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億元!赫赫有名的3G資本買下斯凱奇
出品/涌流商業
作者/李偉
知名投資集團3G Capital有了新動作,將運動品牌斯凱奇Skechers納入旗下。
5月5日,雙方宣布了這一涉資94.2億美元(約合679.78億人民幣)的交易。斯凱奇1999年上市,是全球最大的鞋類公司之一,2024年銷售額為89.7億美元(約合647.30億人民幣)。斯凱奇將退市成為私營公司。
此前3G Capital最知名的一筆交易,是與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道,合并了食品巨頭卡夫Kraft和亨氏Heinz。早年,3G Capital還撮合了AmBev和Interbrew的合并,后來又收購了Anheuser-Busch,全球最大啤酒商AB InBev由此誕生。
如今,沉寂了三年半之后,3G Capital再次操盤重大交易。
3G Capital將以每股63美元(約合454.63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斯凱奇全部已發行股本,定價是過去15天加權平均股價溢價30%。持有約60%投票權的股東已書面同意該交易,因此,其他股東無需采取進一步行動,交易即可獲得批準。
本次交易將通過3G Capital提供的現金,以及摩根大通承諾的債務融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3G Capital預計將在交易完成后持有新公司約80%的已發行股本。
斯凱奇將繼續由創始人父子、即董事長兼CEO Robert Greenberg、總裁 Michael Greenberg和團隊繼續領導,總部仍將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神秘的Greenberg富豪父子分別是85歲、62歲,他們幾乎從不出席業績會,也極少接受采訪。
Greenberg家族擁有斯凱奇12%的股份,將從交易中獲得11億多美元現金,或10億美元現金+新公司少數股權。在經營公司之外,Greenberg家族還運營著友誼基金會、哈里森格林伯格紀念基金會,后者是為紀念家族第三代成員之一Harrison,他15歲時就曾在斯凱奇門店擔任銷售助理,19歲時他在中國實習、赴泰國旅行期間意外去世。
舒適與性價比
1992年,Greenberg父子創立斯凱奇,他們沒有在專業運動鞋市場上與耐克、阿迪達斯直接競爭,而是選擇制作舒服的日常休閑鞋,這在當時是被大品牌忽視的市場。至今,公司稱呼自己為“舒適科技公司斯凱奇SKECHERS”。
雖然現在斯凱奇是許多中年人的最愛,但早年它其實是通過與小甜甜布蘭妮·斯皮爾斯(Britney Spears)和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等的代言合作,打開年輕人市場的。
2010年前后,良好的舒適度和親民的價格,讓斯凱奇贏得了市場。斯凱奇管理層曾表示,他們對制造舒適的鞋子更感興趣,而不是簽下昂貴的運動員。即便是在近年更分散的競爭中,斯凱奇憑借這兩點,在與安德瑪、lululemon、on、hoka等新舊品牌的競爭中依舊獲得了一席之地。
數據上看,相比體量更大的耐克、阿迪達斯,斯凱奇更穩健。過去10年,除了在疫情中的2020年出現負增長,其余多數時間增長率超過10%。最近4年,公司收入的復合增長率為12%,僅次于lululemon,比耐克、阿迪達斯、安德瑪更快。
過去三個財年,隨著該公司運營的門店數量從4,537家增加到5,296家,收入從74.4億美元(約合536.89億人民幣)增至89.7億美元(約合647.30億人民幣)。
這期間,耐克和阿迪達斯失去了一些市場份額,Deckers(品牌Hoka、UGG)、斯凱奇、昂跑On Holding則獲得了份額。斯凱奇之所以能夠受益,一是因為它的定價更低,為苦于通膨、價格上漲的人們提供了性價比產品,耐克此前削減了低于100美元(約合721.63億人民幣)的產品;二是它不像耐克、阿迪達斯一樣,過于追求DTC渠道增長、忽略了批發渠道。
品牌在擴大國際市場過程中,與各國經銷商的合作至關重要,斯凱奇依靠合作伙伴、在全球擴張中保持了輕資產模式。
最新業績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與2024年同期相比,門店數量從5,203家增加到5,318家(其中1,821家由公司擁有),收入從22.5億美元(約合162.37億人民幣)增長到24.1億美元(約合173.91億人民幣)。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收入(DTC)從8.299億美元(約合59.89億人民幣)增至8.794億美元(約合63.46億人民幣),增幅6%,該部門毛利率從65.7%小幅上升至65.9%。同期,批發部門從14.2億美元(約合102.47億人民幣)增至15.3億美元(約合110.41億人民幣),增幅7.8%。
