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的痛,樸樸超市懂
來源/遠川研究所
作者/黎錚
在生鮮電商行業,樸樸超市是個掃地僧一般的存在。
成立八年的樸樸超市,是名副其實的“家里蹲”。前置倉、社區團購全國擴張時,唯它扎根華南不動,確切的說是福州、廈門、成都三地,至今業務范圍也只有7座城市。
這樣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在福州大本營力壓老前輩永輝超市;盒馬、叮咚買菜等同行來勢洶洶,卻都難逃在樸樸超市手下吃敗仗、退出當地市場的結局。
過去幾年,生鮮電商從烈火烹油到無人問津,大起大落間無數明星項目折戟沉沙,小城出身的樸樸超市卻出奇穩定,活成福州、廈門等地人民的日常,是前置倉賽道上沉默的第二名。前后分別是艱難上市、扭虧為盈的叮咚買菜,和大廠出身的美團買菜(小象超市)[1]。
細究其生存法則,其實非常簡單:
聽勸,認命,別貪心。
老鄉挺老鄉
用一句話總結樸樸超市的發家路,就是賣菜要從老鄉抓起。
樸樸超市誕生在2016年的福州。福州雖然在輿論場聲量不高,但有萬億GDP的底子在,還把“新零售之都”寫進過政府工作報告。這里既誕生過永輝超市這樣的龐然大物,還吸引了中產收割機山姆會員店的注意,早在2001年就在福州開出首店。
創業前三年,樸樸超市都在想方設法地扎根本地,做福州和廈門老鄉的生意。
大倉模式是樸樸超市最顯著的標簽。同樣做前置倉的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單倉面積都在300平上下,樸樸超市的倉儲面積達到800平米,好處是能引入日用百貨等更多高毛利標品,代價則是建倉成本高。
在選品上,背靠大倉模式的樸樸超市提供遠高于同行的SKU(6000-8000個),還會上架頗具地方民俗特色的產品,比如祭灶會用的甘蔗、喬遷必備的紅米桶,甚至把祖宗的日常需求也考慮在內:
服務也是急老鄉所需。騎手30分鐘送貨上門,還會順手幫客戶扔垃圾;沿海人民對生鮮的新鮮程度敏感,坊間便有個段子,說樸樸超市員工分揀活蝦過程中,但凡有哪只蝦反抗得不夠用力,都一律按冰鮮處理。
配合高強度的地推與“1分購”等拉新補貼,樸樸超市很快將福州的用戶滲透率做到70%,資歷更老、根基更深的永輝超市滲透率僅為50%[2]。
相似的勝利在臨近的廈門上演,等盒馬、叮咚買菜從長三角南下福州、廈門兩地時,不約而同掉進了樸樸超市的護城河。
單論商業模式,大家都是“生鮮+日用品+即時配送”。除了倉庫大點,樸樸超市并無特別之處,充其量交了一份標準答案。
但很快,它與友商的差異就開始顯現。
2021年,疫情推著生鮮電商滲透率一路走高,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一個7年燒光了140億,一個3年燒光115億,巔峰時期曾分別將業務覆蓋范圍擴大至20座與37座城市。
樸樸超市嘴上說著“逐步開啟全國城市擴張”,一整年下來卻只開出武漢、成都與佛山三座新城市,已經是其創立以來擴張速度最快的一年。
這一年,樸樸超市營收超過100億,同期叮咚買菜與每日優鮮的全年營收分別為201.2億與69.65億人民幣[3]。
樸樸超市最特別的地方也在于此——留守華南,服務老鄉,別說全國市場,長江都懶得跨。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為了“生鮮電商第一股”打得頭破血流,同為賽道明星項目、拿過五輪融資的樸樸超市,至今都只進入了7座城市。
這種偏安一隅,恰恰是樸樸超市的成功密碼。
規模化難題
2019年底,侯毅堅定證偽前置倉,稱其“模式不成立、是做個VC看的”;沒過多久盒馬求錘得錘,在福州被前置倉揍到離場。
截至2020年5月退出福州市場,盒馬的單店線上日訂單量約為1900-2200單;同樣以此地為大本營的永輝超市,平時全渠道日均5-6萬單;而樸樸超市在福州的日訂單量峰值是20萬單[4]。
盒馬給出的理由是當地門店離供應鏈節點太遠、商品缺乏優勢;末了還樂觀表示,下次再來[4]。據《北京商報》報道,由于供應商零散等原因,盒馬需要從廣州等地跨區域采購,早年落地福州時還疑似遭遇過“二選一”[5]。
盒馬遭遇的其實是一個困擾整個生鮮電商行業的問題——供應鏈管理難度極高,且不以規模擴張為轉移。
這與生鮮品類的兩大地獄級成本難題有關:
一是生鮮的高損耗。生鮮品類集高損耗、低毛利、非標等眾多短板于一體,不僅產地分散、保質期短、難以長距離運輸,管理起來也異常復雜,不僅水果之間會互相催熟,海鮮同缸還有命案發生。
