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熟食連鎖品牌一手店開新店,探索混搭新模式?
堂食被叫停,許多餐廳開始賣起了自家的半成品菜,沒想到把熟食店的生意“搶了”。
隔壁的“好鄰居”,一夜之間成了“對手”,這樣的隱形大戰每天都在餐飲業上演。
近期,知名熟食連鎖品牌一手店就將熟食和烘焙相結合,開了一家全新模式的融合店。
一邊賣哈爾濱紅腸,一邊賣日式吐司,還推出了好幾款“熟食+烘焙+茶飲”的套餐,涵蓋早餐、午餐、下午茶多個時間段。
究竟,一手店是如何融合熟食、烘焙和茶飲的?這背后又暗藏著怎樣的增長新思路?快和職餐網記者一起來看看!
“東北紅腸+日式吐司”,
熟食老字號跨界開新式烘焙店!
一手店成立近30年,早已成為熟食領域的頭部品牌,在北京、沈陽等地擁有多家線下門店,店里主打紅腸、熏雞、醬肘子等各種鹵味。
但現在,它從一家熟食鋪子“搖身一變”,成了面包店,用“紅腸+吐司”的新奇搭配開啟了跨界之路。
1、新店走小清新日系風,設有堂食區
北京這家“一手店?日式鮮吐司”就開在世紀金源的對面,但整個店面裝修已經完全看不到從前老一手店的影子。
新店風格非常年輕化,黃白主色調,大落地玻璃窗,窗外設有花壇、綠植、噴泉,營造出一片小清新的感覺,整體有些偏日系風。
門店外圍正面寫著BAKERY,側面則標有“吐司、牛角、紅腸、黃雞”的字樣與圖案。里面一邊賣肉一邊賣面包,有種中西結合的感覺。
臨窗還有幾組休息座椅,供顧客堂食。
2、既賣吐司、牛角、歐包,也賣哈爾濱紅腸、醬全雞
產品上,門店主打“吐司、牛角、紅腸、黃雞”,一邊區域賣烘焙產品,一邊區域賣熟食。
其中光吐司就有八九種,有北海道招牌吐司、紫薯麻薯吐司、菠菜雞肉吐司、蔓越莓吐司、黃金南瓜吐司等。
除了吐司,店里面包種類也很豐富,包括歐包、麻薯、三明治等。而且名字都比較有特色:“芒著想你”“榴蓮忘返”“腸相思”“蕉巧可人”“莓吃后悔”……基本上聽名字就能猜到產品的口味。
而熟食區,保留了一些一手店的招牌熟食,有哈爾濱紅腸、馬哈魚、醬全雞、豬肘子等。
此外,門店還提供咖啡、水果茶、港式奶茶、豆漿等飲品。
3、吐司價格13元-39元不等,牛角16~28元不等,整體偏貴
在價格上,多數消費過的顧客都覺得門店價格偏貴,性價比不是很高。
吐司價格在13元到39元之間,最貴的北海道招牌吐司39元/個,最便宜的全麥吐司13元/袋,其余的,菠菜雞肉吐司36元/個,蔓越莓吐司28元/個。
杏仁牛角22元/個,抹茶生巧牛角28元/個,這個價格比專門賣牛角的牛角村產品還貴一些,后者的杏仁牛角售價是18元,奶黃流心牛角售價20元。
此外,飲品的價格也不低,豆漿16元一杯,港式奶茶26元一杯,咖啡價格則在26到32元之間。
4、推出單雙人早午餐、下午茶套餐
一手店公眾號顯示,店內還推出了多款單雙人早午餐和下午茶套餐,套餐里面包含烘焙新品和經典熟食,外加一杯或者兩杯飲品,售價在16元至59.8元之間。
例如,雙人A套餐“2杯480ml的豆漿+哈爾濱紅腸110g+白/全麥/蔓越莓吐司3選1”,售價29元。
雙人下午茶套餐,里面包含兩份熟食、兩個面包、兩杯飲品,售價為59.8元一份。
5、半年前已在哈爾濱、沈陽、三亞等地試水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0月份,一手店?日式鮮吐司就已經在三亞開店,去年年底又接連在沈陽、哈爾濱開了新店。
或許是新店模式在前面幾座城市得到了驗證,4月才開啟了北京門店的測試。
一手店?日式鮮吐司店員透露,未來還將開設更多主打烘焙產品的門店。
老牌熟食鋪子的跨界之路,創新在哪兒?
