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制軟炸牛肉干品牌八只牛完成數百萬融資
來源/36氪
撰文/任彩茹 姚蘭
36氪獲悉,主打鮮制軟牛肉干的連鎖新零售品牌「八只牛」近日宣布完成種子輪和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分別是專注餐飲食品飲料行業孵化的「心源資本」和五香居創始人孫洪留旗下的「為愛投資」,兩輪累計融資金額數百萬元,資金將主要用于團隊提升和供應鏈搭建。
「八只牛」總部位于南京,對牛肉干這一傳統品類進行創新,向消費者提供門店鮮制的軟牛肉干及其他牛肉類產品,目前在江浙滬皖四省市共有12家開業及待開業門店。
在國內外,牛肉都是成熟的肉類消費大品類,牛肉干亦是備受歡迎的肉類零食,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牛肉干與鹵味鴨脖、豬肉脯等細分品類一起,均是2023年新春期間最受歡迎的肉類零食禮盒首選。
“它既是剛需中的剛需,復購性又高,成癮性也強”,八只牛創始人林偉如此形容牛肉品類的特點。
在這一成熟品類中,八只牛的產品創新點在于「門店鮮制」和「軟」。
聯合創始人鳳翔介紹稱,伴隨市場主流產品的類型演進,大眾對牛肉干的認知已經歷了數個階段:從最初的燈絲牛肉干、臺灣沙爹牛肉干,到后來的母親牛肉干、西藏牦牛干、其他風干烤制式產品等,而八只牛試圖定義「第六代牛肉干」,在鮮軟口感、豐富口味、形式顏值等方面進行迭代。
具體來說,八只牛的選材以鮮為主,在“添加劑”方面主張少添加甚至零添加,放棄復合式的香辛料包,轉而采用更原始的辣椒、八角等原材料進行調味。
產品矩陣上,八只牛在線上、線下進行分別發力:線下門店共有11款SKU,除招牌產品「筋肉相連」、「牛肋條」等以外,還在探索小炒肉、牛肉卷等輕餐飲產品。線上產品主打真空包裝的肉制品零食,在抖音直播等渠道進行銷售。
目前,八只牛的招牌產品已得到市場驗證,以筋肉相連為例,其特色在于肥瘦相間、部位特殊,一頭牛僅能產出12份產品,“門店有40%的顧客是沖著筋肉相連、牛肋條和牛肉干三款產品而來”,鳳翔告訴36氪。
「八只牛」招牌產品——鮮制軟牛肉干
做牛肉的鮮制熟食生意,肉源及供應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肉源層面,八只牛與全國優質供應商「海企」達成戰略合作;生產加工環節,其上游工廠創始人服務過千店及萬店品牌,目前已以聯合創始人身份加入八只牛團隊。
在營銷端,「八只牛」注重分階段的品牌內容輸出。鳳翔將目前的營銷動作總結為三個階段:
一是在首店開業初期,主要對外輸出「鮮制牛肉干」的概念,讓顧客了解品牌做什么;
二是在“做什么”之外,解答消費者隨之而來的疑問,即“鮮制牛肉干與傳統牛肉干有何區別”,傳播更健康、更軟糯、更少添加等理念;
前述兩點之后,則以單點爆破的差異化營銷為目標,將一頭體型較小的“蘇格蘭高地牛”放在門店外,以可愛形象吸引消費者眼球,此舉在社交媒體、地方媒體上均引起較大關注,同時也強化了“鮮制牛肉干”的品牌認知。
「八只牛」視覺設計
八只牛現有的12家店中,直營與加盟的比例約在1:2,其中加盟體系尚在建構階段,現有加盟商主要為消費者轉化。由于客單價相較其他小吃更高,八只牛初期希望以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為主要陣地進行擴張,選址更青睞商場、鬧市區街邊、景區、寫字樓、交通樞紐等地。
據了解,八只牛的單店投資在20~30萬元,平均客單價60元,單店月營收12~18萬元,毛利率約55%,投資回收期基本穩定在6~12個月,其中已實現盈利的直營店之一“南京新街口店”投資回收期為8個月。林偉稱,今年計劃在保證單店運營質量的基礎上,拓展至50家門店。
「八只牛」廣告燈牌設計
下一階段,除門店拓展外,八只牛的另一重心在于產品矩陣的擴充,“后續可能會更注重代餐需求,將客單價下拉”,林偉告訴36氪,后期的快速擴張必然要倚賴下沉市場,而八只牛在今年6月已開始上新牛肉卷、牛肉薯條等代餐屬性產品,既能拉低客單價,也能滿足更剛需的飽腹需求,下一步將根據市場反饋繼續延伸。
團隊層面,創始人林偉及聯合創始人鳳翔均是連續創業者,此前均開出過數百家門店,二者能力互補,林偉深研供應鏈、產品及門店運營,鳳翔擅長營銷設計及品牌塑造,團隊目前共有約30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