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一季度數據復蘇,潮玩的春天來了?
來源/36氪
撰文/劉藝晨
4月19日,泡泡瑪特披露第一季度業務狀況,其未經審核的整體收益同比增長0%-5%。其中,泡泡瑪特在中國內地的收益同比下滑5%-10%。
隨著線下消費的逐步回暖,泡泡瑪特的線下渠道在一季度恢復了活力。數據顯示,泡泡瑪特一季度零售店收入同比增長5%-10%,機器人商店收入同比增長15%-20%,批發及其它渠道收入同比增長5%-10%。
據泡泡瑪特高管此前透露,對比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的銷售環比有30%以上的增長,其中線下門店的環比增長超過70%。
線上渠道的數據則表明,消費者對盲盒的態度或仍持謹慎態度。一季度,泡泡瑪特抽盒機收入在去年高基數的影響下同比下滑40%-45%;電商平臺及其他在線平臺中,天貓旗艦店同比下滑40%-45%,抖音旗艦店同比增幅則達到了305%-310%,整體同比下滑5%-10%。
可以確定的是,屬于泡泡瑪特的高增時代已經過去,但比起營收增速的放緩,市場對泡泡瑪特2023年的盈利改善給予了更高的關注。2022年,泡泡瑪特在營收同比微增2.8%的同時,凈利潤同比大跌44.3%至4.76億元,毛利率由前一年的61.4%降至57.5%。
刨除疫情帶來的銷售遇阻,泡泡瑪特近年來對旗下產品進行工藝升級,原材料、模具等成本均有所上升。與此同時,為緩解庫存壓力,泡泡瑪特去年以福袋的形式對產品進行促銷,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其在毛利端的表現。
在2022年業績說明會上,泡泡瑪特方面表示,今年不會期望銷售有非常激進的增長,而是會更加關注毛利率和凈利率,將從降低成本、提高吊牌價兩方面入手,同時關注單店坪效、提升運營效率;預計2023年收入同比增長30%-40%,目標毛利率在60%以上。
在國內市場謹慎復蘇的同時,泡泡瑪特的海外業務延續了過往的高增趨勢,一季度港澳臺及海外收益同比增長160%-165%。
在泡泡瑪特副總裁、國際業務總裁文德一的口中,2022年被定位為“泡泡瑪特的出海元年”。這一年,泡泡瑪特將的海外戰略重心明確轉向DTC模式,拓店的重心也由亞洲國家轉向文化差異更大的歐美地區,海外門店擴張至英國、新西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今年一季度,泡泡瑪特在法國巴黎、澳大利亞悉尼等地的門店也已落成。
根據泡泡瑪特的計劃,到2023年底,泡泡瑪特海外門店的數量會達到80家到90家,機器人商店接近200家,其中70%位于東亞和東南亞,30%位于歐美澳地區,相比2022年底增長接近一倍。
盡管管理層在拓店上展現了充足的信心,但泡泡瑪特的海外業務尚在初期階段,門店擴張能否帶來與其匹配的收入增長,仍舊充滿了不確定性。泡泡瑪特也并未給出對海外業務的營收預期。
究其原因,出海之于泡泡瑪特是一個風險與機遇并存的選項。一方面,隨著海外戰線的不斷拉長,泡泡瑪特的供應鏈能力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企業在不同國家與地區面臨的市場環境、物流運輸條件、監管規定也可能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地區間的文化背景與消費習慣差異,也使得泡泡瑪特無法在出海的過程中將國內的成熟IP與商業模式簡單復制。泡泡瑪特想要真正融入當地市場,仍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截至4月20日收盤,泡泡瑪特漲幅達3.95%,報19.48港元/股,最新總市值為266.41億港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