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開年融資疲軟,咖啡也不香了?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成如夢
2023年,新消費在寒冬中繼續前進。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1月新消費領域共發生29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19.36億元。
與去年12月份相比,融資數量減少8起,環比減少21.62%;融資金額減少1.28億元,環比減少7.08%。與去年1月份相比,融資數量減少27起,同比減少48.21%;融資金額減少48.8億元,同比減少71.6%。
據壹覽商業統計數據顯示,除“未透露”的投資方之外,1月份消費領域共有36家投資機構參與投資。其中,蒙牛乳業投資了寵物醫療連鎖機構“瑞派寵物”,keep投資了潮流運動平臺“粗門”,紅杉中國再次追投了中式糕點“虎頭局渣打餅行”。
從賽道來看,1月份的融資主要集中在餐飲和消費電子賽道。尤其是餐飲,在疫情全面放開之后,春節檔也迎來了久違的火熱。據文旅部公開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期間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隨著旅游人次的增加,在外就餐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北京市商務局數據顯示,春節假日期間,監測的餐飲業態營業額同比增長6.2%,東來順、全聚德、隆福寺餐飲、慶豐包子鋪同比分別增長1.4倍、1.1倍、58.2%、32.5%。春節檔確實為餐飲行業帶來了不小的信心。
從融資輪次來看,1月份的新消費融資主要集中在天使輪,一共發生8起,占比為27.59%。A輪及之前階段的早期融資一共發生17起,占比58.62%,這也意味著資本仍然更青睞早期項目。
從融資金額來看,除未披露的3個項目之外,1月份的融資主要集中在千萬級,獲得融資13起,占比45%。另外百萬級融資一共5起,占比17%;億級融資8起,占比28%。其中獲得億級別的融資一半分布在“吃”這一賽道,由此可見,“吃”仍然是目前消費賽道投資的主要方向。
咖啡不香了嗎?
1月份,“喝”賽道融資4起,0.4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1月份咖啡賽道沒有發生一起融資。而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2年咖啡領域共發生22起融資事件,在過去11個月,每個月都有咖啡品牌獲得融資。
在2022新消費行業整體遇冷的情況下,咖啡領域也一直保持堅挺。
在銷量上,有數據顯示,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間,天貓的咖啡一級類目速溶咖啡/咖啡粉/豆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22%,三級類目中咖啡液同比增長率高達215%。
從整個市場來看,美團線上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初,中國內地共有咖啡門店11.73萬家;而據《2022新茶飲研究報告》數據,2022年年底在業的新茶飲門店總數約48.6萬家,比2020年年底的37.8萬家,增長超28%。
從頭部品牌來看,截至2022年底,咖啡行業中門店數量最多的瑞幸咖啡有約8171家,而新茶飲中的蜜雪冰城現存門店則突破23000家。
但2023年開年,咖啡賽道沒有延續去年的火熱。
在壹覽商業看來,在經歷了過去一年的高歌猛進之后,咖啡賽道的新機會也越來越少了。
洛克資本消費投資合伙人洪始良也告訴壹覽商業,目前咖啡賽道的項目已經比較擁擠了,加上1月份是春節,所以沒有融資消費也正常。不能說完全冷卻,但接下來肯定會回歸常態,資本之后可能會在更多的項目中經過賽馬,尋找一些更為優質的標的。
瑞幸在一二線城市布局基本完成之后,已經開始轉向下沉市場。而據公開數據顯示,國內一、二線城市已養成咖啡飲用習慣的消費者消費杯數分別為326杯/年和261杯/年,但全國的平均數字則為9杯/年,很顯然下沉市場的咖啡消費者遠小于一、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因為日常的工作強度、較高的薪資培育出了穩定、批量的咖啡消費者,而縣城缺少這個條件。
目前對于整個咖啡市場來說,一二線城市競爭已經白熱化,下沉市場的消費者還需要進一步培育,這個時間需要多久尚不清楚。這些都意味著接下來的時間里,咖啡賽道只會越來越卷。
“它經濟”持續火熱
1月份,“玩”賽道融資4起,0.55億元。其中“寵物”賽道融資2起,0.3億元。
