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亞洲一號”落地義烏、溫州
今年京東618期間,京東物流在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義烏和溫州,接連落成的兩座“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正式投入使用,加上此前已經投用的杭州“亞洲一號”,浙江率先成為京東物流在同一省內三座城市投用亞一的省份。
三座“亞洲一號”分布在浙北、浙中、浙南,形成穩固的三角之勢,覆蓋全省并輻射長三角地區,與省內及周圍省市的倉群構成一體多面的物流倉配網絡,隨著義烏、溫州亞一投用,浙江省內京東自營訂單當日達或次日達的比例將達約95%,而且浙江省每年家庭使用的約六成食用油及筆記本電腦都將從京東物流倉群發出。
義烏、溫州“亞洲一號”的落成,是京東“織網計劃”的最新成果,不僅將進一步暢通城鄉物流,提升“包郵區”消費者體驗,還將通過軟件、硬件及系統集成的“三位一體”供應鏈技術和一體化供應鏈能力,助力當地中小商家轉型升級,推動長三角經濟圈協同發展,加速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包郵區”消費體驗再升級,京東自營訂單當日達或次日達比例將達約95%
亞一園區是京東物流“織網計劃”中智能新基建的代表,此次新投用的義烏、溫州兩座亞一,配置了全球領先的AGV揀選機器人、交叉帶分揀機、高速分揀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等,依托軟件、硬件及系統集成的“三位一體”供應鏈技術核心優勢,通過數智化物流設備提供商品暫存、訂單揀選、分揀配送等全鏈條服務。
義烏亞一的“地狼倉”中,100多臺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地狼”AGV搬運機器人,采用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二維碼+慣性導航方式,用“貨找人”顛覆了傳統“人找貨”的揀選模式,相比于傳統方式,效率提高了3倍。此外,義烏亞一還擁有業內先進的智能分揀中心,最大分揀處理能力超過100萬件/天,分揀中心進出快件最快只需十幾分鐘,效率能達到人工分揀的5倍。
溫州亞一作為集成大件、中小件倉儲、分揀中心、轉運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園區,后續也將配備高速矩陣分揀系統、交叉帶分揀系統、閣樓貨架、皮帶輸送系統等自動化物流設備。隨著倉揀一體的亞一園區落地,消費者下單購買的商品,從貨架揀出、包裝及貼好配送地址面單后,能夠以極快的速度分配到對應運輸車輛,并通過豐富的運輸網絡,第一時間配送到消費者手中。
兩座亞一投用后,將進一步提升浙江乃至長三角地區的物流服務時效和消費體驗,浙江省內京東自營訂單當日達或次日達的比例將達約95%,而且浙江省每年家庭使用的約六成食用油及筆記本電腦都將從京東物流倉群發出。包含3C電子產品、日常生活物資、美妝個護等在內的100多個品類,百萬級SKU的海量商品,將極大滿足浙江當地居民對高品質服務的消費需求。
從“通脈”到“造血”,產業鏈與供應鏈融合發展助力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浙江地理位置優越,既是陸上的南北樞紐,也是內陸河運的樞紐,自古以來,浙江就因商貿而富饒。義烏則是浙江乃至中國商貿的一張“名片”,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興商建縣”、“雞毛換糖”到早在2000年左右就擁抱互聯網,并搭上快遞物流行業發展的快車,義烏已經形成了電商貿易的產業集群。據了解,義烏僅登記在冊的電商主體就已超過20萬家。
義烏和溫州兩座亞一投用后,浙江率先成為京東物流在同一省內三座城市落地亞一的省份,杭州、義烏、溫州三座亞一與京東物流在浙江11個地市設立的多個中心倉、衛星倉和分揀中心,構成一體多面的物流倉配網絡,在全面帶動當地傳統產業鏈與供應鏈的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在助力眾多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詹宏磊經營的義烏億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海”)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億海在京東平臺開設有主營廚具的“康巴赫官方旗艦店”等多個家居用品店鋪,與京東物流合作近八年來,從最早的快遞運輸,逐漸向倉配一體的供應鏈合作深入,目前,億海已經入了京東物流全國倉,也包括義烏和溫州兩座亞一。
“這一波疫情,更讓我意識到了物流供應鏈的重要性”,詹宏磊說,過去很多義烏商家追求薄利多銷,但這幾年隨著疫情影響和流量見頂,當地有越來越多商家開始重視供應鏈管理,也在追求客戶體驗的極致化,“這樣才能做可持續的生意,才能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據悉,為了助力更多中小商家提升供應鏈效率,京東物流一方面,通過供應鏈基礎設施的布局與京東快遞產品能力加持滲透,帶動當地快遞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傳統“包郵區”快遞行業轉型;另一方面,還在倉儲模式上探索多樣化創新,大力推廣倉倉合一、廠倉合一、店倉合一,以及云倉等創新業態,在商品最先一公里出庫、最后一公里前置等方面加大布局力度。詹宏磊透露,“億海在義烏有2700平的倉庫,目前我們也在跟京東物流合作籌劃搭建云倉,讓當地更多的商家能使用京東物流的服務!
助力構建長三角高效循環、一體聯動的物流體系,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貢獻加速度
從區位上看,杭州、義烏、溫州分布在浙北、浙中、浙南,形成穩固的三角之勢,覆蓋全省,而義烏所在的金華市又有“浙江之心”的區位優勢;從國家戰略上看,2021年,溫州入選“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而早在2019年義烏就已經成為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為浙江加快建設“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就在日前,義烏又剛剛出臺《義烏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在產業協同創新、交通設施互聯、公共服務共享等方面,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義烏、溫州亞一的連續建成投用是今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織網計劃”最重要的布局成果,意味著長三角地區在公共物流服務領域發展進一步均衡,區域一體化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4-5月上海疫情反復時期,京東物流迅速規劃、靈活調配義烏亞一分揀中心的能力,靈活承接上海松江分揀中心的貨物處理工作,極大紓解了上海地區的訂單處理壓力,為整個華東地區的供應鏈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2014年京東物流第一座“亞洲一號”落地上海到今年義烏、溫州兩座亞一的接連投用,京東物流形成了世界范圍內規模領先的智能物流倉群,成為智能物流發展的標桿。與此同時,多座亞洲一號的快速建設和產業聚集效應也形成了令人矚目的“亞一生態圈”,從解決就業到人才培養,彰顯了強大的輻射覆蓋功能及產業帶動效能。
據悉,京東物流在長三角地區已經落地運營的7座“亞洲一號”,不僅為江浙滬本地和皖贛豫等周邊省份新增了數萬個工作崗位,促進了區域人才的有機循環流轉;而且通過構建完善的下沉物流基礎設施和上行產地產業帶渠道,還在帶動著更多產地產業帶的高質量發展,包括義烏的拉鏈、永康的五金、寧波的文具、杭州的服飾、溫州的鞋帽等在內的眾多傳統制造產業也將在一體化供應鏈的加持下煥發新的生機。
當前,隨著商業變化與疫情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一套更加高效、敏捷、智能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凇叭灰惑w”的供應鏈技術和一體化供應鏈能力,京東物流也將持續提升基礎設施和數字技術合力鍛造的高效運營的剛性,服務消費者和企業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柔性,還有隨時應對疫情、國內外局勢等外部不確定性沖擊的韌性,發揮新型實體企業價值,以物流全環節的智能化推動技術創新應用,用物流樞紐集群化建設帶動經濟圈和城市群發展,打造中國智能物流的“世界標桿”,也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增磚添瓦。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