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黃國雄:現代零售發展趨勢與政策分析
來源:
聯商網
2006-04-23 09:03

我非常高興參加這個會議。感謝組委會給我創造這么好的一個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零售業發展共同關心問題。應該說中國零售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這個時期也標志著中國零售業的一個新起點,2004年的12月11號加入WTO,意味著后WTO時代的開始,那么在新的世紀新的時期,零售業到底是什么走向?特別是本土零售業發展方向應該是什么?在去年年初,有不少專家提出:2005年是中國零售業全面大敗退的一年,一年過去了,這個預言沒有實現,中國的零售業在新的一年獲得了巨大發展。所以我想今天我們開這個會,有特殊意義。就是我們發展什么?面臨什么問題?到底創新在什么地方?我準備講三個問題:
第一,面對二個實現。
第二,把握五個趨勢。
第三,立足三個創新。
拋磚引玉供大家參考,有些問題不一定都對,但是可以啟發大家思路。
第一的問題,就是面對二個實現。一是:外資進入中國步驟加快。未來競爭更加激烈,從去年來看,去年登記注冊的流通外資企業達到1027個,是前年的3.2倍,其中投資零售業是187個,是前年的6倍。其中,有224家是外商獨資企業。獨資企業占外資零售業68%,這三個數字說明什么問題?說明外資進入中國的步驟加快了,獨資成為基本形式。同時外資的進入從零售業要逐步向批發業延伸,整個登記是1027個,真正零售業才187個,從這個角度來說,多數進入流通其他產業,主要表現批發步驟加快,批發加快說明源頭控制加劇。這是作為數字分析看到外資進入中國步伐加快。而這個加快是什么目的?采取什么戰略方針?可以用四個詞進行概括:品牌開拓,連鎖滾動,資本運營,快速發展。這些外資企業憑借著自己的品牌能夠暢通無阻地進入中國領土,從一線城市進入二、三線城市,對于地方來說,希望引進他們,所以品牌開拓力度很強。有些地方降低租價,一平米一塊,有的城市提出四年免除租金來吸引外資。這種品牌優勢導致他們的成本降低,同時通過連鎖滾動的形式,進一步加快進入中國市場步驟。那么資本運營主要以收購、并購為主,不是單方面開拓。 在這個情況下,能夠獲得快速發展。我們看到,去年有個很奇怪現象:連鎖30強中外資企業占7家,我們的30強有30.2%的增長,但是外資銷售額回落了13.7%,門店下降1.5%。說明外資進入的重心已經向規模擴大方向考慮,這意味著明年后年整個形勢應該說非常嚴峻。
第二,我們國內零售業的調整步驟加快,結構調整進一步重組,整個內貿力量進一步加強。這點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在去年一年,從全國大的連鎖發展來看,應該是很好的。增長30%,這個是非常高的,高于全國平均12.9%的17個百分點到18個百分點。內資進行調整,特別是我國采取了一些扶持政策,股改促進、加快了流通產業重組。特別是區域連鎖企業發展很快,非常強勁。這點應該說明我們民族商業興旺。這幾年我們一直強調一個問題:我們共和國商業大廈需要頂梁柱,更需要商業基礎,這是中小商業,包含三個層次:一是中小城市商業,不管是從銷售額貢獻率和GDP貢獻率都占60%到70%以上,第二,現在區域性中小企業最能夠發揮區域規模效應,因此它能夠在區域內站得住腳,能夠得到均衡有利的發展。第三,我們要重視中小型商業企業發展問題。全國7萬億商品零售額的50%由個體戶和小型商業支撐。從這個方面考慮,國內商業發展,也是一個不爭事實。這二個事實給我們提供一個問題,不僅內外資競爭激烈,內資之間競爭也更加激烈。這是第一個問題。
此為節選,詳細內容請聯系長益科技
要獲得完整演講文檔,請跟長益公司聯系。010 84982277-3309 王保新
(聯商網海南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