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和君樂寶的高端化之戰:飽和覆蓋,細分化占位
“飛鶴、伊利、蒙牛和君樂寶都在通過布局高端化,尋找新的增長點”。
確如業內人士所看到的那樣,像飛鶴的超高端產品飛鶴“星飛帆”和“臻稚有機”,售價近幾年一路上漲到450~500元/kg,為全行業最高;伊利旗下的金領冠品牌持續布局高端化;蒙牛和君樂寶也在不同的細分領域進軍高端化。
為什么市場增速放緩時,高端化成為各家廠商突圍的路徑。事實上,這得分價格和價值兩方面看。
高端化,意味著高價格,也就能打開企業的利潤空間,為經營發展提供更充足的糧草。像以高端化產品為主的飛鶴,毛利高達70.28%,吸金能力強勁。
站在更長遠的發展角度,高端化很大程度上能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這是更為關鍵的。
那么如何樹立高端化形象呢?《一點財經》認為,需要在消費者心智里植入高端化定位,確保產品在心智里占據真正有價值的地位。
在此過程中,核心要領是“第一法則”——在顧客心智中區隔于競爭對手,成為某領域的第一。
歷史表明,第一個進入消費者內心定位的品牌,所占據的長期市場份額通常是第二個品牌的2倍,第三個品牌的4倍,并且這個比例不會輕易改變。
就像人們大部分都知道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鮮少人知道是第二是哪一座。
至于如何在國內消費者心智中展開競爭,奪取高端化陣地,各家國產奶粉品牌都使出了不同打法。
接下來,《一點財經》將推出系列文章,講述中國奶粉的高端化之戰。
本篇為該系列報道第三篇《蒙牛和君樂寶的高端化之戰:飽和覆蓋,細分化占位》。
? 第一篇 | 飛鶴奶粉高端化之戰:在消費者心智里植入價值的種子
? 第二篇 | 伊利奶粉的高端化之戰:雙品牌沖鋒
跟伊利一樣,蒙牛在奶粉業務布局上,也選擇了高端成人領域。
去年,蒙牛收入達881.415億元,同比增長15.9%;歸母凈利潤為50.255億元,同比增42.6%,創下了近5年增速新高。
其中,奶粉業務實現收入49億元,同比增長8.2%。具體看,奶粉收入主要來自雅士利品牌及貝拉米業務。
而奶粉收入的增長,背后主要是成人奶粉業務在發揮推動力。去年,蒙牛開發出多款高端成人奶粉,其中蒙牛悠瑞全系列中老年奶粉研發升級,向高端化發展的同時深挖了細分市場。
成人奶粉的市場紅利很明顯,去年雅士利成人奶粉銷售增長了76%,拉動了雅士利整體20%的收入增長。
不過,從蒙牛各項業務來看,奶粉業務8.2%的增速算是最低的之一了。去年,其液態奶業務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12.9%,冰淇淋業務42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都比奶粉業務高。
這其實暴露出,蒙牛在沖擊高端化上的經營短板。
企業在進軍新領域時,要學會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
做正確的事,就是要找準方向。蒙牛避開競爭激烈的嬰幼兒奶粉,從成人奶粉領域切入無疑是在做正確的事。
但是,蒙牛在雅士利的整合上存在不足,讓其增長始終保持在低速。
2013年,蒙牛收購奶粉品牌雅士利。雅士利的業績從2013年的38.90億元年收入滑落到2016年的22億元,凈利潤變為虧損3.2億元。直到2018年~2020年,雅士利的凈利潤才從0.52億元爬升至1.01億元,但到了去年雅士利又變成凈虧損0.81億元。
蒙牛在收購雅士利后,沒有在經營上做的足夠出彩,其奶粉高端化的進程相對較緩慢。但也能看到蒙牛在嘗試做出變革,近期市場不斷有消息傳出蒙牛可能會私有化雅士利。
私有化,能讓企業擺脫資本市場的壓力,真正沉下心來研究經營。這對于蒙牛和雅士利來說,都是項利好。
跟蒙牛相似,君樂寶也是在細分領域上沖擊高端化,只是它瞄準的領域更多元化。
前不久,君樂寶宣布推出首款純羊奶粉“臻唯愛”。這是一款頂配羊奶粉,劍指高端市場。在更早之前,君樂寶還推出了優萃有機奶粉等超高端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君樂寶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自稱為奶粉界的“價格屠夫”。2014年,君樂寶進入奶粉行業之時,以生產低于市場正常價格的售價為130元的奶粉而出名。
不過,這場價格戰很快就消失了。到現在,君樂寶已經變成了高端化的支持者。
眼下在“超高端奶粉”市場上,君樂寶已經針對不同階段、不同消費需求打造了廣泛的產品布局。
在這種產品布局背后,君樂寶的戰略是“飽和覆蓋”,也就是在超高端奶粉市場形成多元化和細分化占位,最終建起產品的護城河。這樣能占據消費者心智中的各個角落,讓品牌實現更大程度上的曝光。
各個出擊,最終聚成一團火。
這團火還有一個更高的戰略任務——推動君樂寶的IPO。
前不久,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仲巖表示,已經啟動IPO上市項目,爭取在2025年完成上市,并在當年力爭銷售額達到500億元。
根據市場測算,去年君樂寶銷售收入在兩百億元。要完成500億元,君樂寶需要在四年內再造“一個半君樂寶”,未來四年年復合增長率最低需要達25.28%。
照此來看,君樂寶的壓力不小。而持續布局超高端產品矩陣,能夠更大程度上提升銷售收入推動IPO目標的實現。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