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平教授:十年后,銀發市場將推動中國社區商業大爆發
聯商網消息:為推動社區商業及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于2019年9月4-6日在北京召開以“聚焦社區商業 引領健康消費”為主題的“CCFA新消費論壇——2019中國社區商業暨大健康年會”。
會上,首都經貿大學陳立平教授作了題為 “銀發經濟&日本老齡化應對啟發” 的分享,他認為應該把社區和商業結合起來,長期發展就是商業能夠建立和社區共生的理念,參與社區,給社區居民提供解決方案,這才是社區發展最終極的目標。
以下為首都經貿大學教授陳立平現場演講摘要:
社區商業和老齡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為人們一到了60歲以后,第一有了閑暇時間,第二擔心健康,第三對健康有了強烈的管理,老年人所有的擔憂最后全部轉化成銀發市場,全部轉化成商業的一種行為,商業就開始為老年人提供各種解決方案,我想這是引爆社區商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21世紀中國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老齡化問題,去年年底60歲以上的人大概接近2.5億人,從明年開始,60后開始進入老齡化,十年以后70后開始進入老齡化,未來十年是決定中國零售業命運的十年,就是零售業如何去應對60后的老齡化問題。
所以當60后一旦進入老齡化,社區商業開始進入到了一個發展的高峰時期。
明年開始,60后開始進入老齡化,這個勢頭非常兇猛從1955年到1975年,中國大概有2.78億,如果我們按照城鎮化來劃分的話,60%的城鎮化再加上農村人口,老年人到城里幫兒子看孫子,至少在城市當中有三億老年人,我為什么強調60后和70后,我覺得60后和70后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他們是中國目前財富的主要的持有者,60后趕上了分房,趕上了炒房,趕上了拆遷,趕上了炒股,趕上了等等。只要趕上一次,基本上60后是衣食無憂了。
所以看到這是中國社會近代史當中,60后和70后是最富裕的一代人群,而且是空前絕后。如果我們展望20年以后,60后和70后開始進入75歲以后的時候,中國的這個市場我個人認為肯定會呈現一個逐漸降低,甚至呈現負增長的時期。60后進入老齡化一年,有三千多萬人進入60歲,整個社區商業會達到一個頂峰時期。未來十年,就是中國零售業可能最后的一個成長機會,跨過70后15年以后,中國零售業也許會進入到一個增長緩慢的甚至負增長時期。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社會對中國老齡化有著強烈的焦慮情緒,但是同時我們也要看到,60后、70后進入老齡化以后,中國的老齡化也會形成巨大的銀發市場,在這點上來說,日本走過同樣的道路。
談到老齡化的市場,這個市場到底是一個什么市場,我個人覺得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也叫做銀發市場。
第一類就是醫療醫藥產業,第二類就是護理相關產業,第三類應該叫生活產業。前兩類消費,一個是靠政府的醫保,一個是靠基本的個人所上的各種保險,還有一類就是生活服務業,這是老年人銀發市場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們社區商業當中的主要的增長點。這里面包括飲食、家具、服裝、住房、交通等等,跟零售業有密切關系主要就是集中在飲食和健康方面。
所以我們展望一下,中國的老齡化未來會形成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的銀發市場增長幅度是非常快的,特別是進入到2020年以后,到2030年這十年當中,基本上是增長2.5倍、2倍以上的增幅。如何去開發老齡市場,零售業在老齡市場當中應該起到什么樣的責任?這是零售業必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我們談到老齡市場,就不得不去看一下這些年日本的銀發市場是怎么樣的狀況。目前日本進入超級老齡化,65歲以上的人口大概是占了日本總人口的28%點幾,日本是全世界唯一一個70歲以上人口超過人口20%的國家。日本老齡化程度高,且開始進入75歲以上的后期老齡化的人數在急劇增加,所以給這個社會帶來了空前的壓力。
日本銀發市場中60歲以上人口消費金額,占社會消費總體的48%,這個市場規模有多么大?有116兆日元,這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市場,在這個市場當中,到底是什么人在消費,60歲到75歲之間的,基本上是占了這個市場消費的三分之二以上,所以在日本經常會把老齡化分為前期老齡化和后期老齡化。
