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拯救國慶檔,但救不了電影院
國慶期間,影院店長陳曼幾乎每天早上都是被電話叫醒的,一些電話是來自政府部門對影院的各項檢查,另一些電話,則是國慶檔幾乎爆滿的包場預約。
回憶過去一周,她從早到晚都在忙包場的事。陳曼提到,國慶前就有很多企業舉行包場活動,組織員工觀影,國慶期間也有不少學校、單位陸續包場。
陳曼提到,在近兩年上座率并不樂觀的情況下,接下幾個包場預約,也意味著她晚上能睡個好覺。
在經歷了行業長久的低迷之后,火熱的國慶檔給影院帶來了好消息。
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17時,2021年國慶檔票房達42.46億元,其中,《長津湖》以30.9億元票房領跑,并打破國慶檔影片票房紀錄。
經歷撤檔風波,最終挪到國慶檔的《長津湖》,沒讓電影人失望。作為《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之后的“主旋律”重磅之作,《長津湖》以一己之力拉起了今年國慶檔的票房成績。
在此之前,影院經歷了數個令人失望的重要檔期。自2020年下半年各地影院恢復復工,但之后每逢旺季,影院票房都略顯平淡。在今年國慶檔來臨之前,暑期檔曾被認為是收割票房的最佳機遇,但因多部影片撤檔,導致票房創下近7年的新低。
這次的國慶檔終于爆了,讓各大影院順利完成國慶檔KPI,但電影人的擔憂沒有消失。
國慶檔抬高的票價,可能將讓觀眾流失;《長津湖》獨占鰲頭的形勢,后續無法幫助影院持續吸引多元化的觀影群體;國慶檔后,影院難有更多優質好片保證票房。
那么,影院接下來的幾個月,要靠什么?
一部《長津湖》,拯救國慶檔
在疫情反復的這兩年,影院將停業、嚴控的上座率以及流失的窗口期作為了日常。
今年8月,全國影院還遭受了一場小規模的停業,涉及哈爾濱、武漢、西安、南京等多地的影院。在國慶檔來臨之前,福建等地的疫情也讓停業通知再次來襲。
種種因素下,今年多個重要檔期票房不及預期。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其中,暑期檔票房73.81億元,約為2019年同期的41.5%;中秋檔票房4.99億元,創下2018年以來新低。
因為行業的不確定性,電影人的心情備受折磨。為了抵御風險,影院一直在節省成本,廣西一家影院在疫情后裁掉了所有全職員工,留下來的員工全是兼職。
節省了人力成本,影院內部的管理就較為寬松,比如孫琳所在的影院,如今影務崗已經沒人,沒有工作人員定時清點和核對座位,有時候串廳都沒人管。
影院一直等待國慶檔的來臨。這很大程度來源于一直推遲上映的《長津湖》,最后定檔國慶。它是博納“中國勝利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繼《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之后的“主旋律”重磅之作。觀眾的觀影熱情很可能被點燃,這也導致此前外界對其票房預測在30億元-50億元,是一個較高的區間。
為了迎接國慶檔,影院開始售賣低價票。陳曼提到,有的影院每天倒貼1000元,出100張票,就是單純引流。把消費者吸引到影院后,靠充值會員卡、賣食品飲料賺錢。
相關小程序上售賣的低價票
每逢重要檔期,影院一般都會推出優惠活動。陳曼提到,今年她們也下了血本,推出了會員卡充100塊送一張票、充500送五張票的活動。
盡管防疫的限制依然存在,但今年國慶檔,電影人難得好好過了節,各個聚集了電影人的社群里氣氛活躍。
孫琳提到,由于影院已經沒剩幾個員工,國慶期間,大家都是從早忙到晚,但幸運的是,人煙稀少、上座率下滑的情況消失了。
