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洪杰:創新經營應是零售企業的新常態
聯商網消息: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北京智合聯創展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連鎖店展覽會(CHINASHOP 2014)”,于2014年11月6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會議的主題為“智慧零售,擁抱新消費時代”,重點探討瞬息變幻的數字時代,零售企業如何轉型、創新,以應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今天(7日),2014中國零售領袖峰會正式舉行。華潤創業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洪杰作了題為“創新經營,應對零售變革”的主題發言。
以下為發言全文:
洪杰:尊敬的會長,各位代表上午好!今年大會的主題叫做消費新時代,新就是創新,創新的話題將是個老話題,我想我們與會的代表都不應該陌生或者我們在創新的道路上一直在走。今天我們講創新,我最近感覺好像因為做準備報告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詞“新常態”,這三個字也是近期被提的非常多的一個詞。
我想在這個時期我們把創新作為一個新的常態,這意味著今天講的創新跟過去應該不一樣。那實際上大家做連鎖零售業都非常清楚連鎖零售業進展的歷程,創新是推動了零售業的發展。我們可以看一看這張圖,這是多年前做的。大概說的意思就是講過去在全球看零售業的發展,他們分了幾個階段,二戰前那時候單店經營的模式,百貨公司是當時的零售業的最主流的業態。那二戰后到八十年代中期隨著連鎖零售業技術的發展,連鎖零售業成為百貨業,成為那個時期的主流業態。那80年代后到現在,現在像這樣的業態出現。所以從整個市場連鎖零售業市場的發展,全球市場發展看,新的業態的層出不窮,推進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今天我們剛才說這張片子看全球過往創新的歷程,看今天的中國。我們講很多創新是離不開大的環境,那我這兒有一張圖這個是國務院發展中心宏觀研究所的專家做的一個研究,研究全球經濟發展的規律,它分為幾個階段。大概意思說一個發展過程像發達國家過度,它的經濟發展分為幾個階段。
總結了比如說起飛階段,所謂起飛階段就是像中國過去的改革開放使中國起步從一個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經濟騰飛的階段,1978年具有非常標志性。在過去之后20多年,到2002年左右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起飛期,所以那時候中國經濟總量GDP增長率接近10%左右。那專家認為這是研究全球經濟體,真正能不能實現從發展中國家走向繁榮呢?起飛還不夠,還需要高速增長期,而且這個高速增長期需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把中國經濟也做了分析,從2002年到2012年這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保持在雙位數,他們認為是高速增長期,你有足夠的時間在高增長階段持續。中國經濟也經歷了那一個階段到2012年。從2012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大家看到經濟的增長沒有雙位數,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只有7.5的樣子。這些專家們也認為全球發達國家走過的路看這個也是正常的,關鍵從高速增長期轉到中高速增長期之后,這個掉得很快;蛘咴谥懈咚贂r期有沒有更長時間的維持,這個也決定了中國經濟未來真地從發展中國家走向發達國家。
同樣我剛才講了這是一個宏觀經濟增長的趨勢,中國走在這條路上。那么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企業的效率怎么體現?我們知道特別是我們在座的比較成功的連鎖業的企業和企業家,過去我們基本處在從九十年代中期,我們那時候宏觀經濟環境基本上是一個雙位數。
那個時候經常說在發展中解決問題,意味著我們碰到問題之后我們都不著急,因為發展速度、經濟增長的速度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問題。所以那時候有一個話叫投資一個項目,沒有不會的,只有錯了,買貴了沒有關系,因為經濟的高速增長,今天不掙錢,三年之后、五年之后我們掙錢。那時候經歷了高速增長期的企業,大家會帶來這樣的慣性,我們追求什么?追求速度和規模。單單經濟的發展從一個高增長向一個中高增長甚至中低速增長的時候,犯的錯誤很難依賴經濟增長來彌補,回不去以前,做錯了決策就做錯了,回不到以前了。昨天老鄭說過這句話,經濟今年不好,明年能好,大家希望高速增長能恢復,實際上看這個我們很難恢復。
所以這個專家們也研究說在這樣的時期,那企業的效率高,這里面講到創新會成為一個企業效率提高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當市場這個餅沒有辦法做得更大的時候,兼并整合會成為整合社會資源重新配置,誰整合誰?效率高的企業整合和并購效率低的企業。我認為就是說創新兼并會成為中高速增長時期,整個行業和經濟企業內部復蘇會經常出現的一個狀況。這個想跟大家分享宏觀經濟為什么出現新的常態,這個新的常態和整個宏觀經濟是相關聯的。12
