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Temu將重登美國超級碗
來源/電商頭條
作者/潘多拉
01
消息稱Temu計劃重登超級碗廣告
“Shop like a billionaire(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今年年初的一條廣告語讓2.08億美國超級碗觀眾記住了這個來自中國的年輕品牌Temu。
近日,有媒體報道,Temu計劃在明年2月11日舉行的美國超級碗比賽中,購買多個廣告位。這對Temu的母公司拼多多來說又是一筆巨大的投資。
據了解,美國超級碗素有“美國春晚”之稱,是美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之一,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被譽為“全美廣告界最重要的一天”。
圖源:華爾街日報
福克斯體育廣告銷售部門執行副總裁馬克·埃文斯(Mark Evans)在采訪中透露,今年第57屆“超級碗”30秒廣告位的單價基本在600-700萬美元之間,少數廣告位甚至超過了700萬美元。
今年2月Temu第一次在超級碗亮相,兩條30秒廣告位就耗費了超1400萬美元(約9550萬人民幣)。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Temu押注超級碗,是一場豪賭。Temu去年9月上線美國,最初主要借鑒拼多多在國內的“社交裂變”策略進行推廣,短期效果確實不錯,但難以持續增長。
國外的社交APP覆蓋范圍有限,同時美國用戶更喜歡在非熟人社交中分享應用,例如X平臺(推特)。
有數據顯示,美國用戶向熟人分享下載的平均數字僅為2,而國內市場則高達10。Temu的私域社交裂變在美國顯然走不通。這就迫使Temu調整營銷策略,從公域流量入手。
2023年1月開始,Temu在Meta的各個平臺上投放了大約8900條廣告。該月,Temu的總訪問量達到7452萬人,交易額達到了2億美元。
2月,Temu重金砸上超級碗,不僅創下了該賽事廣告的歷史最高價,也成為了有史以來在“超級碗”投放廣告的最年輕品牌。
Temu當時在美國上線不到5個月,根基未穩,巨額低價補貼和營銷廣告都依賴于母公司拼多多的資金支撐。1400萬美元的超級碗廣告對Temu來說是一次大出血,不過好在其背后的商業價值沒有讓Temu失望。
Sensor Tower數據顯示,超級碗節目播出當晚,Temu的下載量激增了45%,日活躍用戶增長了20%。在超級碗比賽周末有超過42.6萬人下載了Temu應用。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Temu的全球累計下載量達到了5000萬次。
同時,Temu當月的下載量甚至一度超過了美國最大零售商之一Target。Temu曾發布公開聲明,超級碗廣告的表現比平均廣告好10倍。
Temu一躍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APP,其低價策略更是直擊美國用戶的消費需求。之后Temu在美國的各大社媒平臺不斷投放廣告,一度拉高了這些平臺的廣告價格。
Statista數據顯示,今年8月Temu美國用戶已超1億。今年Temu還從美國迅速擴張到了全球市場,截止目前,Temu已進軍47個國家。
Insider Intelligence高級分析師Sky Canaves稱,在超級碗的投資反映了Temu的戰略,即在拼多多雄厚的資金支持下大量的投入廣告,在美國和其他市場打響知名度,然后獲得大量的客戶以支持自己的運營,提高行業競爭力。
明年,Temu如果再度登上超級碗,必將再次帶動流量和銷量實現爆發式增長。不過一位發言人透露,Temu已經討論了即將到來的超級碗,但尚未承諾任何計劃。
02
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Temu貢獻突出
11月28日,拼多多發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拼多多三季度收入688.4億元,同比增長93.9%;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凈利潤達170億元,同比增長36.8%。
拼多多三季度收入與利潤都大幅超出市場預期。財報發出后,市值暴漲,直逼阿里。
11月29日,美股拼多多市值短暫超越阿里巴巴,只維持了10分鐘左右。之后拼多多股價回落,市值被阿里反超。
11月30日,拼多多美股收盤市值再度超過阿里巴巴,成為在美中概股中的市值第一股。
拼多多美股股票行情 圖源:雪球
昔日的電商三巨頭重新洗牌,曾經不起眼的拼多多,不僅趕上了京東,還超過了阿里。截止30日美股收盤,拼多多市值1958.87億美元,阿里市值1907.03億美元,京東市值431.72億美元。
拼多多增長的背后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跨境電商業務的快速增長。
第三季度拼多多的交易服務收入為291.5億元,同比增長315%。市場普遍認為,交易服務收入的大幅增長,主要來源于拼多多海外業務Temu的快速擴張。