二是即時配送的高成本。為了保證配送效率,配送運力必須按照峰值標準配備。社區團購能跑通,就是因為把即時配送改成了每天定時集中配送。
這兩大成本項又很難被規模攤薄:運力不必多說,每座城市都得新招棋手;生鮮也不像標品能一盤貨供全國,加上地域飲食差異,更加難以復制。
早年某生鮮電商平臺在北京能月銷3000只冰鮮雞,到華南地區卻只賣出百來只,因為廣東人信仰雞有雞味,對食材也“一定要見活的”[6]。
結果就是區域性的勝利常有,而贏家通吃的局面幾乎不存在。生鮮電商的頭部玩家也已經用血淚證明,全國化擴張是一道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命題。
發明了前置倉的每日優鮮,被巨額虧損拖得股價貼地,員工在朝陽法院排隊仲裁,被戲稱為公司第一次團建;叮咚買菜上市時,在37個城市建起1375座前置倉,短短一年便因“降本增效”而撤離10城,目前主營預制菜,除了名字里帶個“菜”字,業務和生鮮已經沒多大關系了。
套用VC評價生鮮電商的一句老話,用復興號拉煤難,用復興號全國巡回拉煤,更是難上加難。
樸樸超市的應對方法極其簡單: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樸樸超市的2000多家供應商幾乎全部來自福建本地[7],供應鏈半徑足夠短,大幅度降低了儲運成本;選品上只用考慮當地需求,又降低了供應鏈管理難度。
配送環節上,如果訂單量難以攤薄配送成本,就寧愿不要開通即時配送服務。目前,樸樸超市只有福州、廈門和成都提供全城配送,其余地區都只是小范圍試點。
樸樸超市用事實證明,只要放下一統全國市場的野心,先守好一畝三分地,種種難題都能迎刃而解,生鮮電商也從“撅著屁股撿鋼镚”的臟活,慢慢變成一門財務穩定、現金流健康、護城河寬闊的好生意。
這個讓樸樸超市們吸煙刻肺的樸素道理,卻偏偏有人不信邪,并一再地為此貢獻出高昂的學費。
大廠不信邪
2020年的疫情教會了中國人民線上買菜,社區團購驟然成了熱得發燙的風口。一夜之間,有頭有臉的互聯網公司都屈尊賣起了9毛9的土雞蛋、1分錢的大白菜。
阿里內部同時有4個相關項目,盒馬與侯毅也未缺席;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爭相下沉;劉強東久違露面親自帶隊京喜拼拼,就連滴滴也盯上了賣菜這門生意,推出橙心優選,一度喊出“投入不設上限”的口號。
巨頭競爭的底色不變:燒錢內卷,規模先行,寧可虧穿褲兜,也要熬死對手。
力爭第一的橙心優選,巔峰時期曾以每天1.5億的規格做投入,一邊讓網約車兼職做地推,一邊砸錢補貼用戶和團長,重賞之下,湖南開城十天就做到了190萬單[9]。
2020年四季度,美團優選覆蓋了90%市縣,代價是新業務及其他業務的虧損同比擴大了5倍;自詡對社區團購投入“中規中矩”的拼多多,也將多多買菜式視為“戰略優先方向之一”[10],上線八個月即打進300多座城市[11],與美團優選并列雙雄。
前置倉的巨額虧損與慘淡教訓猶在,大廠們卻依舊大干快上地做起生鮮電商,一方面源于社區團購的模式優化終于讓行業見著了回頭錢,疫情期間初步實現盈利的興盛優選就是一個例子。
相較于前置倉與倉店一體等模式,社區團購是一個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把即時配送變成集中配送降低成本;精簡生鮮SKU降低供應鏈成本;靠預制菜和日用品提高利潤率。
但這也是一個充滿妥協的方案,它最終將生鮮電商都變成了除了生鮮什么都賣的電商。
只是,社區團購依舊沒有逃脫生鮮電商的“規模不經濟”定律。一輪瘋狂擴張過后,橙心優選、京喜拼拼接連沉寂;呆蘿卜、同程生活等明星項目難逃破產;發家于湖南的興盛優選,一度將業務范圍擴展到18個省份,最終退守湖南、湖北、江西3省[12];家底豐厚如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也經歷了一輪業務收縮。
若非“九不得”與頂格罰單叫停了社區團購的低價傾銷,互聯網公司恐怕還能為1分錢的雞蛋再燒上幾百個億。
不是大廠不信邪,而是大廠的出發點就不是做生意,而是用新興市場的規模與增長,換取資本市場更高的估值。
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曾用一句話概括生鮮電商的價值:這是電商的最后一座堡壘。對主營業務增速放緩、四處尋找新增長點的互聯網公司而言,再沒有比這更動人的故事。畢竟光憑賣菜的這點毛利和現金流,能養活幾個P8?
