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商銀合作 共創和諧社會
來源:
聯商網
2005-09-07 16:34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國退民進,一些國有零售企業面臨新的整合(股份整合、資產整合、企業整合)。同時,為了生存,擴大規模、增強實力,更多的企業強強聯合,這種聯合可能會跨地區的。百聯、首旅集團。隨著市場開放、更多外資進入、兼并國內企業利用其渠道。例如Tesco收購樂購。最后我們看到,各種新業態在我國的快速發展,MALL,便利店,OUTLET等紛紛出現。
二、商銀合作是發展現代商業的基礎
1、商業現代化發展情況
商業企業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這具體表現在兩方面:調查表明有90.3%零售企業有穩定、持續的信息化投入,這說明企業已經把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另外有80.5%企業已經計劃性地開展信息化培訓,員工應用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信息系統的深化應用,真正發揮出信息系統的作用。
利用信息化改善了購物環境。百貨類每千平方米POS機擁有量多在2臺及以上,超市類POS機/千方米多在4臺及以上。其中財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POS系統在零售業中廣泛的被應用。
當然,我們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從整體上看,商業信息化建設在我國起步較晚,多數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尚屬于中等或一般水平,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具體來看,尚有一些問題制約商業信息化的持續、健康發展,如信息資源的采集、利用缺少系統規劃,數據挖掘程度不深;電子商務系統尚處于探索階段,成交量和成交金額都很小;小型企業信息化設備普及率不高等。
2、商銀合作保證市場競爭力
消費者越來越喜歡持卡消費,商家利用銀行卡可以提高其結算能力和對消費者分析能力,商家可以利用提供銀行提供的服務提高資金周轉率,商銀合作可以為消費者和供貨商提供良好服務。
三、正確對待在商銀合作中出現的問題
1、相互理解保持和諧發展
銀行應該理解目前商家所處的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目前我國商家所面臨的競爭是殘酷的,尤其是外資企業進入的影響,據統計,我國2004年虧損的企業有427家之多。
2、靈活機動創造寬松環境
我們可以看看國內外的對比。
澳大利亞:商家針對過高的收費采取讓消費者選擇;
美國: 銀行為了競爭客戶經常在商家推出各種優惠活動;
中國:商銀合作缺乏靈活機制。
商銀合作不僅僅看成單純伙伴關系,還應看成自身發展的基礎。
四、結論:商銀合作共創和諧社會
1、激烈競爭的國內市場環境需要商銀合作
外資資金資實力、管理能力、品牌等高于內資企業, 雖然也注重擴張速度,但其發展更注理性,注重發展自已的優勢地業態,為了保持好的資金鏈,使企業持續發展,在發展直營店的同時,加快加盟店的發展,而且加盟店的發展著重發展大店。
內資企業在外資企業的競爭下,一方面加快門店的發展,另一方面加快大店的發展,但較注重發展直營店,尤其是在大店上,這樣發展下去,容易造成資金供應上的嚴重短缺,從而使企業發展陷入困境。
2、全面開放的市場需要銀商合作
到2004年12月31日,在中國已獲批準的外資零售企業有304家(不包括經營藥品、成品油和汽車),外資零售企業的門店數達3900多家。到目前世界前50家最大零售企業,已有40多家進入中國。中國零售市場對外資的正式開放后,外資零售企業也會進一步加快在中國開店的速度。事實上,近兩年來,外資零售企業已經加快了在中國開店的速度,如家樂福到2004年底開店數達到55家店,Wal-mart 已經達到43家店,麥德龍開店數達到20家。
3、消費的不斷提升需要商銀合作
表現在彩電-手機-電腦的更新換代,名牌商品消費,奢飾品消費。上述可以看出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斷提高,對無紙化消費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商銀合作應在如何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方面下工夫
如:利用銀聯提供不同銀行服務的一卡通,讓消費者攜帶一張卡就可以視同攜帶不同銀行的卡;商家利用銀行提供的消費信息提供有針對性的目標客戶服務。
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