拼多多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陳磊也曾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在中國以外的業務雖然還很新,但在過去一年里取得了比較大的發展。”
數據顯示,Temu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已突破50億美金,尤其9月份,其單日GMV甚至達到8000萬美金,月銷售額與上半年30億美元的GMV幾乎持平。
Temu方面預估2023年全年將完成140億美元GMV。《晚點LatePost》此前報道,2024年Temu的GMV目標是300億美元,是今年預估數據的兩倍還多。
圖源:晚點LatePost公眾號
另據data.ai數據,在前三季度,Temu應用超越Amazon等熱門購物應用,在全球下載量排名第2,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澳大利亞排名第1。
Temu在海外大殺四方,得益于低價策略和燒錢營銷的兩板斧。首先,低價策略恰恰順應了全球經濟下行、消費降級的整體趨勢,Temu順勢而為,一年進駐47個國家市場,且數次登頂當地應用下載量榜首。
據了解,Temu主要利用拼多多歷年來積累的供應鏈經驗,以全托管、柔性供應等模式,幫助國內中小企業出海,為海外消費者帶來更多低價商品。
在營銷上,Temu堪稱是氪金大戶,瘋狂砸錢做廣告,在超級碗豪擲千萬美元后,進行了大規模營銷投入。
今年6月至8月三個月間,Temu僅在Facebook渠道投放的廣告總數便高達50784條,日均564條。7月,Temu單日向Facebook和谷歌投廣費用突破千萬美金。
Temu的燒錢換增長的策略甚至影響了整個行業格局。Temu的競爭對手SHEIN的營銷策略也開始變得更加激進。今年8月,SHEIN單日在Facebook和谷歌上的廣告投入達到了800萬美元。
不過,Temu的廣告投放也并非是一味地砸錢,而是將投放重心放在了重要的營銷節點上。除了拿下2月全民矚目的超級碗廣告位,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返校季購物高峰,Temu加大投放力度,低價吸引家長和學生,快速推動銷量增長。
從營銷策略來看,明年的超級碗又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Temu大概率不會錯過。
03
Temu大步邁進的增長隱患
上線一年多的時間,Temu做到如今的地步,確實給拼多多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不過Temu激進擴張的背后也存在著更多的隱患。
在平臺層面,首先,Temu的大規模投入為平臺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但流量飆升并不意味著一定能夠帶來盈利。
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份,Temu網站的月獨立用戶已突破4200萬,而實際交易用戶比例不到5%。相比之下,亞馬遜有著56%的訪問用戶產生了實際購買行為,是Temu的十倍有余。
Temu的低價固然是吸引用戶消費的有利因素,但并非是促成消費的唯一因素。商品質量、物流服務、客戶服務等因素也會影響交易。Temu的流量轉化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其次,盡管Temu有著拼多多的雄厚資金支持,但持續性的巨額廣告投入,仍是沉重的負擔。廣告營銷、海外物流等費用成本高筑,不利于平臺的長期增長。
高盛集團的預估數據表明,Temu在美國的每筆訂單大約要虧損6美元,在其他市場,這一數字更是達到18美元之多。
在賣家層面,目前Temu已然發展成為一艘巨輪,這就意味著更多的新賣家正在不斷涌入。平臺的賣家變多了,僧多粥少,每個賣家能分到的流量也勢必會減少。
今年5月份Temu爆倉后,賣家就感受到了一波明顯的流量下滑。有賣家反饋,多個類目頭部爆款在排名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銷量普遍下降30%以上。
另一位賣家透露,其Temu銷量自九月中旬開始一路狂跌,較月初縮水了超四分之三。類似這樣的訂單下滑不是個例,嘗到平臺早期紅利的賣家已經開始進入陣痛期。
流量紅利不復從前,訂單下滑,再加上平臺一輪又一輪壓價,賣家的處境會變得越發艱難。
不過這也是平臺低價競爭的通病,如何在保持低價的同時,實現增長,是平臺和賣家共同面臨的問題。
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拼多多的全球業務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許多措施、戰略的落地仍在爬坡。
近期Temu正在發力物流以及AI大模型,未來平臺的機制和服務或許能夠得到進一步更加完善,賣家且行且看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