一手店一直深耕熟食領域,但從目前市場看來,香腸、紅腸等熟食制品增長放緩,甚至有下滑趨勢,老品牌也難免陷入增長瓶頸。
像許多其他餐飲品類一樣,跨界正成為很多品牌探索升級的選擇,如今一手店也開始走這條路了,只是從熟食跨界到烘焙“跨”得有點大。
1、入局烘焙圈,瞄準年輕消費群體
初次跨界,一手店選擇了時下風頭正盛的烘焙,整個門店風格也改頭換面,不難看出它已經瞄準了更為年輕的消費群體。
近兩年,烘焙可謂是資本和市場的“寵兒”。根據百煉智能提供的數據,2021年間烘焙甜點門店的開店率達到了121.32%,成為了2021年餐飲行業中唯一開店數大于關店數的品類。而且,2021年新中式烘焙領域的融資事件達10余起。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為了一塊點心、一塊歐包去大排長隊,甚至不惜高價從黃牛手中購買,烘焙甜點已經成為年輕人們的解饞休閑必備品之一。
而反觀熟食領域,消費群體中老年人偏多,一手店雖然擁有較好的市場基礎,但奈何整體熟食制品增長放緩,如果還嚴守從前的老年客群,勢必會增長乏力。
而加入烘焙賽道,能為門店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到店消費。北京的一手店?日式鮮吐司開業才一個月,從大眾點評上目前的評價來看,有不少面包愛好者是專程過去打卡的。在小紅書上搜相關關鍵詞,能看到三亞、哈爾濱、沈陽等地眾多年輕人打卡測評的帖子。
2、新增堂食區和下午茶套餐,開辟休閑社交場景
一手店?日式鮮吐司不僅在門店新增了適合雙人對坐的堂食區,而且還推出了多個單雙人早午餐、下午茶套餐,這些轉變都讓門店的“休閑屬性”增強了。
從前的一手店作為熟食專賣店,做的是家庭餐桌、佐餐賽道的生意,顧客大多數都喜歡將紅腸、熏雞買回家吃,即買即走,消費時段與頻次較為單一。
如今在新店,顧客買了產品之后不僅可以帶走,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坐在店里吃,這樣一來,門店就不單是熟食專賣店,更是一個可以滿足顧客社交需求的新場所。
而且,烘焙產品搭配上豆漿或者咖啡,還可以滿足年輕人的早午餐需求,消費時段就被拉長了。
3、“紅腸+吐司”,組合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
對于一手店而言,選擇大熱的烘焙雖然能吸引年輕客群,拓寬門店消費場景,但是東北紅腸和日式吐司,原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類產品,這樣的組合,消費者接受起來也許需要一定的時間。
從前一提起一手店,大家自動想到的是哈爾濱紅腸、熏雞、醬肘子等各種熟食鹵味,不想做飯的時候買一些帶回家,或者需要下酒菜的時候也會進店。但現在,一手店從熟食專賣店變成了烘焙店,不少人對其的品牌認知都還沒轉變過來。
就拿北京這家店來講,有不少顧客稱,從旁邊經過乍一看以為是哪家新店和一手店共用了一個位置,“很驚訝買了多年的熟食店竟然開始賣面包了,那是不是甜面包也會有一股肉香呢”。
熟食與烘焙品類的客戶群體、供應鏈、經營都存在差別,一邊是咸口的紅腸、熏雞,一邊是甜甜的面包吐司,如何能夠讓二者“完美”結合,將是擺在一手店面前的挑戰。
職業餐飲網總結:
打敗你的很可能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隱形“對手”!
當下各行業之間跨界成風,餐飲經營的邊界正在逐步被打破。
雖然“紅腸+吐司”的搭配前所未有,一手店的新店型未來能否跑通也完全有待市場驗證,但任何嘗試和創新,都需要“膽量”,邁出了第一步,就有發現“新大陸”的可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