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夜經濟”穩步復蘇,8月夜間堂食訂單增長14%
日前,第二批國家級夜間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以下簡稱“集聚區”)名單正式公布,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朝陽區歡樂谷等123個集聚區入選。
連日來,多地紛紛出臺相關舉措,鼓勵夜間餐飲、文化娛樂、旅游等活動,激發夜間消費活力,持續釋放消費潛能。夜經濟豐富了城市生活,也帶動了本地中小商戶發展。
▲第二批國家級夜間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正式公布。圖源:國家文旅部網站
根據美團數據,8月至今,全國夜間堂食訂單環比增長14%,休閑娛樂訂單增長11%。通過外賣購買日用百貨、生鮮食雜等商品的即時零售訂單也有明顯增長。不少增幅大的商圈,均出現在上述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名單中。
“夜經濟的價值,在于順應消費者即時需求,延長商戶經營時間,創造新的市場增量。”美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從平臺數據看,隨著夜間消費需求激增,餐廳、便利店等各類商戶均主動延長了營業時間”。
夜間堂食消費穩步復蘇,大閘蟹訂單增長161%
“晚上八點餐館都要排隊20分鐘,電影院上座率也超過了一半。”多次打卡環球影城的鄧曼麗(化名)感慨,現在環球影城工作日夜間的人氣,堪比以前節假日的白天時段。環球影城所屬的北京環球城市大道,位列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
今年5月,北京環球城市大道暫時關閉,目前恢復限流開放1個月。數據顯示,自6月北京恢復堂食以來,多地商圈夜間堂食、休閑娛樂消費持續增長。根據美團數據,8月北京夜間堂食訂單環比增長18%,超過白天的15%。
▲北京環球度假區6月25日起逐步恢復限流開放。圖源:北京環球度假區網站
北京是當前全國夜間經濟恢復的一個縮影。近日,全國各地均采取消費券和鼓勵新業態等措施,推動城市夜經濟,激活本地消費活力。從數據上看,8月夜間堂食、休閑娛樂和外賣消費,較7月均有明顯增長。
美團數據顯示,8月1日至8月28日,全國夜間堂食訂單量同比增長35%,休閑娛樂訂單同比增長27%,均高于白天增速。暑期即將結束,8月的消費也比上個月更有活力。
秋日將至,消費者的口味發生了變化。8月以來,全國夜間堂食訂單量環比增長14%。海鮮消費強勢復蘇,部分消費者已經開始吃蟹,“大閘蟹”訂單環比增長161%。全國高溫持續多日,外賣訂單中飲品增幅最大,酸奶、咖啡和奶茶位居前三。
多地商圈人潮涌動、燈火通明。美團數據顯示,8月以來,全國夜間休閑娛樂訂單環比增長11%。長沙市五一廣場、武漢市光谷魯巷、重慶市觀音橋,武漢市江漢路步行街,以及南京市新街口地區,訂單量排全國前五位。論及增速,安徽省宿州市三個商圈排名前十。
夜間即時需求更加旺盛,植物花卉訂單增長37%
除了出門吃夜宵,逛商場,不少消費者還會“外賣點一切”,滿足夜間即時需求。
“晚上幾個朋友來家看球,提前上美團點了一打啤酒,到了還是冰的。”青島人王秋(化名)剛到上海工作三個月,發現純生原漿啤酒保質期短,傳統電商平臺很少售賣。現在,他習慣通過即時零售平臺下單,本地發貨、30分鐘送到,剛好。
美團數據顯示,8月以來,全國夜間即時零售訂單環比增長10%,超市便利、水果生鮮、植物花卉位列訂單量前三。增速方面,受旅游熱和七夕節影響,運動戶外訂單增長51%,植物花卉訂單增長37%,分別排全國第二和第四。
▲8月以來,北京夜間即時零售訂單中,運動戶外和鮮花品類增長較快。
“明早就要出發了,突然發現丟了一只手套,趕緊打開了手機。”劉波(化名)是資深“驢友”,每次騎行前都會清點物資,發現少東西直接點外賣,“不是太冷門的商品都有,重點是晚上也能送到,不用起大早買了”。
即時零售不僅豐富了年輕人的生活,也為本地實體商家帶來新訂單。
昆明一家鮮花店店主說,年輕人通過即時零售平臺買鮮花,讓小店生意不斷,3個月售出8200多單,“為了適應年輕群體夜間的消費習慣,暑期我們門店實行店員兩班倒,主動拉長營業時間,希望把線上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量”。
2021年,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啟動集聚區建設工作,去年11月確定了第一批120個集聚區。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43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其中,四川共有13個集聚區,滬、蘇、浙、魯、渝五地均有12個集聚區。
業內人士分析稱,除拓展線下文旅產業鏈之外,各城市也綜合應用了數字經濟新業態以激活本地經濟發展。線下充分的本地供給,為居民便利生活創造了條件。而扎根本地的線上團購、即時零售等新消費模式,則進一步激發了夜間需求,為實體商戶創造了市場新增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