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第一股”跌落神壇,原董事長被立案偵查
出品/聯商網
撰文/林平
在經歷持續內斗,業績暴雷、股價暴跌之后,昔日“跨境電商第一股”跨境通(002640.SZ)并未迎來轉圜,而是深陷泥淖。
日前,跨境通在深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徐佳東(2021年5月卸任)因涉嫌職務侵占已由太原市公安局萬柏林分局立案偵查,具體金額及涉案人員尚待有關部門的最終確認。
公告還表示,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正常,公司董事會將全力配合有關部門對上述案件的審查工作,盡最大努力追回公司損失,目前對公司的影響暫不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涉嫌職務侵占一事,徐佳東隨后在朋友圈回應稱,相關指控完全是誣告陷害,是錯誤將經濟糾紛拔高為刑事案件。
徐佳東進一步表示,公司上下都十分清楚,這是跨境通實控人楊建新與自己的經濟糾紛、個人恩怨。自2021年被迫離開親手創立的環球易購以來,楊建新利用其強大的能量資源對自身窮追不舍。“本人有足夠的證據自證清白,而且本人已掌握關于楊建新多年來各種違法犯罪的大量證據。”
實際上,對于頂著“跨境電商第一股”光環的A股首家跨境電商企業跨境通來說,早已陷入多事之秋。
01
業績暴雷,股價暴跌超九成
中國早期創業者都有著高起點特征,徐佳東也不例外。
公開資料顯示,1977年出生的徐佳東,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后于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獲博士學位。
2007年5月,徐佳東創建深圳市環球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球易購”),這也是國內最早一批跨境電商平臺。2011年,環球易購還獲得了深創投的5000萬元A輪投資。
同樣是在2011年,楊建新創辦的百圓褲業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專業褲裝企業。
不過在之后的三年時間里,環球易購一直處于快速發展態勢,而靠100元一條褲子起家的百圓褲業,不斷迎來的業績、股價下跌,甚至一度被冠上A股市場“妖股”。
轉折發生在2014年——跨境電商元年。這一年,楊建新砸下10億元溢價八倍收購環球易購,后者也通過并購及借殼方式登陸資本市場。2015年,百圓褲業更名為“跨境通”,成為A股首家上市的跨境電商企業,楊建新成為實際控制人,徐佳東是第二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在并購之后,環球易購一直是跨境通核心資產,也是其業績貢獻的最大“現金牛”。
數據顯示,2013年,環球易購主營業務營收達4.66億元,同比增速為135.06%,這一營收規模已超過百圓褲業2013年4.46億元的營收。在并購當年,百圓褲業實現營收39.61億元,凈利潤1.66億元。
在此之后,跨境通加快了賽道布局,通過2018年完成全資控股帕拓遜、并購上海優壹電商等跨境電商企業,形成完整的跨境進出口電商業務生態圈。
據悉,2014—2018年,跨境通營收從8.42億元快速上升至215.34億元,歸母凈利潤則從0.33億元上升至6.23億元。環球易購、帕拓遜與優壹電商構成了跨境通的主要營收來源。
2017年,跨境通營收達到140.18億元,凈利潤7.67億元。同年10月,跨境通達到其股價歷史高點24.68元/股,總市值一度接近400億元。
據統計,在并購之后的三年中,環球易購為跨境通帶來的營收均超百億。這期間,楊建新連續三年被胡潤富豪榜評為山西首富。
實際上,環球易購把跨境通帶上業績高點的背后,曾背負了較為沉重的對賭協議。
據悉,按照雙方協議,環球易購需要在2014年至2017年間,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0.65億元、0.91億元、1.26億元和1.70億元。如果沒有完成業績,徐佳東等環球易購原有大股東要以現金或者股份的形式,向上市公司支付補償。
好在,環球易購完成了對賭協議。
不過,對賭協議的副作用還是逐漸顯現出來,再加上盲目夸張等,跨境通后續的發展已是傷痕累累。
據報道,此前為了完成對賭數據,環球易購開始盲目鋪貨,虧本大打價格戰。2017年下半年環球易購出現庫存積壓,2018年面臨存貨跌價,庫存和資金周轉困難加劇。而在疫情之下,受到融資困難、資金鏈困難、人才流失、成本支出陡增等因素影響,又造成了空前的經營壓力。
數據顯示,2019年,環球易購營收85.06億元,同比下降31.44%。凈利潤-26.51億元,同比下降1218.28%。背后原因除了市場銷售規模下降外,還有清理滯銷存貨和計提存貨減值準備的影響。2020年,環球易購虧損高達29.5億元,負債總計達33.79億元。
也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不斷有供應商和物流商堵門要債,跨境通拖欠貨款供應商名單超過3000家,業務直接暴雷。
2020年,作為跨境通主要營收來源的環球易購,虧損高達29.5億元。員工人數從年初的3353人,減少到年末的885人。直接導致跨境通總營收170.21億元,同比減少4.77%,虧損33.74億元,遠超2019年的-26.51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跨境通營收51.11億元,同比下降27.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31.94萬元,同比下降97.92%。
