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搶了鴨脖的生意?
來源/全食在線
撰文/李青林
“鴨脖為何賣不動了”登上微博熱搜,截止目前該話題已經吸引了2.1億人次閱讀,而該熱搜則是因周黑鴨業績大降90%而引發網友們巨大的討論,其實除了周黑鴨,從公開資料來看,部分鹵味公司業績逐步走低,營收、利潤雙下滑,似乎預示著鹵味江湖格局發生了變化。
曾經作為消磨時間必備零食,號稱宵夜王的鴨脖,為什么會失寵,究竟誰搶了鴨脖的市場?
01
“貴”而生“恨”?
如果你問身邊人為什么不吃鴨脖了,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是貴,同樣在該熱搜的留言區,大部分網友對鴨脖的價格進行了無情的吐槽,有網友表示“是不愛吃嗎?是吃不起。”,還有人表示,“曾經買了某品牌的無骨雞爪,12個左右花了100大洋”,還有網友吐槽道,“看到某某鴨的鴨爪12.9元一盒,感覺賺到了,結果拿起來一看就倆鴨爪,果斷放棄。”
看來大多數網友們都是因為價格而放棄了鴨脖,鴨爪,而更多的人認為,自己在家做的成本顯然要低于在品牌店購買。
當然鴨脖類產品漲價其實也是企業的無奈,一方面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另一方面是門店快速擴張而帶來的房租、人力成本的上漲,而一些品牌也將門店開在了機場、高鐵站這些高租金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產品價格。
但消費者心中自然有一本賬,如果產品價位高于其心理賬戶,那么自然會選擇替換,因為能夠替代鴨脖類的產品太多了。
02
辣條、小龍蝦爭寵?
當年選擇鴨脖是因為該類產品口味重,以麻辣口味為主,滿足了消費者嘗鮮、尋找口味刺激的需求,加上鴨脖耐啃,且不易吃飽,所以適合消磨時光,追劇,聚會等場景,在與啤酒相配,成為男女喜歡的暢銷品。
而鹵味市場也借著年輕消費者對辣味需求的增長而快速擴張。
然而隨著辣條重出江湖,小龍蝦通過外賣打通最后一公里,大家似乎對鴨脖失去了興趣,同樣能夠滿足對重口味的需求,辣條可以隨處買,還不貴,而小龍蝦所帶來的心理滿足感更要高于鴨脖,雖然小龍蝦價格也不便宜,但消費者認為就值這個價,因為小龍蝦具有季節性,屬于稀缺性產品。
但鴨子不是。
除了小龍蝦和辣條之外,袋裝螺螄粉的出現也是蠶食鴨脖市場的對手,而螺螄粉不僅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口味的追求,而且能夠都當做一頓飯。
所以替代品越多,鴨的壓力就越大。
但另一個現象是以王小鹵為代表的雞爪類產品獲得不錯的市場,和鴨脖一樣同屬于鹵味休閑食品的它,卻找到了流量密碼。
03
詭異的選擇
王小鹵的零售價格也不便宜,但依舊有人受歡迎,我們在將視野放大到雞爪品類,會發現它確實比鴨脖要受歡迎。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們知道最近幾年鹵雞爪、無骨雞爪非常受歡迎,除了口味的上的優勢之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雞爪更容易啃,尤其是無骨雞爪,基本上放在口中就行,而且很少有骨頭。
再看鴨脖,雖然我們就是沖著嚼勁去的,但肉少、塞牙縫,難啃,骨頭多,還容易咬到舌頭,所以消費者吃鴨脖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要遠大于鴨脖。
而且雞爪有脆骨和筋,也是很有嚼頭,所以隨著檸檬無骨雞爪的普及,鴨脖的地位漸漸被取代。
04
半路殺出的復合調味品
在微博中,有網友表示自己做鹵味所花費的成本要遠低于購買品牌現成品,于是有人說,你會做嗎?
其實在今天,會不會做不重要,而是你愿不愿意做,因為在小家電普及下,所有的菜品都不會花費過多的時間,再加上近兩年熱度見漲的復合調味品,讓我們居家做飯越來越簡單。
如何做一鍋鴨脖或者雞爪呢?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清理材料;第二步,放入鹵味調料;第三步,蓋上壓力鍋啟動。
這離不開復合調味品的發展。
如今在超市,我們能夠看到近百種復合調味品,似乎涵蓋了我們經常吃的菜品,在大多數消費者看來,復合調味品的復購率和使用率要遠高于預制菜,因為這是消費者能夠在自控食材的基礎上將餐廳級的美味帶到家里。
05
隱于市的鹵味攤
大多數人想吃雞爪或者鴨脖等鹵味食品,第一想到的不是去周黑鴨、絕味鴨脖、煌上煌等連鎖品牌,而是離小區最近的那個鹵味店。
可能是一家老店,老板的兒子都認識,也可能是一個三輪車上的小攤,老板和大家很熟,如果哪天沒出攤,大伙都會惦記。
相比于標準化、品牌化的連鎖店,這里的鹵味更加具有煙火氣。
事實上,小區附近鹵味店的價格與品牌連鎖店的價格相差不大,但消費者還是愿意選擇這里,這是因為除了能夠看到現做的痕跡之外,更多的是人情,是生活所賦予的價值。
如果你覺得不好吃,你可以直接告訴老板,老板也會笑呵呵的說下次改進,但放在品牌店,我們不經意的一次吐槽,可能還要走好幾天的流程,還不一定能被創始人看到。
更重要的是社區店的出現,成為消費粘性最強的零售業態,因為這里做的是存量,靠的是熟人,看的是信任鏈條。
而且老板就是客服,客服能夠做主,而且反饋時間短,消費者要的不就是被重視的感覺嗎?
相比品牌連鎖店,客服電話,統一的話術,多渠道的反饋通道,看起來很專業,很正規,但恰恰缺少了人情。
線下零售業態最重要的就是客戶關系,這是維系消費者復購的關鍵。雖然鹵味小攤很小,但承載的人情很大,雖然品牌鹵味店門店很多,但有溫度的服務卻很少。
06
鹵味需求仍在,但要創新
所以絕味還是那個味,周黑鴨也還是那只鴨,但消費者的需求變了,鹵味市場的環境變了。
王小鹵將雞爪變成了休閑食品、袋裝螺螄粉也讓消費者感到了重口味,辣條的出現讓我們花更低的價格品嘗辣味的魅力,小龍蝦也成為消磨時光的小吃,復合調味品讓自己做雞爪不再困難,社區附近的鹵味攤,看起來更有煙火氣。
而這些都在有意無意的蠶食品牌鹵味店的市場。
周黑鴨把門店設在了商場、開進了高鐵站,看起來是品牌的升級,實則是失去消費者的開始,因為在商場,奶茶才是最靚的仔,而提速的高鐵,讓消費者不再靠吃零食消磨旅途,追劇才是。
所以鴨脖巨頭們的失利,并非意味著鹵味食品的衰落,相比更多的鹵味食品正憑借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品牌創新而獲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歡。
時代變了,品牌也要改變,否則只能被市場拋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