“這七天,我們影院創造了近100萬的票房,扣除物業費、人力費等成本,影院大概賺了11萬,只能說感謝‘主旋律電影’,為我們續了一波命!睂O琳說。
一家四線城市的影院的工作人員也提到,小城市的影院生意本來就不好做。今年以來,人流量明顯減少,影廳基本不能滿座,暑期檔、中秋檔都不及往年同期,但是在國慶期間,基本場場滿座,“今年國慶比去年好多了”。
除了票房,影院的各項收入都有了提升。陳曼得知,在國慶檔7天,有的影院員工靠賣會員卡,提成超2500元,當月工資超過了店長。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1年國慶檔(10月1日-10月7日)總票房達43.76億,較2020年增長10.93%,位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僅次于2019年的“史上最強國慶檔”。
國慶檔兩部主旋律大片《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領跑票房榜,《長津湖》票房為31.94億,躋身中國電影影史票房第八名!段液臀业母篙叀菲狈縿t達到9.62億,位列國慶檔第二。
難得一遇的熱門影片,讓影院終于在國慶檔回了一波血。
“從淡季到淡季,只隔了7天”
孫琳擔心,國慶檔的熱鬧,可能是曇花一現。
在孫琳看來,國慶檔的票房成績優秀有多種原因。在保證一定觀影人次的基礎上,較高的票價撐起了整體票房。與此同時,國慶檔受關注的電影不多,影片之間的競爭并不激烈,導致各方都在強推《長津湖》,讓它的票房持續走高。
由于高票價,今年也被稱作“最貴國慶檔”。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今年國慶的平均票價是47.1元,相比于去年的39.6元和2019年的37.6元漲幅明顯,直逼今年春節檔48.9元的票價。但國慶檔的總票房依然不及2019年同期的44.66億票房。
影院早已陷入存量市場競爭,2014年至2021年,一線城市影院的上座率從18.4%下降至10.2%;二線城市也從15.4%降至9.3%。
全國的影院數量、銀幕數量在增加,觀影人次卻沒有太大變化,導致了影院上座率下滑,部分影院陷入生存危機。
孫琳提到,在每年觀影總人次不斷下滑的趨勢下,越來越高的票價是票房的保障,但這也會導致一部分消費者被勸退。
她悲觀地說:“從淡季到淡季,影院只隔了7天。”
觀眾的觀影熱情,是影院最擔心的現實問題之一。一家二線城市的影院員工提到,截止10月7日,其所在影院的上座率是25%,觀影人次為近100人。盡管在國慶檔期間,不少影院依然面臨著票房低于預期的窘境。
而讓他最焦慮的是,再持續下去,主流觀影人群將不再熱愛看電影。現實確實如此,一部分在意疫情風險并被線上短視頻產品消耗大量時間的“宅家族”、被大學實行封閉式管理的大學生等,不愿再走入影院。
一個更具決定性的因素,顯然是吸引觀眾走入電影院的好片變少了。
對比2020年國慶檔上映的五部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急先鋒》《一點就到家》,今年的國慶檔呈現《長津湖》獨領風騷的態勢,其他的幾部二梯隊電影,幾乎沒有存在感。在票房分布上就可以看出,《長津湖》的票房幾乎占據了國慶檔,而往年國慶檔都是幾個頭部影片瓜分票房,票房占比較為均衡。
圖源燈塔專業版
據時代財經援引一位影院從業者提到,今年中秋到9月30日之前,影院都沒有新片定檔,出現了新片真空期!俺霈F真空期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影片現在能確定的檔期少,也可能是大制作影片都扎堆在熱門檔期,而熱門檔期之外的區域就被忽略了。”
而對于影院而言,多樣的好片,合力之下,才能吸引更多不同的觀眾群體,維持電影院的長期且良性地發展。
接下來,影院能有更多類型的好片上映嗎?