寵物賽道延續了去年的火熱。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2年寵物賽道獲得融資的事件一共達到27起,披露金額約為22.15億元,涉及領域包括寵物食品、寵物醫療、寵物出行、寵物清潔、寵物殯葬、寵物保險、寵物用品等多個方向。
企查查顯示,2022年寵物行業新增企業97萬家,比2021年的80萬家,新增加了17萬家。
根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2021年全國城鎮寵物狗和寵物貓總數超過1.12億只。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17-2021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增長近2倍,直逼4000億元大關;預計2022年這一規模將達4936億元,同比增長25.2%,到2025年還將增至8114億元。
在壹覽商業看來,單身獨居直接促進了寵物經濟的繁榮。
據民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我國登記結婚的人數是763.6萬對,延續了前兩年的階梯式下跌,這個數字,僅為2013年巔峰時期的56.6%。
今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末的全國人口比2021年末減少了85萬人,正式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
年輕人婚育率降低,開始在寵物身上索取情緒價值。而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大家對寵物的飼養態度也從放養到現在的精致養寵,從食品,旅游、醫療到殯葬,一樣也沒有落下。
不過在寵物行業大爆發之后,2023年,寵物行業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洪始良也表示,未來寵物行業應該會有所回歸,目前看來,新品牌已經足夠多了,同質化嚴重,供給側存在過剩的問題。資本應該會慢慢偏向后期項目。
服裝卷出新花樣
1月份,“穿”賽道獲得融資1起,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無性別服飾品牌“bosie伯喜”完成的第8輪融資了。2018年創立的“bosie伯喜”,已經得到了金沙江創投、五源資本、B站等多個知名企業的投資。
一直以來,作為日常消費的服裝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熱度都不是很高。洪始良也告訴壹覽商業,服裝行業規模雖然很大但是十分分散,競爭劇烈,特別是女裝,標準化很低,受季節和流行影響非常大。服裝行業的經營難度極高,從市場到供應鏈十分復雜,大企業深受存貨周轉影響,對企業全面經營管理能力高求極高。加上近年沒有太多創新,所以投資的機會不多。
某資深服裝行業從業人員也向壹覽商業表示,這兩年疫情對整個服裝行業都進行了洗牌,傳統服裝模式依賴線下門店,受到疫情沖擊比較嚴重。新銳線上品牌主要通過抖音等直播渠道做增量,但資本市場對直播賽道持觀望,所以融資比較謹慎。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2年2022年服裝賽道獲得融資的事件一共19起。
但我們將目光聚焦在這些融資成功的企業上,會發現,在熱度不高的服裝行業,仍然有一小部分企業能夠脫穎而出。就去年獲得融資的幾個品牌來看,其共同點在于均專注于細分品類。如專注于運動服的“OMG”、“STARTER”、“焦碼”、“觀德科技”,主打旗袍的“玖秀”,主打大碼內衣的“奶糖派”。
洪始良表示,傳統的休閑裝太卷了,對初創企業的挑戰太大,而運動服、內衣等細分品類,相對容易標準化,復購率高,受季節和流行影響小,所以經營和創新的機會更多一些。
另外,在壹覽商業看來,新一代年輕的消費者強調自我,對本土一些小眾服飾品類的包容性更高,這也給了本土服裝品牌一些新的機會。在過去這兩年時間里,運動成為一種潮流,瑜伽、健身、飛盤、騎行,運動場景不斷翻新,這也促進了運動服裝品類的發展。“bosie伯喜”從“無性別”入手,倡導“性別自由”、“性別流動”,這種小眾且垂直的分類,讓服裝也開始圈子化,給了消費者更強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
整體看來,雖然服裝整個行業獲得的融資并不多,但我們看到在細分小眾類別,服裝一直有新的機會。
最后
市場不會永遠處于低谷,從某種角度來說,行業的寒冬是一種好事,它促使真正想要做好做強的品牌沉下來思考,找準方向和目標,使消費市場更加優質。隨著消費市場的回暖和投融資環境的不斷成熟,未來將有機會迎來更多樣更創新的企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