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植物基,香飄飄這次能趕上早集嗎?
來源/消費界
作者/凜凝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會選擇“繞了地球40圈”的香飄飄嗎?
多數人的回答大概是“否”。沖泡類奶茶,在茶飲店鋪開遍街道的今天,吸引力已經大幅下降。但沖泡界元老香飄飄顯然還在掙扎。最近,它將目光投向了“植物基”。
10月17日,香飄飄發布公告稱,與燕麥奶品牌OATLY達成合作,將共同進行燕麥植物基飲料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受此消息影響,10月18日,香飄飄漲停。
此舉無疑是香飄飄加快尋求的轉型方向。近年來,香飄飄業績持續下滑。2022年上半年,香飄飄實現營收8.59億元,同比下滑21.05%,凈虧損1.29億元。其中,核心業務沖泡類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1.37%。
沖泡類奶茶市場見頂。牽手飲料屆的最新香餑餑OATLY,對香飄飄來說,健康茶飲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01
健康化戰略新布局
香飄飄牽手OATLY,兩家將如何合作?
根據公告顯示,兩家將共同成立項目公司。香飄飄將以1400萬元人民幣的對價認購項目公司的新增注冊資本額1400萬元人民幣,從而對應增資后項目公司40%的股權。未來,雙方將共同研發蘭芳園以及OATLY INSIDE的預包裝植物基飲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咖啡和奶茶。
如今,雙方先期已經開發2款奶茶及2款咖啡產品產品。據香飄飄內部人士介紹,上述產品是杯裝的即飲產品,而不是沖泡類產品。目前已經上線的產品為蘭芳園燕麥奶奶茶,有鴨屎香和鐵觀音兩種口味。
OATLY是當前最炙手可熱的健康品牌。而香飄飄與OATLY的合作,也是其健康化戰略的關鍵一步。香飄飄方面表示,這將促進香飄飄整體業務健康化升級,真正落地企業的健康化戰略。
“健康化戰略”是今年開始香飄飄全面啟動的變革,具體將從業務布局、產品開發、品類拓展等方面著手。而這背后,則是香飄飄面臨營收利潤雙降困局,而不得不進行的轉型努力。
根據公司半年報,2022年上半年,香飄飄實現營業收入 8.59 億元,同比下降21.05%;歸母凈利潤-1.29 億元,同比大降 107.57%。
其去年業績也不容樂觀。2021年,香飄飄全年營收比前一年減少7.83%,為34.66億元,全年利潤也降至2.23億元,低于上市前的水平。
被稱作“奶茶第一股”,香飄飄的過去不可謂不輝煌。新世紀后,奶茶開始從港臺火到大陸,由低價的奶精、香精制成的香甜奶茶既有廣大受眾,又有高額毛利,一時開滿大街小巷。香飄飄的創始人蔣建琪則另辟蹊徑,瞄準杯裝奶茶領域。
2005年,香飄飄推出首杯固體沖泡奶茶,又大額投入營銷,打造“一年賣出3億杯,杯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1圈”的經典廣告語,業績年年攀升。作為杯裝奶茶首創者,香飄飄穩居行業老大,約占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風頭無倆。
2017年,香飄飄登陸上交所,成為奶茶行業首家上市公司,當時市值在80億左右。同年,香飄飄布局即飲領域,推出子品牌MECO蜜谷和蘭芳園,并將二者定位為中高端,將“0脂肪、0 添加色素”作為賣點。
不過,2017年前后,也正是新茶飲品牌開始冒頭之時,如喜茶于2016年從“皇茶”改名而來,奈雪的茶成立于2015年。新茶飲攻占市場,固體沖泡飲料市場逐漸見頂。2019年8月,香飄飄市值達到歷史最高的160億,此后就是不斷的下坡路,如今市值僅余不足50億元,較巔峰縮水7成。
02
“追風”的香飄飄
今年7月,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質問:公司死守已經觸及天花板的固體飲料奶茶,為什么就不能換個思路謀發展?
