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集團被指“售假”?官方回應來了
近日,一則民事判決書引起多家媒體的關注。
該判決書由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出,內容顯示,廣東快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向某消費者退還貨款5180元,并賠償51800元,該案件為消費者于2020年7月在“K+會員”平臺(下稱“K+”)購買20支Dior迪奧口紅被認定為贗品所致。針對此事,廣東快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正面回應。
廣東快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快客”“KK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KK集團一直非常重視消費者的體驗及權益,因此自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堅持從品牌方直接采購產品,并采用‘買斷制’在旗下門店上架各類產品,以從根源上把控產品品質。這與‘K+’及線上電商通常采用的‘平臺下單、供應商直接發貨’的線上模式有著根本不同。”
對于“K+”被指售假一事,該負責人回應稱,“K+”并非公司旗下品牌,亦與線下實體店品牌“KK館”“KKV”無任何關系。對方表示,“K+”是KK集團前員工在2020年開展的創業項目,因其前身為“KK館電子商城”,因此容易被外界誤解為與KK集團有關。事實上,自2020年5月“KK館電子商城”更名為“K+”之后,實際運營主體一直為廣東騰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騰客網絡”),KK集團并未參與實際運營,與其也無業務往來。
針對上述說法,騰客網絡負責人江煜輝表示,“K+會員”項目確實為騰客網絡團隊運營的平臺。據江煜輝講述,他自2020年初離開KK集團后創辦了騰客網絡,后與KK集團協商,希望接手KK集團的“KK館電子商城”。由于KK集團的主要精力在線下門店運營,也基于雙方的信任,遂迅速達成了合作。
合作達成后,騰客網絡決定在2020年5月將“KK館電子商城”升級為“K+”,并同步啟動了遷移工作。據江煜輝提供的遷移資料顯示,2020年6月微信小程序即完成了從廣東快客向騰客網絡遷移的申請及審批,但由于平臺的整體遷移涉及內容、技術、程序等較多環節,因此直到8月份才正式完成移交。
那么,既然平臺已經轉移給騰客網絡,法院判定的賠付主體單位為何是廣東快客而非騰客網絡呢?
針對這一問題,相關法務人士分析認為,由于該案件發生于“K+”從廣東快客向騰客網絡的遷移過程中,因此從法律關系上,法院判決廣東快客承擔相應責任。對此,廣東快客相關負責人表示,KK集團自成立以來就非常重視產品質量的把控以及消費者體驗,秉持著對消費者負責到底的態度與合規經營的理念,公司服從法院判決結果,已及時向該消費者退還相關貨款,并賠償相關款項。
快客向購買方代表轉賬截圖證明
于消費者而言,平臺方是產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也是產品質量的最后一道防線。“K+”作為平臺方,為何會出現假貨?
對此,江煜輝直言:“我們為內部供應商管理不嚴給消費者造成的困擾深感抱歉,騰客網絡作為平臺方有監管不力的責任”,江同時表示,此事系由合作供應商的內部管理不善所致。據查詢,該供應商為2015年在杭州成立的某網絡科技公司,專注于全球貿易的B2B平臺,并已完成數千萬金額的融資,為國內知名的跨境電商平臺。
根據江煜輝告知,該供應商向在 “K+”下單的買家提供了大量不符合質量的贗品貨物,造成“K+”巨額損失。上述口紅自該供應商直接發貨給買家,此買家收貨后認為上述口紅系假冒偽劣產品,并進行起訴對騰客網絡造成巨額損失。該案件以該網絡科技公司向騰客網絡進行賠付后,雙方調解結束。
該消費者購買口紅的時間是2020年7月20日,正值平臺交接期,因此導致廣東快客受牽連承擔相關責任,江煜輝也表示歉意,并積極配合廣東快客與消費者溝通協商處理。
此外,還需注意的是,該事件中一共有12位消費者買到假口紅,但目前僅有兩位消費者拿到賠償。廣東快客回應稱,公司一直在積極與另外10位消費者協商解決賠付的問題,已經進行多次協商,但始終未能達成一致;公司希望通過友好協商解決,但如果私下溝通無法滿足對方訴求,將不排除交由司法程序解決的可能性。
廣東快客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對于目前出現個別將KK集團與“K+”進行關聯,有意引導KK集團及旗下品牌售假的不實言論,公司將保留對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同時也歡迎廣大消費者及具有資質的媒體對公司進行監督,而不是聽信個別謠言的一面之詞。
目前,手機端已經搜索不到“K+”小程序。關于該平臺的運營情況,騰客網絡負責人江煜輝表示,因運營效果未達預期,“K+”已于2021年關停。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