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名片”東華門美食坊夜市將于明天關閉
“北京小吃名片”東華門美食坊夜市將于明天正式關閉,但夜市經營主體、經營執照持有人(照主)和攤主之間有關下半年租金、每月“稅費”和“遣散費”的利益糾紛仍待解決。
半年租金未退
稅費去向存疑
東華門夜市一直通過層層轉租的方式經營,夜市的提前閉市讓攤主向照主按年繳納的店租金打了水漂。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夜市即將閉市的通知貼出后,不少攤主就開始與照主溝通退還剩余6個月租金的事宜,不過大多得到照主的反對。記者近日走訪時了解到,目前僅有部分攤主的下半年租金得到返還,剩余攤位的租金仍無著落。
多位攤主向記者反映,由于從未簽訂任何合同,“現在不少照主不承認攤主的身份,拒絕退還下半年租金”。
在按年繳納高達幾萬至十幾萬元不等的店租金的同時,攤主還要向市場運營方東華門美食坊夜市有限責任公司按月上繳5000元左右的“稅費”。據攤主介紹,稅費包括設施費、工商管理費、水電費、地皮費等。雖然夜市的運營公司承諾退還6月25日-30日的幾百元稅費,但攤主們對稅費的去向產生懷疑。一位攤主透露,自己每月向運營方上繳5000元稅費后,收到的收據顯示只有3700元,剩余的千余元不知去向。“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十多年。”攤主無奈道。
資質早到期
“遣散費”成泡影
除了店租,疏解補償款也被搬上臺面。
此前,不少攤主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夜市關閉后政府會向公司支付“遣散費”作為補償。但無論是公司還是照主,對此均予以否認。
記者調查后發現,疏解補償款確實存在。西城區動物園批發市場疏解時,越提前辦理解約的攤主可獲得的補償款越多,補償款最高達8000元/平方米,超時未辦理手續的視為自動放棄疏解補償權益。
然而疏解補償款僅存在于政府主動疏解的項目,東華門夜市不符合補償條件。
根據東城區食藥監局和東城工商分局聯合向北京東華門美食坊夜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小軒下發的行政告知書顯示,公司所持有的《餐飲服務許可證》已于3月31日到期,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該公司的餐飲許可證到期后,食藥部門不再對這種食品經營形式準予行政許可,原許可的食品經營資格隨之終止。公司不再具備承辦夜市的合法資格。
東城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東華門夜市這種因許可證到期而閉市的情況不在受補償的范圍內,不存在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補償金或者遣散費的說法。故無論是經營主體還是攤主均無法獲得補償款。
多位攤主認為,運營方在《許可證》已到期的這兩個多月里,不但只字未提此事,還在照常收取稅費,導致攤主利益受損。
夜市將關停
利益糾紛難調
在小商品、尾貨市場等專業市場領域內,由“二房東”引發的糾紛頻出,各方利益難以平衡的痛點仍待有效解決。
中國經濟報告研究所副所長方毅公開表示,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足夠的權威和絕對的平衡藝術來協調各相關方的利益關系,在利益均衡點上制定頂層設計,這樣會便于相關調整疏解措施的落實。在原則上則要堅持政府與市場雙手協調,分層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東華門夜市閉市后,被占據的一側車道將還路于民,王府井東安門大街道路通行能力將得到改善。東華門夜市的疏解也得到附近居民和游客的贊成。北京商業研究院則認為,東華門地區進行專項整治后,將提升地區整體環境,恢復街巷原有風貌,也將更加匹配王府井大街頂層設計的規劃,向高端商業街邁進。
● 年租金: 幾萬到十幾萬元
● 月稅費: 攤主上交5000元(收據顯示3700元)
● 遣散費: 許可證到期不予發放
(北京商報記者 李鐸 王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