2021年,跨境通一度瀕臨退市。跨境通2020年度財務報告被中喜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自2021年5月7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不過,2022年9月,跨境通提交的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申請順利通過,在退市關口逃過一劫。
從股價來看,自2017年登上24.68元最高點后,跨境通股價一路下滑。去年年中跌至1.78元最低,累計跌幅超9成。
12月5日,跨境通收盤下跌0.51%,收報3.94元,最新市值61.39億元。
02
內斗喋喋不休
在公司被并購后,徐佳東曾前后擔任跨境通董事長、總經理,并短暫成為跨境通實控人。
2014年11月后,徐佳東進入跨境通工作。2018年11月至2021年5月,徐佳東擔任跨境通董事長兼總經理。2021年5月,徐佳東辭去董事長、總經理一職。
圍繞公司控股權,徐佳東與楊建新之間展開了多次爭奪。
2018年9月21日,跨境通發布的《關于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暨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顯示,徐佳東與跨境通原實控人楊建新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楊建新擬將其直接持有的占公司總股本6.94%的跨境通股票所對應的可支配表決權,一次性不可撤銷地委托給徐佳東。上述協議簽署生效后,徐佳東短暫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不過,不到兩個月,徐佳東與楊建新又簽署了《撤回表決權委托協議》,楊建新與妻子樊梅花重新成為跨境通實際控制人。
2019年9月12日,楊建新與新興基金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楊建新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將合計持有的1.02億股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6.55%)轉讓給新興基金,并將合計控制的15.47%股份的表決權委托給后者。
交易實施后,新興基金成為公司擁有表決權數量最多的股東。在一系列資本操作之下,徐佳東完全失去了公司控制權。
或許是看到并購方式帶來的業績好處,楊建新不斷開啟了“買買買”之路,希望復制更多的環球易購。有數據統計,2016-2018年,楊建新兩年內減持套現多達18次,金額累計50億元,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參股或并購跨境電商賽道相關企業。
不過“買買買”對跨境通經營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數據顯示,2016-2020年,跨境通通過向銀行借貸等方式累計負債達70.09億元。此外,跨境通股東和高管還填補了40.57億元,用以維持企業經營。
2021年3月,跨境通發布公告稱,擬將全資子公司帕拓遜100%股權轉讓至小米、順為等20名受讓方。同年5月,跨境通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跨境通變更為*ST跨境。同年12月,環球易購正式宣布進行破產清算。
今年9月,跨境通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環球易購進入強制清盤程序,其破產不會再對其后續經營產生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5月辭去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后,徐佳東也在持續減持股票,持股比例不斷下滑。
數據顯示,今年6月23日至9月22日,徐佳東合計減持股份1703.32萬股,減持比例為1.09%。截至10月底,徐佳東持股比例為7.27%,為跨境通第三大股東。
12月1日,跨境通發布公告稱,持股6.77%的第三大股東徐佳東因涉及股權質押等債務糾紛,其個人名下股份存在被動減持的風險,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1558.0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00%。
在近兩年經營狀況持續惡劣情況之下,徐佳東也被被深交所多次處分、通報批評、警示等,原因包括公司年報與業績預告披露內容差異較大、公司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的鑒定報告、其本人敏感期內買賣公司股票等。
03
未來會好嗎?
從目前來看,在失去環球易購與帕拓遜兩大營收來源后,跨境通主要營收貢獻為優壹電商支撐。
跨境通發布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主營產品為母嬰用品的優壹電商營收31.1億元,占跨境通總營收比例為91.63%。
除了優壹電商,跨境通的另一個希望是獨立站業務ZAFUL。在2021年度 BrandZ™ 中國全球化品牌50 強榜單中,ZAFUL以綜合排名位居第43位榜。在全球線上快時尚榜單中,ZAFUL 位列第二,僅次于 SHEIN。
但與2019年排名相比,ZAFUL在50 強榜單中已下滑了20名。從業績來看,今年上半年,ZAFUL實現營收1.72億元,凈利潤則虧損3589萬元。
從整體來看,目前跨境電商仍然風聲水起,D2C模式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出海服飾電商SHEIN以低價搶占市場,在海外大殺四方。字節跳動、拼多多等也在瞄準SHEIN地盤,深入布局。
對于ZAFUL來說,或許是一個機遇。但跨境通能否借助ZAFUL實現彎道超車,仍然不得而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