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線下整體零售客流指數同比下降49.1%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33億元,同比下降3.5%。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0560億元,下降3.0%。
3月份,由于疫情在全國多地散發和傳播,為了防疫需要,各地政府出臺了不同程度的嚴格的防控措施,人們的出行和活動暫時性地受到限制,故線下零售客流繼續受到沖擊。
作為以五感體驗為主的店鋪,其引流和吸粉的能力暫時被抑制。根據先訊美資零售大數據平臺的分析,3月份,線下整體零售的客流指數同比下降49.1%,環比下降42.4%。
接下來,讓我們從不同維度去洞察我國3月份的零售客流指數的表現。
01
中國總體零售客流表現
▲ 數據來源:先訊美資全球大數據平臺,中國區分析
3月份,由于沒有大的假期效應的刺激,以及疫情在我國多個地區蔓延,嚴格的防控措施對線下零售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所以3月份的線下整體零售客流指數呈明顯的下滑趨勢,同比下降49.1%,環比下降42.4%。
3月份,服飾零售的客流指數下降程度超過整體零售,同比下降51.9%,環比下降46.2%。
從圖中可以看出,相較于2020年3月份的客流表現,今年3月份的表現呈滑落態勢。由此可見,本次疫情的蔓延為線下零售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02
中國主要地區零售客流表現
▲ 數據來源:先訊美資全球大數據平臺,中國區分析
3月份,由于疫情在我國多地區蔓延,繼而各個地區實施嚴控的管控措施,從全國主要地區的客流數據上看,大多數地區的零售客流同比指數遭遇大幅下滑,其中吉林下滑幅度最大,下降了85.2%。
其中,南方地區的上海、深圳及廣東地區,北方地區的山東、陜西、天津、吉林、遼寧和黑龍江地區,這些地區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客流同比指數的下降趨勢均超過了50%。
先訊美資客流大數據的分析同時表明,四川、浙江、安徽這些地方的客流指數雖呈然也有下滑,但是下滑指數比2月份均有收窄。
03
主要城市客流表現
▲ 數據來源:先訊美資全球大數據平臺,中國區分析
3月份,中國總體平均客流指數是2021年同期水平的50%左右。
圖中可以看出,3月份大多數城市的客流指數表現好于總體平均指數。其中,北京、成都和杭州的客流同比指數較其他城市,下滑幅度相對較小。
上海、深圳、天津和沈陽這些城市受疫情的影響最為明顯,客流同比指數表現大幅下滑。上海下降67.5%,深圳下降了70.1%,天津下降62.7%,沈陽下降了71.9%。
04
一線城市零售客流指數表現
▲ 數據來源:先訊美資全球大數據平臺,中國區分析
從一線城市看,3月份,由于疫情對上海和深圳的沖擊較大,從圖中可以看出,上海和深圳的客流指數遭遇滑鐵盧,同比下滑幅度明顯超過北京和廣州,上海下降67.5%,深圳下降70.1%。
與2月份相比較,四個一線城市的在3月的客流指數均呈下滑趨勢,這是因為2月份有春節假日效應的刺激,加上疫情影響較小,所以表現優于3月份。
與2020年3月相比,北京和廣州的客流指數分別上升了49.5%和20.7%。
05
一線城市周客流同比趨勢
▲ 數據來源:先訊美資全球大數據平臺,中國區分析
3月份,從周客流指數同比趨勢來看,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客流在3月的第二周開始大幅滑落。
由于3月初上海開始受本土病例的侵襲,之后病例逐漸增多。從圖中可以看出,客流指數節節下滑,四周的表現低于全國總體表現,在第四周,由于大多數小區已經處于嚴格的管控狀態之下,客流指數直降到92.7%。
總體來看,3月份,由于北京和廣州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故客流指數表現優于上海和深圳。
06
一線城市周客流環比趨勢
▲ 數據來源:先訊美資全球大數據平臺,中國區分析
3月份,從周客流環比指數來看,北京的表現最優,第一周實現了9.1%的環比增長。
從圖中也可以明顯看到深圳客流指數的變化。因為第三周城市處于嚴格的封控狀態,所以客流指數下滑最為嚴重,周客流環比下滑了92.5%,從第三周開始,隨著城市逐漸解封,零售客流指數明顯上升,直至第四周出現反彈,周環比指數上升4.5%,完美逆襲。
前面已經贅述過,上海由于新增病例的影響以及封控措施的實行,客流指數與2月份相比,遭遇斷崖式下滑。我們相信,隨著防疫措施的不斷完善,待上海解封后,被壓抑的零售需求會充分釋放。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