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抓摸魚的國美,真快樂?
最近,國美一份《關于違反員工行為規范的處罰通報》流出并引發網友熱議,相關的微博熱搜顯示已達1.3億。
這份內部通報顯示,國美有11位員工在工作時間使用過騰訊視頻、抖音及京東等APP,文件還詳細列出了員工的姓名、辦公樓層和App的流量消耗量。有人戲稱,“全國十分之一的人知道國美的摸魚事件!币溃瑖郎弦淮问艿饺绱瞬毮,還是今年4月黃光裕出席國美全球投資人發布會。
互聯網行業曾流行一個說法,“當一家企業開始抓紀律、盯考勤時,說明企業正在走下坡路”。
眼下,比起抓員工“摸魚”的行為,國美和黃光裕更應關注的是,如何達到今年2月立下的目標: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讓國美恢復到原有的市場地位。
截至2020年底,國美零售已擁有超3000家零售門店,線下零售貢獻了公司近八成的業績。今年,將原來承載線上業務的“國美在線”App更名為“真快樂”,旨在“品牌年輕化”,并將線下的流量引導到線上,使國美不要在電商大戰中掉隊。
此前,時任國美在線CEO的向海龍介紹,“娛樂化將是國美零售新的機制,這個時代下娛樂化營銷是消費者急需的,也是消費升級的表現。”自此,國美零售娛樂化戰略的全面開啟,由國美 App 宣布改名 “真快樂”開始。
如今,18個月已過半,國美的這一KPI完成了多少,被寄予厚望的真快樂能幫助國美零售重回巔峰嗎?
“真快樂”一出,業界評論之聲不斷。打開真快樂App,第一感覺是——“雜”。國美對真快樂的定位是“樂+購”的社交電商App,但如果只看App的頂欄和底欄,顯然社交屬性明顯大于電商屬性。
在頂欄的標簽里,“直播、賽事、導購、推薦、關注”五個標簽中,只有“導購”標簽可以直達商品。不熟悉真快樂的人,在打開“賽事”這個標簽前,會感覺有點莫名其妙,購物APP還直播體育賽事?
實際上這是真快樂舉辦的一系列視頻活動。在底欄的五個標簽里,最醒目的第一個標簽“樂”是具有社交屬性的短視頻分享,占據中間最好位置的“+”是發布短視頻和圖片的地方,五個標簽里只有第二個標簽可以直達商品。
與淘寶、拼多多櫥窗式展示不同,真快樂App的首頁更像一個小紅書式的分享社區,這與國美對真快樂的定位——“零售第一主戰場”相去甚遠。更為尷尬的是,若想通過分享視頻的社交方式來促成銷售,首頁上現有的這些視頻又不夠亮眼。
從首頁呈現的視頻來看,至少有兩個方面需要努力,一是視頻對用戶的吸引力不夠,與商品連接也不緊密。點開這些視頻,絕大多數的視頻里沒有直接出現產品或者購物車,消費者不能一鍵直達被種草的產品。
其次,視頻內容比較泛,還沒有形成一定的風格。首頁的每條視頻雖然點贊量有幾千個,但點開只能看到1、2條評論,互動率明顯不高。
國美零售CFO方巍今年7月向媒體表示,真快樂日活在200-300萬的水平,但首頁視頻的參與互動量與日活相比,顯得有些“可憐”。如果說小紅書、抖音的視頻內容在第五層,那么真快樂的視頻內容可能還停留在第一層。
再看真快樂上的直播情況。與薇婭、李佳琦這種淘寶、抖音喜歡用的紅人直播方式不同,真快樂的直播都是國美各地的分公司,比如“湖北國美”、“西寧國美”這樣的區域銷售店鋪。
據《壹DU財經》的觀察,11月20日晚上八點半這樣的黃金直播時間,真快樂訪問量最高的直播間僅有1600多人次,大部分的直播間訪問量在500人次以下。
一位接近國美零售的人士曾向媒體透露,國美試圖通過真快樂的視頻導購和真人在線解答的模式,將線下的流量轉為線上。但按現在這個直播間的流量,還不足以通過直播來大范圍帶動商品銷量。
真快樂的社交和電商要素很全,但是不夠聚焦。它既不像一個純粹的電商平臺一樣滿足購物需求,也不像小紅書、抖音一樣能通過視頻、種草來吸引消費者,更不像是一個娛樂化的社交網站。真快樂更像一個大雜燴,什么都有,但什么都差點意思。現在的真快樂APP若想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成長與試錯。
如果定位雜是業界對于真快樂App的普遍感受,那么關于GMV的質疑則讓國美不得不嚴肅應對。近日,媒體曝出國美零售門店強制員工在真快樂APP上刷單,讓外界對真快樂的銷量產生懷疑。
11月20日,《中國科技投資》報道稱,多名國美零售門店員工投訴國美強制要求員工刷單,公司要求員工在真快樂上購買產品以完成業績,員工稱每個月需刷單的金額從幾百到上千不等。員工還向記者反映,刷單的錢由員工自己墊付,有些會根據下個月的業績進行返還,有些則會一直拖著,只能想辦法將刷單的商品轉賣給別人。