如果說斯凱奇經營上的遺憾,高性能產品尚不成氣候算是一個。形象上,斯凱奇就不是為刷新PB、沖刺而設計的,最多是愉快慢跑的選擇;斯凱奇的高性能鞋類,如籃球、足球、高爾夫等占比仍然很小。公司沒有披露具體數字,但管理層解釋,與生活方式產品相比,高性能細分市場仍然很小。
關稅與前瞻
當下,斯凱奇面臨關稅和中國市場的考驗。
2025年4月24日,一季度數據公布后,斯凱奇首席運營官David Weinberg表示,季度銷售額達到創紀錄的24.1億美元(約合173.91億人民幣),批發和直接面向消費者DTC銷售表現強勁,國際銷售貢獻了總收入的65%。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銷售額增長了14%,美洲銷售額增長了8.3%。
據首席財務官John Vandemore介紹,公司中國市場面臨挑戰,中國區銷售額下滑16%,同期亞太地區(不包括中國)增長了12%。2024年,斯凱奇中國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另外,公司收入從2024年第四季度的22.1億美元(約合159.48億人民幣)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4.1億美元(約合173.91億人民幣),營業利潤率從13.3%略微下降至11%,促銷活動在增加。在品牌建設和DTC投資推動下,運營費用上升到銷售額的41%。
讓投資者意外的是,斯凱奇決定撤銷了對年度業績的展望,原因是美國市場環境太動蕩、難以預測。管理層將當下的不確定性與2020年洶涌的疫情時期做了類比。原本公司預計2025財年銷售額在97美元-98億美元之間,在全球再開設150-170家門店。2026財年,公司的目標是收入實現100億美元(約合721.63億人民幣)。
和同行一樣,斯凱奇從亞洲采購產品,關稅稅率至關重要。2024年,美國市場占斯凱奇全球銷售額的38%,中國和越南提供了大部分制造能力,約40%的產品來自中國。斯凱奇認為,美國的關稅政策對業務運營構成重大風險,并可能導致利潤率降低、鞋價上漲和消費者需求減少。
此前,斯凱奇和一些同行簽署了一封信,呼吁免除高額對等關稅,否則美國鞋類零售商將面臨嚴重威脅。
削減與增長
買家3G Capital操盤過多個知名消費品牌收購,包括亨氏、百威和漢堡王等。他們擅長舉債收購老牌公司,利用外科手術式的成本削減來提高財務回報。
3G創始人在巴西最初是財務人員,第一筆大交易發生在1989年,收購當地啤酒公司Brahma,2004年-2016年又陸續收購Interbrew、百威啤酒制造商Anheuser-Busch、SAB Miller,啤酒巨頭AB InBev由此誕生。
2010年,3G Capital私有化了漢堡王,四年后將它與加拿大咖啡連鎖店Tim Hortons合并,組建成新的餐飲巨頭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巴菲特曾與他們共同投資,稱他們為“世界上最好的商人之一”。雙方在2013年合作,收購了食品公司亨氏Heinz,各持股50%。亨氏在2015年收購了卡夫,合并后的公司成為全球第五大食品集團。卡夫亨氏還曾試圖收購聯合利華,但沒有成功。
2023年第四季度,3G Capital剝離了它在卡夫亨氏的剩余持股,這筆交易在后期表現不佳。
對消費低迷以及關稅影響的擔憂,讓斯凱奇股價在今年下跌了26%,這可能是它成為3G Capital目標的一個原因。即使現在3G Capital為公司支付了股價溢價,但整體身價仍然不如2025年初。
5月5日,3G資本聯合創始人兼聯席管理合伙人Alex Behring、聯席管理合伙人Daniel Schwartz對交易表達歡迎:“斯凱奇是一個具有創意與創新精神的標志性品牌,擁有輝煌的發展歷程。我們對其所打造的業務充滿敬意,期待支持斯凱奇邁入發展新階段。3G資本團隊正是為與像斯凱奇這樣的公司建立合作而設。”
可能另外一段文字對本次交易的認知同樣有意義。這來自2017年英國《金融時報》對Alex Behring的文字采訪。
“我們非常專注于尋找最有效的做事方式,并且我們將每筆支出都視為我們自己的個人支出。我們認為,組織的每個領域都有機會提升效率,沒有任何開支是被絕對禁止的。總而言之,我們不愿花費那些對消費者或客戶沒有直接幫助的不必要開支。這并非關乎哪些部門或領域,而在于如何在削減開支和投資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
話雖如此,我們只投入了極少的時間用于發現成本控制機會。我們深信激勵機制的重要性,正因如此,我們絕大部分的精力——以及我們員工的絕大部分績效目標——都與增長直接相關。這適用于我們所有的業務、品牌、品類和地區。我們設定目標的依據是能夠創造最大長期價值的因素,而這最終必然會帶來增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