顯然,沖泡業務見頂,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但香飄飄要談轉型,也并不那么容易。
雖然MECO蜜谷和蘭芳園在市場上小有反響,但從產品構成來看,沖泡類飲料還是香飄飄的主體。2022年上半年8.59億元的營收中,沖泡類產品占到4.53億元,約占53%,即飲類產品實現營收3.88億元,同比下降5.94%。其中,果汁類飲品有3.58億,蘭芳園及其他產品僅有3000萬元。
香飄飄董秘在回復投資者時表示,“公司目前正堅定地推進轉型創新之路。堅持‘雙輪驅動’戰略,一是圍繞健康化、年輕化,推進沖泡產品的創新和升級,二是穩步發展即飲品市場,拓寬成長賽道。”
實際上,在“健康化戰略”之前,香飄飄已經有過多次創新嘗試。而這些年的破圈努力,幾乎都是跟著風口跑。
曾經熱門的功能飲料是其中之一。2021年10月,香飄飄發布公告稱與國內A股營養健康全產業鏈龍頭、主營高蛋白奶昔的金達威和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共同成立“金飄飄”,挖掘健康營養補充劑類產品、功能性食品及功能性飲料的市場機會。
與此次OATLY的合作一樣,市場似乎樂見其成。當時的公告發布后,香飄飄隨即漲停。后續,二者合作,推出了LEAN BODY高蛋白營養奶昔產品。
然而,從公告至今不足一年,要買到LEAN BODY高蛋白營養奶昔已經是一件難事。在LEAN BODY的淘寶旗艦店里,商品已經無法購買,月銷也顯示為0。至于功能類飲料的蹤影,尚在“挖掘中”。
氣泡水的熱度,香飄飄也不想錯過。
今年5月,香飄飄旗下品牌蘭芳園推出了0糖氣泡水“咸檸七”。一瓶氣泡水折后售價為6.25元,價格較氣泡水頭部元氣森林略高。
氣泡水市場雖然火熱,但競爭激烈。除了元氣森林等頭部品牌,奈雪的茶、喜茶、哇哈哈、農夫山泉等飲料大戶都想在這個細分領域分一杯羹。從銷量來看,咸檸七汽水也尚未獲得市場認可。
根據蘭芳園淘寶旗艦店顯示,整箱咸檸七月銷300+,同期元氣森林一種口味的飲料月銷也在2000+。在線下渠道,咸檸七汽水也還是陌生的新面孔。
香飄飄追逐市場的努力,從其研發投入方面也可以見得。2018年至2021年,香飄飄研發費用分別為883.6萬元、3103萬元、2342萬元、2805萬元,2022年上半年研發支出1245萬元。不過,若是對比營銷費用,研發支出只是九牛一毛。
相比早年一句家喻戶曉的“繞圈”廣告語,今天的香飄飄愛上流量明星,先后邀請王俊凱、王一博等進行代言。這同時意味著高昂的費用。
2022年上半年,香飄飄銷售費用2.88億元,僅廣告和市場推廣費就有1.3億元,是研發投入的十倍以上。這還是香飄飄控制銷售成本之后的結果——2018-2021年,其銷售費用分別為8億、9.67億、7.14億、7.4億。
入不敷出,虧損難免。雖有出新,但香飄飄依舊少一個“拳頭產品”,依舊難以為繼的沖泡產品還在苦苦掙扎。與OATLY合作的健康燕麥奶茶會是這個救星嗎?
03
植物基,火熱新賽道
雖說香飄飄愛追趕潮流,且總是趕不上早集,但它的嗅覺還是準確的。健康植物基,的確是當下最熱門的賽道之一。
植物基進入國內市場時間較短。根據星圖數據,2019年一季度,中國植物基市場銷售額僅有3.38億元的規模,但在次季就接近翻倍,達到6.85億元。到2021年,植物蛋白飲料已經超越即飲咖啡、功能飲料等品類,成為淘寶飲料類目銷量第6位。
其中,OATLY燕麥奶無疑是該領域的佼佼者,2021年在天貓+淘寶的銷售額接近2億元,遙遙領先其他品牌。2021年,OATLY在納斯達克上市,更加點燃了植物基市場的熱情。
作為乳糖不耐受者的牛奶代餐,燕麥奶以零乳糖、高纖維、低脂肪等健康特性快速“出圈”。而得益于與咖啡的成功結合,OATLY燕麥奶在國內成為“頂流”。
今年以來,OATLY成功推出植物基雪糕“麥輕雪”系列,又沖向茶飲界化身“聯名狂魔”,和益禾堂、ARTEASG、湊湊、椿風、書亦燒仙草等茶飲品牌一起推出新品。如今年3月底,OATLY與書亦燒仙草合作推出植物基新茶飲“山茶花燕麥奶”,收獲消費者喜愛。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OATLY,還有不少公司瞄準了“植物基”這一藍海賽道。單以燕麥奶論,國產新銳品牌Oatoat增長迅速,一番麥、奧麥星球、小麥歐耶等品牌也已獲得融資。
國內傳統品牌也不愿放過這個潛在的新增長點:伊利推出新品植選燕麥奶,蒙牛推出了高纖燕麥谷物飲料“宜多麥”,維他奶推出維他燕麥奶VitaOat,紛紛在2021年進軍燕麥飲料市場,雀巢也在今年加入,低調推出“雀巢燕麥飲咖啡師版”及“雀巢超級加燕麥奶”兩款產品。
若拓寬至植物基領域,市場參與者則更多。且看上市公司方面,佳禾食品已將植物基作為發展引擎之一。通過旗下子公司金貓咖啡,佳禾推出了植物基產品“艿大師燕麥艿”,并在推廣的附加菜單中附帶佳禾其他產品;同時,子產品“非常麥”目前已有原味、榛果、巧克力三種口味,據稱試銷效果良好,有望為公司帶來新增長點;“中國奶油上市第一股”海融科技也宣布推出巴旦木奶等一系列的植物基產品,來滿足市場對高蛋白、低負擔的產品需求。
默默耕耘了植物基賽道幾十年的露露,還在倔強地依靠經典產品,想要笑到最后。不過試想,“杏仁露咖啡”“杏仁露奶茶”或許也有一天會披著健康的時髦外衣重返消費者視野,成為網紅新品。
由此看來,植物基也是足夠激烈的戰場。甚至燕麥奶新茶飲也非新鮮事物。即飲燕麥奶茶能在多大程度上使消費者眼前一亮,進而收獲多少市場,還得香飄飄和OATLY的研發花更多力氣。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與氣泡水咸檸七一致,香飄飄目前與OATLY的合作主要由蘭芳園承載。蘭芳園的小量級能否撐起健康大戰略,還有待觀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