健康老人,也就是60歲到75歲的這部分人,是整個銀發市場當中最重要的人群,整個社區商業未來的對象,主要就是低齡健康老年人,實際上現在社區商業買菜的,在公園里面看的,基本上是這個年齡段。這個年齡段他們需要什么呢?從日本經驗看,兩個市場反映的非常明顯,一個市場就是健康食品市場,2000年的時候,日本的健康食品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原因就是日本戰后嬰兒潮這一代人開始進入老齡化。
嬰兒潮解釋一下,就是從1947年到1949年三年出生的人口,日本出生了880萬嬰兒,2000年的時候,是戰后嬰兒潮,日本叫團塊社會開始進入老齡化,這部分人進入老齡化以后,團塊社會非常類似于中國的60后,這部分人文化水平低,所以特別關注教育,對孩子教育是有大投入。第二這部分人特別關注健康,中國老齡化也是這樣,都是獨生子女,不能給孩子添麻煩,所以這是讓他們健康的主要動力。第三中國的60后和日本團塊社會一樣,脾氣暴躁,文化水平不高,這反映在中國也是這樣,大媽成了一個負面名詞。
所以這代人也是日本最富裕的人群,趕上了泡沫經濟前后,炒股、炒房子,有著很好的金融積累。所以這部分人進入老齡化以后,市場第一個反應,就是健康食品的快速增長,再有一個就是健康健身市場的大幅度增長。
這兩個市場實際上是跟社區商業有著密切關系,反應在零售業,我去年跟郭會長、裴亮會長一起到日本考察,永旺的GG店鋪給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我覺得他是一種模式,這種模式給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老年消費市場的爆發性的增長,空巢老人大量增長,就給騙子提供了大量機會。老年人被騙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年人太寂寞,這里面不是銀發市場,同時也給騙子帶來了很大的市場。這是由于這個老年人生活特點決定的,所以老年人對身體不安,對未來經濟情況不安,所以老年人看到被騙的幾乎都是這樣。
我們作為零售業,主要就是給老年人提供解決方案,提供生活解決方案,GG店鋪最后搞的像老年人的癡呆癥講座,健康講座,像做的一些文化節,像購物中心里面一些健身,吸引大量的老年人。
中國的社區商業概念,開始逐漸向社區生活產業轉移,社區商業的概念現在已經看到有它的局限性,社區商業是在政府主導下,以零售業為主體的一種產業。隨著老齡化的到來,社區商業遠遠不夠,應該向社區生活產業轉移,永旺做出一個很好的樣本。
再有一個就是有關在日本市場,日本現在是零增長,經濟遇到很大問題,但是日本持續增長的市場幾乎都是集中在健康市場。我們看到減糖、減鹽,這幾年連續五年參加三菱食品展,就是零售業食品工業如何應對老齡化,咱們國家食品工業和零售業根本沒有做到應對老齡化的準備。
老年人最富裕的最后一批人,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商業機會,日本還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健康食品的增長,去年我們也看到了像羅森,一個面包圈賣到80億日元。
未來肯定的市場發展方向,我個人叫商養結合和醫養結合。我們現在講的就是醫養結合,醫養結合就是醫療和養老結合,人生最后一個階段,你生病了才是醫養結合,我覺得這個政策本身是不全面的,首先從60歲開始到75歲,人民健康的時候讓他們起到預防的作用,讓他少生病,到了75歲身體開始虛弱的時候,醫養結合才能發揮作用,不能強調醫養結合而且否定商養結合,社區商業正好起到這樣一個作用,就是商業和養老的結合讓人們不生病,少生病,延長人的健康壽命,給國家節約更多醫療資金,這是社區商業未來的使命。
中國的居家養老必須是商養結合,才能全面,前期的商養結合階段,社區商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長期以來中國的社區商業只講商業不講社區,只想從社區掙錢,把舍棄看成一個純粹市場,這是不對的。
應該把社區和商業結合起來,社區商業的未來發展,長期發展就是商業能夠建立和社區共生的理念,參與社區,給社區居民提供解決方案,這才是社區發展最終極的目標。所以未來十年、十五年,還是非常看好社區商業,社區發展會進入到一個佳境,進入到一個高峰期。
50后現在基本上過去了,馬上60后開始進入老齡化,2025年正是社區商業爆發式增長的五年,所以希望大家抓住這個機會,積極開拓銀發市場。
(來源:聯商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