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合力超市集團董事長李德祥:合心齊力 惠民興農
“從在開陽縣建立第一家超市,到現在擁有上百家大型連鎖超市,22年來,合力集團走過了一段又一段路。站在新起點,我將帶領合力集團全力以赴,努力豐富市民的‘菜籃子’,幫助農戶鼓起‘錢袋子’,走出一條合心齊力、惠民興農的‘好路子’。”7月底,貴州合力超市集團董事長李德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我有過3次創業經歷。”李德祥說,他從小在遵義農村長大,那時家里條件不好,早早外出務工,做過買賣,當過司機,不過收效甚微,最后回到家鄉開起了皮衣店。憑借“免費保養、免費保修”的服務條款,皮衣店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銷量十分可觀,李德祥也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后來,皮衣市場過于飽和,李德祥思慮再三,決定轉型開辦超市。于是,2000年8月,第一家合力超市在開陽成功開業。
貴州合力超市集團董事長李德祥
“只有真真正正的貨和實實在在的價,才能贏得顧客的認同。”過去的經歷,讓李德祥悟出了這個深刻的道理,而“貨真價實”的理念也伴隨著李德祥的創業歷程成為了合力超市集團的發展宗旨。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出臺,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李德祥助農興農的想法就更強烈了。“當時我就在思考,我能做點什么幫助農村群眾增加收入、早日脫貧。”李德祥和團隊通過多次調研,最終提出了“農戶+合作社+超市”的合作方案,“我給采購團隊提出了一個要求:向老百姓采購,哪里有滯銷農產品,哪里就有合力人。”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德江縣川巖村村民簡永濤和村民們種植的西蘭花滯銷嚴重,合力超市了解情況后主動與他們對接,幫助他們拓寬銷路,解決銷售難題。在合力團隊的長期合作幫助下,銷路打開了,收入不愁了,簡永濤的種植基地也越辦越紅火,還帶動了周邊60余農戶加入。如今,川巖村已建立1400畝“菜籃子”工程基地,并種植了豇豆、豌豆尖、萵筍、線椒、黃瓜等,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合力惠民生鮮超市內,貴州扶貧農產品消費專區擺滿了各種生鮮果蔬
鼓起了農戶的“錢袋子”,還得豐富市民的“菜籃子”。在李德祥及其團隊的帶領下,合力超市嚴格遵守國家《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在全國范圍內采購優選好品,重點選購省內優質農特產品,及時上架季節性商品供客戶選擇。在價格方面,合力超市堅持“惠民價”:從源頭采購,確保拿到第一手價格。“政府對于我們的合力惠民生鮮超市給予了10年房租補貼,我們把這部分補貼轉化為惠民價,讓利于消費者。”李德祥表示,在超市內銷售的200多種菜品中,有40種嚴格執行政府制定的惠民價格。
經過20多年發展,合力集團已在全省開設超市門店近百家,為一萬余人提供就業崗位,成為貴州省內標準高、規模大的本土連鎖零售企業。“合力集團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合作伙伴的互幫互助,更離不開每一位奮斗的合力員工。”面對合力集團取得的成績,李德祥始終懷著一顆感激之心,正如他所說:“合心齊力,是為合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