剛才講到說我們從過去習慣雙位數的增長,高增長,到今天成為中低速的增長或者中高速的增長,背后一定有原因。這有一句話叫做決定經濟增速下降的因素,也是決定經濟轉型創新的原因。說白了,由于某一些原因導致了經濟的降速,這個原因成為一個新的常態。那同樣說我們在這樣大的環境下我們要取得生存,必須說在這些原因上找到破解的點。什么原因導致經濟的降速,提到這個不好理解,過去講了很多核心大家比較認同就是資源環境和成本條件的變化。共同終結了低水平、低成本的數量擴張模式,推動了經濟由粗放向集約和效益轉變。
那這里面為什么提到說一些基本的條件變化,資源的條件變化,成本的條件變化,因為大家經常說今天經濟形勢不好,實體零售店形勢不好,由于新的技術的產生,互聯網出來了,新渠道出來了,那實際上大家都在想有的人記的起來,互聯網的熱不是這幾年起來的。我記得大概十幾年前在九十年代末香港的政策的是異常的熱。華人在香港上市公司起不來,因為你沒有觸網,你觸了網這個就起來了。但實際后來會出現了一個互聯網泡沫,所以互聯網技術并不是說今天或者過去幾年近幾年才興起的,十幾年前就有了。為什么在十幾年前就有了,在今天影響力這么大,實體經濟本身我們所處的環境條件的變化。
當年我們在低成本,十幾年前成本的條件,我資源環境的條件還可以讓我們用傳統的模式,我們的效益還是有。那時候的效益跟那時候互聯網企業去競爭的時候,我們傳統的所謂實體零售業我們仍然有困難,今天遇到困境,外部環境的變化,我們內在很多要素的條件發生了根本變化。我們也講如果今天要說創新,真正歸到成本上來,在資源環境上做一些轉變。
說到這些轉變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剛才會長分享,很多實體零售業的同行都在孜孜不倦去探索我們這個轉型。大概有一個思路簡單說一下,舉個例子像蘇寧、銀泰、萬達、王府井這些行業都在創新的道路上我們有了很多實質性的進展和推進。也有一組數據說我們連鎖百強做了統計,真正到網絡上開展業務的比例是不高的,接近70%。
我們真正這些傳統的過去比較成功線下的實體零售商對我們進了新的渠道之后我們滿意了嗎,這個滿意度也是非常低的。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創新或者說成效并不是特別明顯,或者效率并沒有真正體現出來。那這個說背后到底什么原因,我相信今天我們在講創新的時候大家這種方向的認可沒有得到認可,大家非常著急我我們怎么去創新,這個還是回到創新的能力上的積累,所以我也比較認同《創新者的解答》這本書,把創新按價值觀和流程幾個要素來建議創新的企業怎么去做,右上角說了創新作為的價值觀,我們的新東西,我們跟價值觀跟原有的東西差異是不是大,這是一個。
另外說你現有創新這個業務新的流程跟你原有的流程差異是不是大,如果說兩個都是大的,意味著你整個在組織搭建上應該有全新的組織。我們自身在創新過程當中我們也同樣面臨同樣的問題,你創新不對的時候,你內部推動特別難。原有的團隊組織對創新新的東西的理念是不是認可,他是不是還是習慣于舊有的做法,包括流程。
剛才會長讓我分享說整個現在傳統渠道我們在供應商線上碰到的問題,以前我們在過去這一兩年我們也試圖改變原有供應鏈的模式或者零供關系的模式。我們通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們零供的關系上我們合作的條件前后在毛利上非常明顯的帶有渠道模式,渠道模式就是我開了這個店你的產品進我的店,你應該給我想應的后臺營銷的費用,前臺的毛利相對比例不是占的最高的,這個行為會導致一個什么樣的行為?
零售商本身我們商品的采購,他們在追求短期利益的時候,會看到后臺的毛利對他的影響。后臺毛利和銷售實際上沒有關系的,我們采購人員會進來很多不需要,他們能夠帶來利潤的這種商品,這個我認為是渠道模式。過去十幾年下來,整個行業形成了這樣的慣性,所以我剛才講了我說昨天跟會長交流,我說這實際上是一個生態系統,他已經很難改變了。
同樣在華潤萬家內部也有業態,就是高端的超市業態,那個業態我們大概在2004年在深圳開第一家店,在第一家店之后我們試圖先后在毛利進行調整,所以現在它后臺的毛利率大概只有3%左右,比傳統大賣場業態8.99低很多。所以這種前后臺毛利的變化,讓我們買手他的業績不好,必須進到客戶最需要的商品,并且賣出去。
不是客戶不需要的商品放在貨架上,因為通常很多企業在嘗試做高端業態,那這幾年我看做的好的不多,我不知道這個背后是不是和這樣的生態系統有關系,基本的供應鏈體系已經形成了。所以今天我們說我們高端業態我們也在市場競爭,不僅是單一業態在競爭,和整個后臺的供應鏈和生態系統在競爭。我覺得中國市場我們講消費增長速度非常明顯,我們要做得好,把握得好的不多,不知道是不是跟這個有關系。所以我們講創新,剛才回到這張圖,確保這樣新的業態的市場有創新。
我覺得把今天這個分享,如果要總結的話我覺得這三個方面,一個就是講創新中的常態,意思就是說我們目前面臨的創新的環境跟以前確實不一樣,而且這個不一樣或者很多新的東西讓我們每天要反思,這個創背后是自我的否定,一個組織一樣,一個人一樣,你讓自我否定成為一個常態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我總結說今天的創新不是錦上添花,不是說我們不想贏得行業,贏得市場競爭的優勢,特別對線下來說,今天的創新我們更多是雪中送炭,解決我們的常態問題。第三個總結就是剛才說當我們都知道創新是必須走的路的時候,創新的方法和選擇決定了創新能不能成功,選對好的方法是非常非常關鍵。
上面這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的分享,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撋叹W 福州現場報道)
關注聯商網CCFA直播專題:http://www.bra8h.cn.cn/z/ccfa20141104/?SubId=1179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