零售業在當時相當發展的國家。
1972年,我第一次拜訪了7-eleven管理公司Southland Corporation
1973年11月,簽定了“區哉服務和特許協議”(Area Services and License Agreement)
1973年11月20號,第一家門店成立,當時稱為York Seven
之后,我們去Southland Corporation接受培訓,但我很失望地意識到,零售業是民族性的產業。這些培訓只是講授一些很基本的概念和財務系統。日本和美國的生活方式、文化及消費習慣都有很大差別。所以之后我們發展了適合日本的所有一切。
1979年十月,我們在東京證券交易所2部上市。
3.日本7-eleven 的基本戰略
基本精神就是“從不復制他人”,
滿足由時間變化引起的新需求
避免以往陳舊的工作方式
基本戰略一:特許經營
不只7-eleven,日本大多數的便利店是用特許經營的方式運營。在美國,自營和特許經營的比例為4:6。
特許經營的意義:與現在的小型零售企業共同繁榮,在對零售企業實現現代化上很有用,在時間和確定性上較自營店具有優勢。
日本7-eleven的第一家特許經營店在1974年五月開業。我們與加盟者之前的角色分配相當清晰。加盟者致力于門店的管理和銷售,總部通過清晰業務成本,公共事務,如電視廣告,信息系統和物流系統服務,產品發展等來支持他們的管理。這樣做的前提是特許店和總部之間毛利的分享。
基本戰略二:OFC系統(Operation Field Counselor經營領域顧問)
2004年成批銷售的產品
銷售的根本在于徹底清除周轉慢的商品,及每件商品的控制。我們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從而提高業績。這是我們強調建議的事情。
我們要讓加盟者明白信息收集的重要性,比如天氣的變化,地方事件等…。
這些就是OFC的責任。每個OFC負責7-8家門店,每周兩次去拜訪每家門店。
基本戰略三:領先的門店網絡
我們集中某個地區,然后開始布店。7-eleven在每個所到之處密度相當高,提高了認知度。事實上,每拜訪一次門店就讓人們欣賞了其便利特性。顧客的重復光顧加快了這些門店的發展。
此外,領先的門店網絡增加了物流的有效性。
基本戰略四:產品戰略
日本7-eleven的銷售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經營2200到2300種商品。除了總部建議的4000種商品,每個店主可以根據OFC們的建議自行選擇商品。每周會有100種新的商品被推薦。一年,70%的商品會更新。
基本戰略五:物流戰略
目前,7-eleven按氣候帶劃分,有300個配送中心。
基本戰略六:信息系統
1982年,我們引入早期的POS系統,是世界上第一個將POS系統運用于營銷的企業。
現在,一周的顧客資料就達39億單位之多。這個系統對于理解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非常有用。
今年五月,fiber optic網絡的安裝在除一個地區外的所有門店完成。這個地區是用來將來布置下一代的綜合信息系統網絡。
基本戰略七:促俏
基本戰略八:服務
我們提供照片沖洗、送貨上門、復印服務等。而1987年引入的設備支付服務“utilities payment service”,更是劃時代的創舉。它開始于電費賬單,但現在可以支付可種賬單,如稅收。而且因為方便被廣泛接受。
為滿足那些想不受時間限制存取款的消費者,我們建入了IY銀行,F在,7-eleven的門店里大約有11000個ATM機。
4.美國和日本MD的區別
5. 北京7-eleven的現狀
。聯商網現場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