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中國電商行業的引擎到底在哪?
事實上,若非智能手機,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將會大大降低。在2014年的上半年,中國在線市場中平均有26%的購買來自于手機,而當時手機數量已經突破7.8億臺。
數據顯示,自從2011年以來,在線購物和移動設備的滲透率有著極強的相互關系,而越來越快、越來越降價的4G網絡也將會極大提升手機在電商中的使用頻率。
*藍色為PC端、黃色為智能手機端、綠色為在線購買者、灰色部分為預計
1未來爆點在何方?
在線購買中,居然有58%的注冊用戶來自于中小城市甚至鄉村,這近乎是他們第一次觸網體驗——這群用戶將成為中國電子商務下一波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城市當中,購物中心、百貨商店林立,但是在鄉村市場,這類店鋪卻難尋蹤影,而此時,手機成了移動商店。因此,目前不少電商企業都意圖布局鄉鎮市場,將之視為未來的爆點。
中國正在老去,其消費者也在老去,因此企業必須抓住“變老”所帶來的商機。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電商和零售業務分析師Robert Lin表示,“我們預計在2023年,中國的線上消費者將超過6.6億,這其中有3.3億是新增消費者,他們之中有半數都超過了40歲”。這群顧客的數量將達到整體數量的三分之一,而他們的消費額極有可能達到整體的一半以上。
2前路漫漫 任重道遠
未來,中國的電商市場將會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地方性的差異會帶來物流問題。同時,龜速物流、低劣服務、低質商品都會毀掉消費者的信任。
其次,高額的成本和熱火朝天的競爭將會極大地降低企業的收益。
最后,下行的宏觀經濟環境將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需求。
3挑戰之外 未來可期
中國目前尚處于數字化變革之中,大型企業會引領整個的大眾消費、降低跨區勞動力和收入的鴻溝,以流線型思路重塑供應鏈和價值鏈,運用大數據來管理物流,為中小企業和鄉鎮市場提供可持續性增長,并最終將線上線下融合,打造出全渠道的零售體驗。
注:本報告來自于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原標題為China's eCommerce Revolution,發布日期為2015年3月13日。本文僅是其中內容節選,原版報告請關注摩根士丹利官方網站,版權歸摩根士丹利所有。
(聯商網專欄作者 文/王子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