可誰也沒想到,短短一年半,社區團購就在政策關懷等眾多因素作用下迅速降溫,眼見戰線越拉越長、贏家通吃遙遙無期,投資人早早move on,留下或資金鏈斷裂、或退守老家的大小明星項目。
怪只怪版本環境驟變,人人勒緊褲腰帶,增長早已不如盈利性感。財大氣粗不信邪的互聯網公司,終究還是在生鮮這個地獄級難題面前認了命。
尾聲
在中國消費與零售版圖里,樸樸超市并非孤例。
活成河南名片、旅游景點的胖東來便是其中之一。這個出身三線小城的中國本土商超,在追逐新鮮的中文互聯網上盛名不衰,被譽為“中國零售業神一般的存在”,創始人胖東來卻始終不屑于做大做強的數字游戲,經典語錄包括但不限于“500有個屁用”[15]。
廣袤的中國市場上,多的是“胖東來”式的玩家:濟南出身的快餐廳超意興,號稱“山東薩莉亞”,14元吃到扶墻的價格,震撼了吃慣40元快餐的京城白領[16];人口只有90萬的鶴崗出了個“東北胖東來”,這個名為比優特的連鎖超市,在傳統零售節節敗退的背景下維持著20%的年均增速,年銷售額45億元以上[17]。
這些玩家大多有一個相同的特點:深耕一個區域市場,維持穩定的收入與利潤,借此換來更低的供應鏈管理成本,巧妙的避開零售行業游戲規則里最殘酷的部分。
胖東來90%的利潤都分給了員工,創始人于東來制定業績目標的標準是不能影響出去玩,前段時間茶葉銷量太高、員工太累,于東來大手一揮,從此提前三個小時下班。
與其一擲千金試圖顛覆行業規則,不如用多出來的利潤給員工漲漲工資。取之老鄉,用之老鄉——這或許才是樸樸超市的理想生活。
參考資料
[1] 美團買菜實現盈虧平衡,重啟擴張計劃,近期將在蘇州開城,晚點LatePost
[2] 永輝、樸樸激戰福州 盒馬無心戀戰或將撤城,億歐網
[3] 叮咚買菜:效率優先,多輪驅動盈利能力提升,國金證券
[4] 福州給盒馬又上了一課, 品玩
[5] 撤出福州,盒馬攻擂永輝大本營緣何敗走,北京商報
[6] 生鮮電商市場龐大卻無一家盈利,新快報
[7] 不收進場費、沒有退換貨:樸樸超市如何管理供應商?第三只眼看零售
[8] 被玩壞的社區團購,遠川研究所
[9] 橙心優選:撤退在大決戰前夜,Tech星球
[10] 拼多多高管解讀第一季度財報:多多買菜是戰略優先方向之一,新浪科技
[11] 多多買菜:低價的勝利,第三只眼看零售
[12] 湖南互聯網第一獨角獸之困,中國企業家
[13] 滴滴上市,最具估值想象力的社區團購卻不在里面,晚點LatePost
[14] 美團三季度增收兩成,王興:目前股價只反映外賣估值,啟動10億美元回購,澎湃
[15] 于東來《豫商2.0》雜志五周年慶典上演講
[16] 14塊吃到撐的“山東薩莉亞”開進北京,打工人直呼快餐菩薩?Vista看天下
[17] 90萬鶴崗人,養出一個東北胖東來,市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