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外賣領域助殘餐廳標準落地 餓了么攜殘聯推“筑夢餐廳”
9月28日,“筑夢餐廳”項目啟動儀式于南京舉辦,南京市江寧區殘聯與餓了么共同發布“筑夢餐廳”標準。對于積極幫扶殘疾人就業并符合“筑夢餐廳”標準的餐飲商戶,餓了么將給予一系列扶持政策。這也是全國首個外賣領域的助殘就業餐廳標準。
活動中,雙方為首家“筑夢餐廳”——位于江寧區東山街道招商街的“沫祁君”授牌。“沫祁君”是一家以外賣為主打的連鎖餐飲品牌,目前在南京已有10家門店,雇傭了19名殘疾人員工。根據餓了么與殘聯達成的合作共識,餓了么將為其提供費率優惠、人才培訓、流量支持等扶持政策。此外,餓了么還在當地組建了包括騎手、業務員在內的志愿服務小組,及時解決“筑夢餐廳”商戶可能遭遇的各種運營問題。
江寧區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殘疾人就業問題需要來自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殘聯通過嘗試與餓了么這樣的外賣平臺合作,能夠更好地借助數字化力量,探索出助殘就業的政企聯動新模式。”
根據實踐經驗,以外賣運營為主的餐廳,相對比較少傳菜、點菜等工作,對肢體殘疾或聽力障礙的員工更加友好。由于殘疾人員工對于崗位更珍惜、工作更專注,其工作效率甚至超過健全人。
餓了么公共事務江蘇副總經理王真認為,外賣平臺在幫助殘疾人就業方面大有可為。“‘筑夢餐廳’項目也得到了各級殘聯的關注與鼓勵,如果模式能夠跑通,未來可以復制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國。”
不久前南京疫情期間,“沫祁君”主要就是依靠外賣訂單維持運營。其負責人楊靖表示,店內的殘疾人員工都熟練掌握了如何處理外賣訂單,沒有一位因為疫情失去工作。“獲得殘聯以及餓了么支持后,員工們的信心更足了,未來還打算接受餓了么培訓成為認證的外賣運營師。”
據了解,根據殘聯與餓了么共同制定的“筑夢餐廳”標準,相關餐廳包括必須至少全職雇傭1-2名殘疾人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確保殘疾人員工與健全人同工同酬、為殘疾人提供必要勞動條件和勞動關懷等。此外,“標準”對于餐廳的經營合規性以及食品安全也提出了相應要求。
在東山街道殘聯理事長劉守忠看來,首家“筑夢餐廳”成功落地,是街道努力推進“政府+企業+互聯網”三級聯動助殘就業的創新成果,為區域內殘疾人就業打開了新局面,目前街道還在與餓了么計劃開展針對殘疾人的數字化人才專項培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