國慶檔之后,10月份將有好萊塢進口大片《沙丘》和《007之無暇赴死》登陸內地院線,即將上映的國產片則包括:鞏俐、趙又廷主演的《蘭心大劇院》;馬思純、俞飛鴻主演的《第一爐香》。根據淘票票數據,目前兩者的想看人數分別為:20.1萬和7.8萬。
這幾部電影能否讓國慶檔的熱度延續,還需要繼續觀察。
從往常來看,一般國慶檔過后,電影熱度能持續數周。一個因素是,由于許多消費者國慶出游,假期結束后才會看電影。
而對于一部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而言,國慶檔之后,高票價能否回落到理性區間,也是需要關注的。
漫長的淡季,影院還要靠副業活著
2021年,影院的主題依然是活下去。起起伏伏的票房,漫長的淡季,需要影院填補的空白不少。
自疫情之后,多個重要檔期遇冷的情況下,影院開始更注重非周末、非黃金檔的經營。
一直以來,影院維持著同場票價一致、觀眾自行選座的規則,而為了更多的票房收入,一些影院開始實施分區售票制度,同一場電影因座位不同而售賣出不同的票價。
2021年6月,根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某影院IMAX廳“黃金區域”的位置要比普通位置高出10至20元,UME影院普通廳日常的“票價分級”也相差5元、10元和20元。
影院工作人員對此的解釋是:“黃金區域夾角不小于36度,仰角不大于35度,同時在環繞立體聲、沉浸音渲染下實現聲音的精準性! 對此,也有消費者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其變相提高票價。
票價的提升容易影響客流,更多影院還是在努力提升票房之外的收入。
經營場地的大量閑置和浪費,一直讓影院焦慮于收入難抵成本的困境,這也導致影院開始引入新業態。在影院的大堂空間,引進抓娃娃機、自助大頭貼、小水吧的小型業態,成為了影院的選擇。這種“副業”與影院本身聯系緊密,在引流的同時,還能增加收入。
除了大堂空間,影廳的空場也讓影院開始花式推廣租賃生意。一直以來,影院在淡季時進行場地租賃是一項常規的收入來源,也歡迎消費者包場求婚等另類的租賃需求。
而今年七夕節,部分影院開始針對這一需求推出定制服務。在一家影院的微信公眾號中寫到,“520元私人訂制專屬冠名廳,可在電影票面定制文字或告白文案,在第三方線上平臺上可顯示私人訂制的影廳名字!
私人影院,也是影院租賃生意的一種類型。今年以來許多影院先后上線私人影院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美國AMC電影院線曾在2020年宣布了將開展私人影院新業務的消息?蛻艨深A訂私人放映場次,根據電影、電影院的位置及食物和飲料等相關附加服務不同,租金可能在149美元到349美元之間。不過,在國內,這一“副業”還并未受到更多主流影院關注。
更多影院將目光轉向了劇本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樣是線下室內娛樂方式,影院市場低迷之時,劇本殺的熱度卻在不斷被推高。據艾媒咨詢數據,2019年我國劇本殺市場規模即超百億,2021年市場規模更有望突破170.2億元。
今年8月,上海五角場萬達影城沉浸式劇本殺門店“萬影追蹤”正式營業;9月,成都金牛凱德廣場CGV影城也開設了“三省無界·沉浸式劇本游戲體驗館”;更早之前,天火同人文化宣布,將與新影聯米瑞酷影城等影院就劇本殺落地進行合作。
圖源上影GCV微信公眾號
在社交媒體上,影院與劇本殺的結合也吸引了許多目光。CGV影院將VIP休息區打造成劇本殺場景,將分散的沙發和桌子拼湊在一起,再布置上桌游和零食,根本無需更多成本投入。另有部分影院,將空置的影院走廊通過綠色燈光等簡單的裝飾,布置成恐怖主題的劇本殺。
影院普遍面臨主業營收下滑的局面,但這也反而促進了影院的創新。在圍繞主業的同時,嘗試引進多種業態,在引流和非票收入上挖掘更多渠道,也能反哺主業。
當電影市場持續恢復,影院進一步探索“副業”,這是面對疫情及淡季等風險的生存之道。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孫琳、陳曼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