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優選大調整,確立省區自負盈虧
來源/電商報
作者/電商君
美團優選開啟新一輪調整
美團從來都沒有放棄社區團購的想法。
近日,美團優選宣布開啟新一輪調整,調整的主要方向是以省區制替代大區制,并給予省區負責人運營決策權,自負盈虧。
業內人士透露,調整的公告最早會在本周內公布,具體情況仍可能發生變化。截至發稿前,美團方面尚未對此進行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優選事業部成立于2020年7月,最初的負責人是前美團高級副總裁、最高決策機構S-team成員陳亮。
2022年年初,美團副總裁郭萬懷正式接過陳亮手中的優選業務,并進行了一系列調整。
2022年10月,美團優選開始向“明日達超市”轉型,開始采取“線上預購+線下自提”的模式,滿足消費者“今天買、明日達”差異化消費需求,推動生鮮零售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今年4月底,美團優選對管理層進行了大調整,正式取消客戶體驗部。同時,區域經營、物流、商品經營、商分的四個與經營直接相關的部門負責人都進行了調整。
圖源:晚點LatePost
在此次調整中,美團優選還將履約成本過高,業務規模不大的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個省區的西北大區進行拆分,進一步收縮了戰線。
而今美團優選更是直接以省區制替代大區制,試圖解決過去存在的人員冗余、業務部門之間責任不清等問題,進一步提升業務靈活度,減少資源重復消耗的現象。
綜合以上調整的行動來看,美團優選正在通過資源整合行動,布局多元市場,以尋找新的增長路徑。
話說回來,美團之所以開展這一系列調整,其實也是受社區團購需求放緩、美團優選所在的新業務及分部業績不達預期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財報顯示,2022年美團新業務累計虧損達到284億元,是其虧損最大的業務板塊。
其中,美團優選又是虧損大戶,僅2020年第四季度,就虧掉了30億元。
不僅如此,在美團優選與多多買菜的“雙強爭霸賽”中,美團優選也不占優勢。
2022年,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定下了GMV達到2500億元的目標,最終多多買菜完成了約1800億元GMV,而美團優選僅實現目標的一半。
從中可以看出,目前多多買菜的發展勢頭良好,美團優選面臨較大的業績壓力。
為了乘勝追擊,多多買菜在2023 年第一季度,專門針對美團優選的特定品類開展針對性降價促銷。
多多買菜秒殺頁面
同時,多多買菜還通過發放補貼,迫使美團優選跟進補貼,拖慢并拉低其盈利速度和市占率。
經過此番行動,多多買菜在部分省市的市場份額開始反超美團優選。數據顯示,多多買菜此前在重慶的市場份額為美團優選的70%-80%,第一季度結束后多多買菜在重慶的市占率超過了美團優選。
目前看來,“內憂外患”的美團優選仍需加速調整業務結構,提升平臺的造血能力和競爭能力。
社區團購下半場,硝煙并未停止
2022年,社區團購大退潮,十薈團、橙心優選相繼關停、京喜拼拼加速收縮、淘菜菜裁員……寒氣蔓延至整個行業。
由于對手紛紛倒下,美團和拼多多成為這條賽道僅剩的兩個超級玩家,二者的競爭愈發激烈。
去年2月,多多買菜上線了多多驛站,并將其代收點服務系統與中通、韻達、圓通、申通、郵政、極兔等快遞公司實現系統打通,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為社區團購業務進行擴容。
截至今年4月底,多多驛站開通個人散件收寄功能的區域,已經覆蓋鄭州、武漢、長沙、合肥、沈陽、南京、深圳等十多個城市,業務邊界持續拓展。
而另一邊,美團優選自品牌定位升級為“明日達超市”后,便開始朝著全品類方向前景。截至目前,“明日達超市”覆蓋了生鮮、快消、日用百貨、米面糧油、休閑食品、紙品等貨品種類。
不僅如此,“明日達超市”也為美團優選打開了下沉市場。截至去年年底,美團優選“今日下單、次日自提”服務模式覆蓋了全國2000余市縣,其中有超過一半的自提點位于鄉鎮。
如此看來,拼多多通過融合社區團購與快遞代收業務,拓寬流量獲取渠道,助力社區團購業務實現新突破;而美團優選則是通過各種調整,完善美團的零售版圖,將下沉市場視為新的戰場和競爭著力點,以助力社區團購業務減少虧損。
雖然二者選擇的道路有明顯不同,但從本質上看他們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社區團購需求,提高供應鏈整體效率,最終回歸到零售的商業本質。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阿里的社區團購業務——淘菜菜也在積極尋求突破。
2021年,阿里推出了淘菜菜小店,并將小店劃分為自提點、果蔬店、百貨店、快遞站等,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多元化服務,還提升了小店店長的運營能力。
淘菜菜“一店多能”社區新業態
2022年7月,淘菜菜開始向平臺所有團長推廣“免費送貨上門”功能。今年4月,淘菜菜又傳出將并入天貓,與天貓超市、淘鮮達進行業務整合的消息,有望補齊天貓超市的即時零售和近場零售。
由此可見,淘菜菜正在通過探索社區團購新模式,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將更多資源投入到行業競爭中。
綜合三家平臺的情況來看,從供應端和需求端雙線發力,是他們的必然選擇,今后圍繞供應和需求兩端的競爭將持續加劇。
差異化競爭,是超越對手的一把利刃
隨著新一輪的競爭大幕拉開,社區團購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而在服務規模上,2021年社區團購用戶規模為6.46億人,預計2022年用戶規模將增至8.76億人。
圖源:中商情報網
相較于線下實體零售和傳統電商等動輒上萬億的市場規模,社區團購的體量并不算大。
但這并不意味著,社區團購就沒有發展的必要,相反規模不大,成長空間就越大。
基于此,形成更具差異化的社區團購競爭力,增強消費者黏性,最終實現線下零售的線上轉化,就成了重中之重。
說白了,即便社區團購平臺之間的競爭再激烈,差異化始終是他們進行價值打造的原動力。
就拿商品品類來說,目前社區團購的主要產品類別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和快消品,這類商品很容易出現同質化。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有一家平臺推出更新奇、有趣的商品必然會受到廣泛關注,吸引到一批流動消費者。
假如這種差異化優勢可以得到長時間維持,平臺必定會獲得更強大的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
從行業角度看,過去社區團購平臺通過燒錢來“跑馬圈地”,而現在社區團購行業逐漸回歸理性,并走向成熟。
如此情形之下,社區團購平臺必然會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基于此,如何認清自身形式,挖掘差異化優勢,逐漸成為平臺的突圍關鍵。
總而言之,差異化已經成為社區團購競爭的制勝法寶,未來平臺將圍繞差異化打法,繼續激發市場活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