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玲:企業反貪腐最重要的是一把手
導語:今年8月,萬達集團高級副總裁劉海波因涉及企業內部貪腐,被帶走調查。王健林在業內反腐素以鐵腕著稱,為什么還會屢屢出現腐敗問題?
在本期《厲老師談零售》中,聯商網顧問厲玲認為,企業當中有一些貪腐問題是避免不了的,企業反貪腐最重要的是一把手,創始人的行為準則以及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才是第一位的。
以下為文字版整理:
零售企業產生腐敗的問題是比較普遍的,越大的企業空間越大,越老的企業空間越大,反腐一直在進行中。
零售企業不是孤立的并不獨立存在,它是社會的一個個細胞,社會影響總會有的。
企業內部的貪腐問題避免不了,但是企業反貪腐最重要的是一把手。
企業創始人的直接原因,個人的行為準則,制定政策與執行政策還是第一位的。
如果你個人品行不端,或者光制定制度,沒有制定政策,或者制定了政策而沒有很好地執行,那么這個企業的不是反貪腐的問題,是會越來越貪腐,貪腐的金額越來越大,貪腐成績越來越高。
所以光光憎恨是不夠的,很多事情是從小發展大的,小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小的時候你有沒有管控。
我們有些老板往往這樣子,企業在困難的時候,在發展的階段去容忍一些問題,等到做大之后再來整理,這是比較被動的。
我聽說有一個企業,好幾年前制定了一套軟件,用來控制內部員工的貪腐問題。我當時聽了就哈哈大笑,靠軟件能夠管得好嗎?能夠做得起來嗎?
而事實上,我知道這個企業直到現在貪腐問題也還是很厲害。
不要指望著員工會特別自覺,員工是企業的一員,也是社會的一員。
如果企業整個氛圍不好,那靠員工的道德自我約束,還是沒那么容易的。
所以我覺得企業反貪是應該的,但是要從自身的行為舉止、制定制度、制定執行制度開始。
比方我聽說有個員工很多年前借了幾萬塊錢,借了以后就辭職不干了,錢也討不回來了。
首先,他借錢是合規的嗎?是符合制度的嗎?有沒有經過各種各樣審核?
那如果說制度是在的,而且資金也是嚴格的,那以后要修改制度,說明你的制度被別人鉆了空子,修改制度算花錢買教訓了。
如果置之不理,以后不是5萬,是10萬20萬來了。
如果制定好了制度,并且執行好了,接下來就是不斷地修改和完善制度了。或者說彌補一些漏洞,而不要平時不做事,一出事就埋怨別人。
這種老板我覺得也蠻可悲的。
包括國外企業也有類型的情況,沃爾瑪也有很嚴密的反腐的制度和規章,零售行業是容易出現問題的,尤其做得好的企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