此外,曾有一位陜西國美門店的員工親屬對刷單行為不滿,在真快樂的官方微博下留言稱,“能不能不要再讓自己的員工買單了,賣不出去為什么要讓自己員工花錢”,但隨后被官微刪除并拉黑。
讓員工刷單卻要員工自己先墊錢的行為暴露了國美零售的困境。據《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第三季度報告》顯示,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是蘇寧、京東、天貓,國美僅有5.6%的市場份額。
國美的市場份額在過去十幾年間逐漸縮水。2008年左右,國美通過收購永樂、大中等家電零售商,在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超過50%,那時候業界對國美的討論是,“國美壟斷了家電行業嗎”。若媒體的報道屬實,國美如今淪落到需要靠刷單來完成銷量,難免讓人唏噓。
雖然國美App改名真快樂鬧得沸沸揚揚,但當筆者詢問身邊的親戚朋友是否知道真快樂時,7個被詢問的人里面有6個人都不知道真快樂是什么。消費者們似乎忘記了國美曾經的輝煌。
此外,市場對于真快樂的日活和月活數據也有爭議。在今年六月底媒體對國美CFO方巍的專訪中,方巍稱真快樂的月活數已經增長到了5000萬,日活數在200-300萬左右。
電數寶今年5月的電商產品活躍人數排行榜中的數據顯示,真快樂公布的月活讓它成為了跟天貓、唯品會同一個月活量級的APP,現有的日活數據也大幅超過蘇寧易購3832.94萬的月活,但是真快樂并未在榜單中出現。
另外根據第三方平臺QUESTMobile的報告,2021年9月移動購物APP行業TOP 10用戶規模中并未見到真快樂的身影,但是按照真快樂給出的5000萬月活數據,真快樂的用戶規模理應超過5000萬,應該上榜。
除此之外,經過壹DU財經的查詢,淘寶、蘇寧易購、京東、唯品會這些App在華為應用商店均有上二十億次的下載安裝,而真快樂在華為應用商店只有7675萬次安裝。
還有,根據運營研究社披露的最近幾個月的淘寶、拼多多和京東的日活與月活對比,月活/日活的比例在2.4-4.2之間,而真快樂的比例在20左右,差距有些大。
真快樂能否讓國美重回巔峰?或許我們可以從財報看出些趨勢來。
從近幾年的財報數據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傾向,那就是從2017年開始,國美零售的負債率一路高漲,從60%上漲到了2020年的98.2%。
雖然今年半年報中,國美零售的負債率有略微下降,但還是高達95.6%。營收方面,2021年上半年的營收同比增長了36.5%,實現了260.4億元收入,但是如果把這個數據跟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比,營收僅僅達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75.8%,還沒有恢復疫情前的水平。國美零售的收入也在2016年開始一直收縮,從2016年的760多億收縮到了2020年的595億。
國美的現金流也在受到沖擊。2021年中報顯示,國美零售持有的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0.79億元,2021年和2022年到期的各種借款有218億之多,用現有的資金覆蓋全部的借款比較困難。
股價體現著投資者和市場對企業的信心。國美零售的股票在黃光裕出獄后首次露面時暴漲了20%,在隨后的9個月時間里,股價又跌回了之前的價格,每股僅0.7港元。由此可見,二級市場對現階段的國美零售的信心明顯不足。
除此之外,國美零售還面臨著子公司商譽減值的問題。2020年,國美商譽減值損失17.89億元,其中子公司藝偉集團與中國永樂分別確認商譽減值損失13.6億元和4.37億元。商譽減值從2018年開始就在拖累國美的業績,藝偉集團與中國永樂2020年分別關閉門店110家和41家,導致了商譽的巨額損失。不知道今年的國美零售,是否還要面對商譽減值對業績的沖擊。
結尾
如今,18個月的賽程已經過半,留給國美和真快樂的時間不多了。
讓一個規模龐大的企業重回巔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業內給了黃光裕很高的期望。尤其是電商市場變幻莫測,想在幾近飽和的市場尋求增量,國美和真快樂要更努力才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